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東隆宮感受信仰震撼 中山大學師生體驗迎王祭典

中山大學與廟方合作開辦「東港迎王平安祭典體驗工作坊」微學分課程,藉此課程讓學生對東港獨具魅力的迎王祭典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和瞭解。(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今年適逢東港東隆宮三年一科迎王平安祭典,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特別與廟方合作,舉辦「二0二四東港迎王平安祭典體驗工作坊」微學分課程,希望藉此課程讓學生對東港獨具魅力的迎王祭典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和瞭解。吸引許多臺灣、國際學生及教職員參與。 活動負責人、中山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羅景文表示,「東港迎王平安祭典」因傳承百年祭典禮儀、精美王船工藝、獨特陣頭文化,並展現在地居民之向心力與凝聚力,極富臺灣文化特色。 「二0二四東港迎王平安祭典體驗工作坊」分為課程與祭典期間的參與觀察兩部分,帶領中山師生深入了解東港迎王的歷史脈絡,體會東港人對信仰的熱忱與無私奉獻,同時觀察迎王祭典背後的文化意義和人神互動狀態。 課程首先介紹東港迎王的由來、傳承方式及迎王程序,並了解東港王船建造技法與心路歷程。參訪東隆宮了解其發展沿革、神祇源由和祭祀空間,也見識神尊與建築之美。課程並有八名將員帶著學生手握法器、踏著步法,重演優人神鼓「金剛心」的感動。 此次學員們從不同角度觀察和體會東港迎王平安祭典的宗教意義與文化意涵,中山社會系學生許竣棋提到,課程讓像自己這種對傳統宗教信仰一無所知的人,在盡可能不違反禁忌的狀態下,感受信仰的魅力。 學生徐考澧在深入體驗與感受後,體悟當發現信仰是真實存在的,就再沒有迷信。透過親身體驗,學員們不僅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看見了人、神、心與希望相連的信仰力量,也重新審視傳統文化的價值和必須延續的意義。

Read MoreRead More

中原大學響應支持「耶誕散步節」 攜手社區推廣人本交通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學生響應支持「中原耶誕散步節」活動。(中原大學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中原大學校門前的中北路於十二月二十三日迎來一場社區盛會--「中原耶誕散步節」,由「還路於民行人促進會」等民間組織發起主辦,中原大學、中原國小及中原大學羅浮社等單位協辦。中北路特別實施一日試圍,清空平日停滿機車的道路一側,讓附近居民與學生體驗友善步行環境帶來的便利與舒適,在熱鬧活動中提前感受聖誕節的歡樂氣氛。 中原大學表示,落實「人本交通」才能讓用路人更安全,中原大學有數萬名學生,鄰近還有夜市與國小,對於中北路上長期無人行道及慢車道,以致人車搶道、險象環生,學校十分關切。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趙家麟於十年前即提出「中原活力大學城」之中北路道路改善計畫,在地方民代協力爭取下,直到今年十月此路段才有行人專用的綠鋪面道路設置,大幅改善校門口交通及行人用路安全。 「中原耶誕散步節」活動於中原大學校門前中北路上熱鬧登場。(中原大學提供) 二0二四「中原耶誕散步節」係由「還路於民行人促進會」與「桃園市人本交通促進協會」共同主辦,並由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指導,在各界合作下促成,共同為推動「人本交通與友善步行環境」而努力。在活動開幕儀式上,桃園市政府交通局副局長洪嘉潞及多位民意代表出席,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趙家麟帶領各系主任及學生一同與會,中原大學副學務長秦漢忠代表校方致詞,鄰近的瑞恩帝兒幼兒園師生也共襄盛舉。 此次活動不僅是一場節慶盛會,更是人本交通理念的實踐平台。現場以「互動展示」和「實境還原」的方式,深化市民對人本交通的認識,讓更多人瞭解安全步行空間對社區健康和幸福感的重要性。創意攤車在會場營造耶誕歡樂氣氛,吸引許多學生與民眾駐足。趙家麟指導的中原大學「人本城市」課程學生也參與活動設計與執行,並表示在中原讀書多年第一次看到暢行無阻的人行道,使她們更加體會人本交通的意義與價值。

Read MoreRead More

陽明交大與勞動部攜手科技人才培育 實現職涯夢想

陽明交大開辦「半導體與重點科技產業人才發展基地」,培育國家重點科技產業人才。(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勞動部桃竹苗分署積極與陽明交大連續三年攜手合作辦理「半導體與重點科技產業人才發展基地」,針對產業發展關鍵技術人力缺口辦理職業訓練課程,促進待業民眾跨領域轉職,希望透過職前訓練,提升人力素質並培育國家重點科技產業人才,目前已有三百九十二位成員結訓。 非科技本科的的楊千慧,對於能在科技業服務感到十分嚮往,她曾在印刷電路產業擔任電腦輔助製造助理工程師,但因為本身的專業非電子背景,因此在職涯的轉換與升遷中屢受挫折,她始終對技術開發與製程優化抱持強烈興趣,並積極尋求自我提升的機會。 在朋友介紹後,選擇參加勞動部與陽明交大共同舉辦的「半導體製程專業人才養成班」,希望藉由系統化的課程培訓,補足自身的專業缺口,進一步朝半導體產業中上游發展,並實現成為工程師的職涯目標。 楊千慧表示,結訓後獲得了幾家大廠的面試機會,在經過綜合考量後,選擇了金像電子製前工程師的職位,目前已就職四個月;在職期間也將習得的半導體製程知識,應用到PCB製程,讓她在新人受訓期得以快速銜接。 桃竹苗分署長賴家仁說,與陽明交大合作成立「半導體與重點科技產業人才發展基地」,藉由課程培育適合半導體產業的人才,解決人才短缺問題。 陽明交大陳永富副校長則表示,產業發展與優質人才培育息息相關,尤其是半導體產業,人才需求不是只限於單一領域,而是一個面向,需要各方面跨域人才的加入。

Read MoreRead More

冬至遇見聖誕 慈大異鄉遊子團圓不孤單

來自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地學生,耶誕前夕大家圍在一起搓湯圓、做提拉米蘇,讓這群異鄉遊子,在這特別的季節不孤單。(慈濟大學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冬至和聖誕節代表不同文化傳統團圓的日子,台灣的冬至緊接著是聖誕節,二十三日慈濟大學國際學生會和親善大使共同舉辦活動,邀請台灣、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地學生,大家圍在一起搓湯圓、做提拉米蘇,讓這群異鄉遊子,在這特別的季節不孤單。 慈濟大學表示,活動一開始,同學用中,英文介紹冬至和聖誕節由來,冬至是北半球最短的一天,吃湯圓代表全家團圓,更有「冬至大如年」,吃了湯圓代表又長一歲。聖誕節主要是慶祝耶穌誕生,為了紀念表達對耶穌的敬愛,傳統上有報佳音,唱聖誕歌和交換禮物,象徵愛與分享。 來自世界各國的國際生表示很開心參加這活動,認識很多新朋友,體驗台灣文化。(慈濟大學提供) 馬來西亞籍一年級鄧苑夏同學表示「這是文化交流,所以我想將湯圓變雪人,能夠認識其他國家朋友,超歡樂的。來台灣才四個月的菲律賓安怡婷同學,一開始還把湯圓誤認為加大版的彩色珍珠粉圓,她說:這季節家人會聚在一起,很想念家人,很開心參加這活動,認識很多新朋友,她也是第一次知道台灣冬至的意義。 馬來西亞籍的鄧苑夏同學將湯圓變雪人,充分融入台灣的冬至歡樂氣氛。(慈濟大學提供) 慈濟大學表示,國際學生會還貼心安排猜謎活動,猜歌遊戲和交換禮物,打卡等活動,現場氣氛歡樂又熱鬧。台灣同學蘇荺淇分享,國際學生表演的節目很棒,她尤其喜歡猜歌遊戲,看到大家踴躍上台唱歌,氣氛很好。 指導老師謝麗華表示,不管是冬至或是聖誕節都是傳統團圓的日子,因此特別舉辦這活動讓大家聚在一起,學習彼此文化的特色,也能促成校園國際文化交流。跨文化的冬至遇到聖誕節,滿滿的歡笑與祝福,最後大家以慈濟歌曲「一家人」為團圓畫下美麗句點!  

Read MoreRead More

北門高中學生謝譯弘獲全國西畫優勝

北門高中學生謝譯弘(左)以純熟技巧及飽滿情感的作品,獲全國西畫優勝,獲校長吳俊憲祝賀。(校方提供) 記者盧萍珊/佳里報導 國立北門高中學生謝譯弘參加一一三年全國美術比賽,以《看不見的城市》作品榮獲西畫類優勝,歷經三個月畫出記憶中的爺爺老家,以黯淡的色調描繪出繁華城市裡樸素而老舊的房子,純熟的技巧及飽滿的情感而獲獎。 從小受到就讀美術班的哥哥影響,謝譯弘國小四年級開始學畫,追隨林奕嘉老師多年,最欣賞梵谷《星夜》,國中時期就參加南市學生美術比賽,獲得西畫類、水墨畫類雙冠,今年再度挑戰,一舉獲得全國賽西畫類優勝。 花費三個月,以黯淡色調描繪出繁華城市裡樸素而老舊的房子,記憶中爺爺的老家,畫中有留白空間,象徵從前的人事已然消逝、不復存在的哀傷,因有純熟的技巧及飽滿的情感,拿下全國學生美術比賽西畫類優勝。 除謝譯弘在藝術表現優異,另陳佳萱以《清.曹雪芹紅樓夢序詩》作品榮獲台南市學生美術比賽書法類第三名,自國小三年級學書法的陳佳萱,師承林忠佐,首度以大型作品參賽便獲得佳績,深獲肯定。 王鈺萱在漫畫作品《貧富之間》,以窮人及富人的明顯對比,引導觀看者省思「富者益富,貧者益貧」的社會問題,獲全市學生美術比賽漫畫類佳作。 北中校長吳俊憲表示,學校強調全方位教育,落實五育均衡發展,扎根教學正常化,尤其在美術教育領域發展教育特色,奠下穩定基石,培育藝術界人才。

Read MoreRead More

頭城家商餐飲科師生實地學習 探索頭城在地特色

餐飲科師生說,他們在農會的安排及協助與農場主人無私分享經驗與技術,讓我們的師生受益良多,不僅增長了知識,也更了解頭城農業的精髓。(記者林坤瑋攝)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頭城鎮農會於今年與蘭陽博物館、頭城家商簽定食農教育產學合作意向書,建立產學合作模式。頭城家商餐飲科老師更運用假日時間辦理員工義式咖啡製作研習外,更運用在地農特產研發咖啡餐點,農會於廿二日安排餐飲科師生前往微笑灣農場果園,親身了解頭城特產—黃金茂谷的生產與管理。 頭城鎮農會安排簽定食農教育產學合作意向書的頭城家商餐飲科師生,親身了解頭城特產—黃金茂谷的生產與管理。(記者林坤瑋攝) 頭城鎮農會的頭圍農驛館運用在地特色農產製作的霜淇淋,深受民眾喜愛。農會除了聘請頭城家商餐飲科老師運用假日時間辦理員工義式咖啡製作研習外,更運用在地農特產研發咖啡餐點。並協助農會家政班運用頭城在地芭樂及柑橘等農特產進行加工,製作米香果餅及各種烘焙點心,日前展出柑橘蜜餅、柑橘豆塔、柑橘奶酪、柑橘肉餅、柑橘米香及核仁棒棒餅、捲蛋糕、重乳酪蛋糕、橘香千層派以及杏仁瓦片等來搭配咖啡,研發適合消費者所愛的產品口味。 農會為讓餐飲科師生了解頭城特產及協助頭城農會加工開發,廿二日安排前往微笑灣農場果園,親身了解黃金茂谷的生產與管理。 餐飲科師生透過參訪,更深刻體會到在地農產的價值與生態經營的重要性。師生們說,他們在農會的安排及協助與農場主人無私分享經驗與技術,讓我們的師生受益良多,不僅增長了知識,也更了解頭城農業的精髓! 餐飲科師生除連結在地的具體行動,也展現了他們的專業與熱忱,為頭城社區注入新的活力。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學園〉林阜邦

台南市後港國二年甲班  ◎聖誕快樂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學園〉聖誕樹 

新竹縣上智國小一年A班            ◎林偊甯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學園〉書法賞析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學園〉聖誕許願襪

高雄市馬禮遜美國學校幼兒園大班  ◎邱子懿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