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智淵怒批被迫參賽 桌協:尊重

中央社/台北31日電 對於台灣桌球好手莊智淵在臉書發文指被迫參加桌球亞錦賽一事,中華民國桌球協會今天表示是誤會,強調無論莊智淵想參加巴拉圭挑戰賽或亞錦賽,都將尊重莊智淵的決定。 2019年亞洲桌球錦標賽9月15日至22日將在印尼峇里島舉行,這次亞錦賽攸關2020東京奧運資格,男、女團冠軍隊伍將可獲得奧運門票。 今年38歲的莊智淵最新排名為世界第35名,近期臉書發文,因近一年來表現不理想,為爭取奧運積分及更好排名,將參加9月10日至14日的巴拉圭挑戰賽,但時間與亞錦賽團體賽有衝突,因此日前教練團開會時,表達希望能不要參加亞錦賽,讓年輕選手有磨練的機會。 不過,有教練認為,若允許莊智淵不參加亞錦賽團體賽,擔心其他選手日後仿效,這一席話也引發莊智淵強烈反彈。 桌協則強調,彼此間有些誤會,主要是溝通的問題,由於莊智淵是主將,擔心他若缺陣,恐影響成績,因此有教練希望莊智淵能以亞錦賽團體賽為主,但並沒有不讓他參加巴拉圭挑戰賽。 桌協表示,目前仍持續聯繫莊智淵,體諒莊智淵為台灣奉獻多年,無論是參加巴拉圭挑戰賽或亞錦賽,都將尊重莊智淵的決定。

Read MoreRead More

美網 喬科維奇、費德勒 晉16強

中央社/紐約30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網球公開賽頭號種子喬科維奇今天挺進男單第4輪,美國女網好手小威廉絲與瑞士名將費德勒也晉級16強,日本好手錦織圭則已經被20歲澳洲小將德米瑙爾淘汰。 喬科維奇在前5場大滿貫賽事4度封王,生涯坐擁16座大滿貫金盃。他在美網第2輪比賽出現左肩疼痛問題,但今天較沒受到傷勢困擾,終場以6比3、6比4、6比2直落三,拍落全球男單第111名的美國選手庫德拉,9月1日將對陣3度大滿貫賽冠軍瓦林卡。 38歲的瑞士特快車費德勒寶刀未老,今天擊出48計致勝球,力壓英國對手伊凡斯的7個,終場以6比2、6比2、6比1勝出,前後僅費80分鐘。 女單方面,小威廉絲僅花費74分鐘,以6比3、6比2直落二擊敗全球女單排名第44的捷克選手穆霍娃,持續尋求個人生涯第24座大滿貫金盃,企圖追平寇特史上最多冠軍紀錄。

Read MoreRead More

波特蘭菁英賽 徐薇淩暫並列15

中央社/台北31日綜合報導 台灣旅美高球女將徐薇淩今天在LPGA波特蘭菁英賽第2輪繳出低於標準3桿的69桿,累計兩天135桿,並列第15,另一名台灣女將錢珮芸則以136桿,並列第23。 澳洲高球女將葛林今年6月在LPGA年度大賽之一的女子PGA錦標賽奪得生涯首冠,這次在波特蘭菁英賽狀況絕佳,首輪64桿暫居第一後,次輪再抓下7鳥、1老鷹,單日打出低於標準9桿的63桿。 徐薇淩上週在加拿大女子高球公開賽第3回合一度衝上第4,可惜最終輪爆桿,錯失爭冠機會,以並列第25名作收。 徐薇淩本週轉戰LPGA波特蘭菁英賽,昨天首輪手感火熱,繳出66桿,並列第5,今天第2回合從第一洞出發,開賽狀況不錯,第3、4洞連續捕鳥,但卻在第5洞突然遭遇亂流,吞下柏忌,短暫回穩、在第7洞射下1鳥後,又在第9洞苦吞柏忌。徐薇淩轉場後,表現平穩,再射下2鳥,今天以69桿繳卡,兩回合合計低於標準9桿的135桿,並列第15。

Read MoreRead More

俗女今完結 戲迷傾向森玲配

中央社/台北31日電 華視「俗女養成記」9月1日迎接最終回,觀眾關注溫昇豪和謝盈萱這對分手情侶能否再續前緣,而謝盈萱與于子育(琇琴)母女對手戲讓2人真情流露,當場眼淚止不住。 華視播出的台式新喜劇「俗女養成記」,在9月1日晚上9時半將播出最終回第9、10帖,在最新釋出預告中,溫昇豪飾演的江顯榮來到台南找謝盈萱出演的陳嘉玲,也給她深深的擁抱,讓觀眾十分好奇這對分手情侶能否再續前緣。 華視表示,官方臉書舉辦「俗女愛情二選一」票選活動,有85%的粉絲都選擇陳嘉玲的青梅竹馬蔡永森,僅15%的粉絲支持江顯榮,紛紛喊出「永森當選」,十分關心「森玲CP」最後是否能成功在一起。 華視表示,「俗女養成記」播出後受到好評,文化部長鄭麗君30日也在臉書談台劇大爆炸時,提到這部戲「本週日即將來到最精彩完結篇,快跟陳嘉玲一起把衛生紙準備好」。 台南市文化局局長葉澤山同樣表示正在追「俗女養成記」,劇中出現的樹人國小、菁寮老街、安平港等景點,也成為台南市文化局推薦的「俗女一日遊行程」。

Read MoreRead More

第25屆國際博物館協會京都大會臺灣團即將赴日 博物X京都 2019臺灣博物之島展現傳統的未來

國際文博界盛會—第25屆國際博物館大會,將於9月1日至7日在日本京都盛大舉行。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為國際上最大博物館專業組織,匯集全球超過138個國家地區之各領域博物館專業人士組成。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今年在文化部、教育部、國立故宮博物院與全臺各公私立館所及學者師生共同指導協力下,參與各項會議發表及主題展出,此行博學會集結臺灣歷年最多博物館專業人士,共計超過100名代表與會,提出60篇以上的學術論文發表;另則宣佈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在臺成立的重大喜訊,將一併呈現於三年一度的國際交流大會。   臺灣主題館展區將於大會期間9月2至4日在日本國立京都國際會館新館博覽會展示,分享臺灣博物館界的豐沛動能。其中由國立臺灣博物館負責策劃的主展場「博物之島」(Taiwan: A Living Museum)呼應大會主題─「博物館作為文化樞紐:傳統的未來」(Museums as Cultural Hubs: The Future of Tradition)在山巒環繞的氛圍中,展現臺灣博物館社群在「永續環境」、「人權與正義」、「友善平權與文化平權」及「社群與公眾參與」等四大主題實踐成果。主題背景則以藝術家林惺嶽的作品〈受大地祝福的山〉映入群山中的彩虹,象徵臺灣多元共融的文化。 國立故宮博物院主題館「東亞博物之美」(Reinterpreting Tradition)展區以「多寶格」為設計概念,利用8K鏡頭讓轉心瓶的水草魚紋栩栩如生,搭配擴增實境(AR)技術,讓人體驗郎世寧的瓶中花,並以虛擬實境(VR)走入清明上河圖,結合典藏與科技交融,充分詮釋大會主題「傳統的未來」。 本次京都大會統計全國博物館專業人員及專家學者共有超過60篇學術論文發表,投稿者除國內博物館機構外,另有33篇論文作者獲得學會補助前往京都參與發表。上述豐碩研究成果將公開發表於ICOM各專業委員會及附屬組織,涵蓋視聽新媒體委員會(AVICOM)、典藏委員會(COMCOL)、區域博物館委員會(ICR)、專業人才培訓委員會(ICTOP)、自然史博物館委員會(NATHIST)、大學博物館委員會(UMAC)等超過24個不同國際委員會及組織,創下臺灣15年來6次大會中最多發表紀錄!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長期支持臺灣博物館事業發展並扮演臺灣對外國際交流重要平台,本次ICOM京都大會臺灣展會開幕式將於9月2日13:50(臺灣時間12:50)舉辦,臺灣文化界年度重大訊息: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FIHRM-AP)成立茶會將於9月3日16:00(臺灣時間15:00)舉辦,預計將吸引各國博物館代表及學者專家共襄盛舉,大會現場直播訊息可至「ICOM京都大會臺灣展會」專頁或博物館學會臉書專頁查詢。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