唯有保持樂觀、積極治療,才能活得更健康更快樂。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林宗憲、潘昱僑報導
有些民眾可能罹患不只一種原發性癌症,可能的原因包括吸菸、不當飲食等生活習慣,或隨著年齡增長而引發的基因變異,進而增加致癌風險。高齡72歲的電子公司董事長劉秋其,曾先後罹患過大腸癌、鼻咽癌及治療後又復發的膀胱癌。劉董事長表示,癌症其實並不可怕,但如果心態上已經失去信心,沒有立即尋求醫療,等到出現疼痛、不適,恐怕已經到了晚期。唯有保持樂觀、積極治療,才能活得更健康更快樂。
罹患多種原發性癌症原因多
恩主公醫院副院長同時也是泌尿科醫師王炯珵表示,先後或同時罹患一種以上癌症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可能是基因突變或特定致癌基因的影響。在身體老化過程中,致癌基因可能會在不同時期被啟動,例如年輕時得過甲狀腺癌,而後確診大腸癌的情況發生。此外,吸菸、飲食不當等不良習慣也會加速致癌基因的啟動,進而增加多種癌症的風險或引發癌症復發。
積極治療 才能避免病情惡化
劉秋其董事長表示,50歲那年健檢時,發現大腸內有一顆類似小山丘的腫瘤,醫師建議馬上動手術。在得知後立刻調整心態,不但配合醫師指示接受手術治療,並開始學習養生飲食、規律運動。劉董事長說,「其實癌症並不可怕,怕的是一個人的心態,如果對身體異狀沒有立即尋求檢查、醫療,等到出現疼痛或不適感的時候,恐怕已是晚期了。」
比癌症更可怕的是投降心態
劉秋其董事長分享他第二次罹癌的經歷,雖然他過去沒有吸菸習慣,但持續出現咳嗽、鼻塞等症狀,在朋友提醒下,他前往到醫院檢查,透過鼻內鏡發現一顆腫瘤,經切片確診為初期惡性腫瘤,並立即接受手術治療。
第三次罹癌時,他因為出現血尿,再加上有過兩次罹癌的經驗,立即尋求王炯珵副院長檢查。經電腦斷層掃描後發現膀胱有5個亮點,手術後確診為初期癌症。劉董事長認為,癌症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心態;如果身體出現異常而沒有即時就醫檢查,等到疼痛或不適無法忍受時,恐怕已經是晚期了。
▲恩主公醫院副院長王炯珵
規律運動是對抗癌症的不二法門
王炯珵副院長表示,確診罹癌後,除了配合醫師的指示,還應瞭解目前是第幾期,因為每個癌症分期對應不同的治療方式,無論是手術、化學治療還是放射治療,都應選擇成功率最高的方式來進行。此外,根據英國癌症醫學會的研究指出,化療、放射治療可能會引起噁心、嘔吐、體能下降等副作用。因此,醫師應依患者的體能狀況開立運動處方,例如建議每週運動三次、每次30分鐘、每次心跳達130次以上的「333原則」,以幫助患者維持體力,能更好地面對治療。
因健檢開始養生 活出快樂人生
劉秋其董事長表示,過去罹患癌症時,健檢指數有9項超標,例如膽固醇、血脂肪、尿酸、血糖過高等,便開始控制飲食並運動。除了戒掉飲料、加工食品以外,現在每天會吃兩顆蘋果和三顆奇異果,晚餐只吃青菜,平時更會自己煮枸杞紅棗水來飲用。此外,劉董事長更會每日與朋友打高爾夫球,他認為運動可增強體能以外,接近大自然也能改善心態。曾創下一天完成82洞,走五萬步的驚人紀錄,就連身邊好友都驚呼不敢相信。
戒掉不良習慣可降低癌症發生率
王炯珵副院長表示,導致癌症或是癌症復發的可能原因很多,例如,吸菸不僅可能引發鼻咽癌,也可能增加罹患膀胱癌的風險。此外,從事容易接觸化學物質的工作或飲用水受到汙染,也都可能成為癌症發生或復發的因素。研究還發現,吸食毒品除了會導致膀胱纖維化、喪失功能,長期下來(約十年後)更可能大幅增加罹患膀胱癌的機率。王院長呼籲,民眾應戒除不良習慣,並透過適當的飲食控制和運動來提升健康,這對癌症的預防和康復都有幫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