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埤夏日遊學 認識先民生活

新化區口埤實小「夏日遊學」課程,教導學生動手做竹管鼓、竹風鈴,分組唱歌用竹管鼓伴奏,跳具西拉雅氣息的竹管舞。(記者黃文記攝) 新化區口埤實驗小學「夏日遊學」課程以社區特有的竹子產業為主題,教導學生動手做竹管鼓、竹風鈴,在分組歌唱時用竹管鼓伴奏,跳具西拉雅氣息的竹管舞,讓孩子認識社區先民的生活型態,進行文化傳承。 口埤實小校長王朝賜表示,該校結合山林生態與西拉雅人文,推展社區遊學,扎根在地知識學習與活用,深獲社區家長肯定與支持。為了讓學童在暑假延續學習,特別規劃以「竹」為主題的體驗課程。 王朝賜指出,竹子是新化區常見的作物,也是山區早期的經濟農產、生活必需品。常見的種類有麻竹、綠竹、刺竹、長枝竹、桂竹、七弦竹、葫蘆竹等,但現在的孩子能說出竹子種類的已不多。 經由老師指導,學生逐一從外觀特徵及其應用來認識竹子的種類及特性,從竹管屋、魚簍、菜籃的製作與應用,了解早期居民的生活智慧;透過竹口琴、竹鼓、鼻笛等樂器,帶領孩子們走進先民的感情世界。 孩子們在指導下自己動手做竹管鼓、竹風鈴,完成後展示各具特色的竹風鈴,聽隨風發出的清脆聲音;分組唱歌用竹管鼓伴奏、跳具西拉雅氣息的竹管舞,現場氣氛熱烈。 王朝賜指出,透過這樣的社區夏日遊學,除了可以豐富孩子們的暑假生活,也能認識先民和社區的生活文化,進而愛鄉土、護環境。 (記者黃文記)

Read MoreRead More

好投!陳偉殷中繼4局 無失分

 陳偉殷用45球後援4局,被敲1支安打後連解決12名打者。 (路透) 中央社/台北1日綜合報導 印地安人台灣好手張育成今天4打數敲1支安打,跑回1分,但印地安人仍以6比9不敵光芒;馬林魚台灣左投陳偉殷用45球後援4局,被敲1支安打後連解決12名打者。 印地安人今天對坦帕灣光芒的比賽,張育成先發打第9棒,擔任三壘手。張育成第2局首打席擊出右外野飛球出局,第5局擊出二壘飛球出局。 第8局張育成擊出左邊方向安打後,下一棒林多敲出2分全壘打,將比數追到4比9落後5分;第9局張育成則遭到三振。總計張育成4打數敲出1支安打,跑回1分,目前在大聯盟打擊率2成38。 這場比賽雖然第1局印地安人桑塔納就敲出2分砲,不過2局下光芒靠著崔志萬的陽春全壘打追回1分,3局下范姆再敲2分砲,反倒以3比2領先。 6局下包含賈西亞的2分砲在內,光芒再攻下3分;7局下狄阿諾轟陽春砲後,崔志萬及賈西亞都敲安打,再透過保送形成滿壘,接著達菲擊出滾地球,加上對方失誤,再得2分,終場光芒9比6擊退印地安人。 邁阿密馬林魚對華盛頓國民的比賽,馬林魚先發投手羅培茲僅投3局失6分,陳偉殷於4局下登板後援,雖然一開始被羅布雷斯敲二壘安打,不過接下來連解決3名打者。 陳偉殷於第5局演出3上3下,還3球三振亞當斯;第6局及7局同樣沒讓打者上到壘包。總計陳偉殷用45球投4局,僅被敲1支安打,被敲安打後連解決12名打者,送出2次三振,防禦率降到6.86,終場馬林魚以0比7不敵國民。

Read MoreRead More

南大科技營 數位體驗有趣

 台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系與芝麻街美語及佳里區的漳洲社區合作,日前到漳洲社區舉辦「暑期社區產業結合科技育樂營」,合計四個梯次共三百五十名學童參加,有趣的科技課程讓學童躍躍欲試,直呼超好玩。 南大配合行政院科技部「STEAM-6E教學法進行AR/VR創客教育課程:融入鄉土教育於社區營造之影響計畫」,由該校數位學習科技學系林豪鏘教授帶領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青年暑期社區工讀計畫之學生團隊,運用科技技術結合漳洲社區之產業與生態,以突破窠臼的創新技術,讓孩子接觸新穎的科技體驗,透過數位科技與遊戲中認識漳洲社區的特色,顛覆以往傳統解說導覽介紹的方式。 此次的體驗活動運用浮空投影、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以及能自由發揮創意的MakeyMakey 創意工具箱等科技,結合視覺、聽覺以及實作方式,讓學童認識社區的畜養產業,如梅花鹿、獨角仙、雞母蟲、山羊、豬等的生長環境、條件及其特性。有趣的數位科技體驗引發學童的學習興趣,過程中互動與歡笑聲不斷,透過課程不僅認識社區環境與畜養產業,也啟發孩子們對資訊科技之興趣。 南大表示,本次是首度與芝麻街美語及佳里漳洲社區合作舉辦營隊,期盼能帶給學童不一樣的創新體驗,並透過本活動認識漳州社區的產業與生態,讓孩童除了課本,也能夠過科技與教育的結合,創造嶄新的學習經驗。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Read More

廖文福 關心教育幫助弱勢

 大台南家長協會總幹事廖文福,積極參與各種社團,在社團中學習成長。廖文福的正職是一名道長,啟蒙老師是父親廖水來,他繼承衣缽投身此行業,主持寺廟建醮法會、婚喪喜慶需要各種道教科儀配合,常可看到他的專業表現,平時並默默行善幫助弱勢,深信積善人家必有餘慶。 四十六歲的廖文福活躍新營各社團,愛孩子的他,和太太育有五名子女,最大的女兒已結婚,最小的兒子還在念小學,平時關心孩子就學情況,參加學校家長會,擔任家長會長,最近並出任大台南家長協會總幹事、關心教育議題,也經常和各相關單位合辦活動。 廖文福目前是鹽水獅子會第一副會長、青商會參議會南區副主席,他說,活到老要學到老,由社團中學習時間管理、拓展人際關係也建立國際觀,讓自己成長不少。 廖文福是一名道長,啟蒙老師是父親廖水來,廖水來在新營是有名的道長、也是靈寶道派掌門宗師,廖文福自小就跟著父親學習,舉凡道教科儀、誦經、擇日、易經都學過,歷經三年四個月的學習才出師獨當一面,遇到大型寺廟舉辦建醮法會,常與父親一起完成。 廖文福說,除了主持寺廟建醮法會,婚喪喜慶需要各種道教儀式,也常可看到他的身影;一般人較少接觸的殯葬工作,他以做功德的想法,協助走完人生最後一程,有時遇到家貧者,也結合社團成員捐棺、捐錢,長期行善做好事,無形中自己也受益,遇到不如意之事總能很快克服,這樣的人生經驗,讓他鞭策自己行有餘力多做善事。 (記者陳佳伶)

Read MoreRead More

<光點筆記FlashPoint.>水流不走,草覆蓋了一切……   文、攝影/邱秀文

 「911事件」到今年將屆十八年,設在紐約世貿大樓遺址的紀念廣場與博物館(9/11Memorial&Museum)也已完成了五年。它們以世貿大樓南北兩樓為基地,建立了南北兩池,並豎立了2730位罹難者的名字,樸素簡單,以平靜的水色所流露出沉毅的氣息、意象洗滌創傷,企求人世間回到安然靜好。紀念館設在遺址的下方,最醒目的陳設是大樓殘骸鋼樑、鋼條走道和樓頂天線,以及嚴重破損的救火車。物件旁襯相關文件、新聞報導、影像及錄音各種檔案來還原現場真實原貌。在另一條Liberty街上的消防隊,當時也是「911」攻擊的受難單位,如今那裡有事件的生還者、當地的居民、搶救人員擔任影像導覽的義工。 相較於前者在事件十多年後就已完成紀念建物,位於華府的韓戰紀念園區,在戰爭1953年結束後的1993年,經過四十年後才開工。也許是讓戰爭的激情、憤怒和痛苦隨著時光慢慢沉澱,設計出能更深刻反思的紀念物。這座紀念園區不同於傳統的英雄風貌,它將十九位披著戰袍戴著鋼盔持槍的士兵雕像,以行走的姿態安置在草地上,他們的表情謹慎、機警,但也有焦慮和疲倦。同時還設置有一道約七十公尺的黑色花崗石牆,以藝術手法及影像侵蝕技術,將兩千位曾參戰者的大小相片及面相深淺映照在光滑的材石上。觀者面對石牆,因為反射作用而形成自身仿拂也融入了牆上的景像中,或甚至是感覺如置身戰場。而外在的自然環境,又令人有些不知今夕何夕,究竟身在何處?或當下仍處在戰爭中? 美國詩人桑德堡(CarlSandburg)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有一首詩:<草>(Grass),以那些生長在戰場的草的第一人稱口吻說:「我是草,我覆蓋一切」,寓意這些草不只覆蓋死亡士兵的遺體,也覆蓋了戰爭的記憶與教訓。而「911」紀念廣場上設置的兩座池水,其意應是藉流水洗刷逝者的血,並流去殘酷的災難,讓水色映射明亮,安詳平安重新回到世界。韓戰過去六十多年,那裡仍有兵士隨刻還會走上戰場。端視目前世界全球仍然不時有戰端,從而引燃戰火。這首百年前的詩句預言人類的和平似乎永遠不可能,世貿大樓遺址下的水方也流不走戰爭的陰影,帶不來清澈祥和。這些警示提醒人們,如不能鑑往反省,未來依舊要繼續豎立戰爭紀念碑。

Read MoreRead More

玉舞蹈首爾上演紅蛋 展現台北魅力

「玉舞蹈劇場」赴韓國參加「2019首爾友誼節」,1日中午在首爾市政府前廣場大舞台演出「紅蛋」,並搭配「台北式」紀錄短片,展現台北城市魅力。 (台北市文化局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日電 台北市文化局副局長田瑋率「玉舞蹈劇場」赴韓國參加「2019首爾友誼節」,今天中午在首爾市政府前廣場大舞台演出「紅蛋」,同時搭配「台北式」紀錄短片,展現台北城市魅力。 首爾友誼節今年邁入第24屆,邀請姊妹市選派演出團隊於8月31日、9月1日在首爾市政府前廣場演出,台北市排於今天中午演出。 田瑋說,31日出席開幕大遊行時,各國隊伍從首爾市政府出發,沿著清溪川繞一圈,許多熱情民眾與舞團互動,穿著紅衣的「玉舞蹈劇場」深受矚目,首爾市政府還詢問能否加演一場。 「玉舞蹈劇場」為台北市傑出演藝團隊,今天中午演出時,透過泡泡傳遞祝福及感謝,與觀眾互動熱絡,並搭配「台北式」紀錄片,成功在國際舞台展現台北的城市魅力及藝術能量。 「玉舞蹈劇場」團長華碧玉說,舞團以彌月之喜為題,結合風俗民情、台灣民謠、傳統道具及童玩演出「紅蛋」,舞者化身為一顆顆紅色的蛋,在謝籃裡舞動翻滾,傳遞幸福。 「玉舞蹈劇場」成立於1997年,為2018年台北市傑出演藝團隊及文化部2012年至2017年扶植團隊,以成為全方位表演團體為目標,曾多次赴歐洲及南美洲、日本及韓國演出,大獲好評。

Read MoreRead More

轉戰新聞界?楊謹華秀記者證

楊謹華在《鏡子森林》劇中,擔任「火線新聞」報社的記者「高明」,她表示拿到記者證時,心裡很雀躍。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適逢9月1日記者節,楊謹華也秀出記者證,向媒體從業人員致敬,原來是演出民視2019年旗艦大戲《鏡子森林》,多次跟資深政治線記者交談,深刻體驗記者的辛勞。 楊謹華在《鏡子森林》劇中,擔任「火線新聞」報社的記者「高明」,特地選在記者節公布記者證向記者致敬。楊謹華表示,拿到「火線新聞」記者證的時候,心裡真的很雀躍,而且還拿起來仔細端詳。 楊謹華在《鏡子森林》劇中,擔任「火線新聞」報社的記者「高明」,她表示拿到記者證時,心裡很雀躍。 《鏡子森林》劇組為了讓記者角色更鮮明,更是安排演員群到不同單位實習,楊謹華說,很開心有戲劇題材是探討新聞真相,而且還沒接演前,就知道記者的工作是長期處在高壓、機動、跟需要很靈活的狀態,記者也常常在報導事件的真相,以及跟大眾關注度中拿捏報導的內容。 演完「高明」一角後,更深刻體驗記者的辛勞,甚至了解其中的工作無奈,楊謹華表示,拍完之後反而收穫滿滿,自己也多了更多的同理心來感受他們的辛苦。 《鏡子森林》挑戰戲劇圈少見題材,寫實描述新聞媒體生態,預計年底在民視播出。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副刊><光點筆記FlashPoint.>水流不走,草覆蓋了一切……  

 文、攝影/邱秀文 「911事件」到今年將屆十八年,設在紐約世貿大樓遺址的紀念廣場與博物館(9/11Memorial&Museum)也已完成了五年。它們以世貿大樓南北兩樓為基地,建立了南北兩池,並豎立了2730位罹難者的名字,樸素簡單,以平靜的水色所流露出沉毅的氣息、意象洗滌創傷,企求人世間回到安然靜好。紀念館設在遺址的下方,最醒目的陳設是大樓殘骸鋼樑、鋼條走道和樓頂天線,以及嚴重破損的救火車。物件旁襯相關文件、新聞報導、影像及錄音各種檔案來還原現場真實原貌。在另一條Liberty街上的消防隊,當時也是「911」攻擊的受難單位,如今那裡有事件的生還者、當地的居民、搶救人員擔任影像導覽的義工。 相較於前者在事件十多年後就已完成紀念建物,位於華府的韓戰紀念園區,在戰爭1953年結束後的1993年,經過四十年後才開工。也許是讓戰爭的激情、憤怒和痛苦隨著時光慢慢沉澱,設計出能更深刻反思的紀念物。這座紀念園區不同於傳統的英雄風貌,它將十九位披著戰袍戴著鋼盔持槍的士兵雕像,以行走的姿態安置在草地上,他們的表情謹慎、機警,但也有焦慮和疲倦。同時還設置有一道約七十公尺的黑色花崗石牆,以藝術手法及影像侵蝕技術,將兩千位曾參戰者的大小相片及面相深淺映照在光滑的材石上。觀者面對石牆,因為反射作用而形成自身仿拂也融入了牆上的景像中,或甚至是感覺如置身戰場。而外在的自然環境,又令人有些不知今夕何夕,究竟身在何處?或當下仍處在戰爭中? 美國詩人桑德堡(CarlSandburg)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有一首詩:<草>(Grass),以那些生長在戰場的草的第一人稱口吻說:「我是草,我覆蓋一切」,寓意這些草不只覆蓋死亡士兵的遺體,也覆蓋了戰爭的記憶與教訓。而「911」紀念廣場上設置的兩座池水,其意應是藉流水洗刷逝者的血,並流去殘酷的災難,讓水色映射明亮,安詳平安重新回到世界。韓戰過去六十多年,那裡仍有兵士隨刻還會走上戰場。端視目前世界全球仍然不時有戰端,從而引燃戰火。這首百年前的詩句預言人類的和平似乎永遠不可能,世貿大樓遺址下的水方也流不走戰爭的陰影,帶不來清澈祥和。這些警示提醒人們,如不能鑑往反省,未來依舊要繼續豎立戰爭紀念碑。

Read MoreRead More

東華大學越南華語暑期研習營 優質課程塑造好口碑

東華大學辦理越南學生華語暑期研習營,同學們在文化課程中研習臺灣原住民樂舞。(東華大學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國立東華大學華語文中心暑假期間辦理為期二個月的華語暑期研習營,二十二名學生來自越南中部及北部的大學生,圓滿結訓;華語文中心主任朱嘉雯表示,中心的業務蒸蒸日上,暑期除既有的季節班擴增為四班,營隊也增加為兩團,緊鑼密鼓的課程與活動,顯示著東華華語文中心正蓬勃發展。 華語文中心一向秉持著教育結合服務的精神,越南學生一進入臺灣,便安排在校的越南學生擔任小隊輔前往接機,以減輕學生初次來臺的壓力與不適感。鑑於東華大學校園佔地廣闊,中心協調總務處與學務處等單位提供免費腳踏車,以利前往學校周邊用餐與採買生活用品。 在課程及資源方面,華語文中心與圖書館合作,讓學生們能使用圖書館資源。營隊還結合東華體育中心進行獨木舟、定向越野等體育活動,另安排校外教學,赴太魯閣白楊步道、七星潭等地,遊覽峽谷風情及飽覽湛藍的太平洋風光。為體現花東之美,在原住民民族學院攜手打造原住民族歌舞與傳統樂器等體驗課程,在中華文化提供「認識臺灣」、「書法」與「中華文化經典導讀」等多元課程。 結業典禮中,同學們以中文表演戲劇及歌舞,激發團隊精神與表現力,凸顯暑期營隊,不只具學習性,更能凝聚學生的向心力。參加研習營學生表示,東華大學不僅環境優雅舒適,提供的課程及安排之活動都令人印象深刻,未來有機會,必定前來東華進修相關課程。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學園>水母水母水中游

台南市大同國小5年1班  ◎郭品萱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