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封控要自由!群眾怒喊「習近平下台」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為了反抗極端的封控防疫措施,上海、北京、武漢等等,各地都傳出群眾上街抗議,與警方對峙衝突,甚至還罕見地喊出「習近平下台」,「共產黨下台」的敏感口號。有網友透過曝光畫面,整理出一份名單,顯示全國在短短3天內,就至少有50所大專院校,響應這波民間抗爭,當中有不少都是排名頂尖的名校,像是北京清華大學,在27日就有上千名學生齊聚抗議。

Read More

〈全球探索〉地方選舉後 台灣偏綠已改變?

九合一選舉結果,蔡英文跛腳將比預期更嚴重。(路透,資料照) 丁仁方 台灣九合一選舉揭曉,執政的民進黨大敗,國民黨則大有斬獲。選舉結果,蔡英文跛腳將比預期更嚴重,她已辭去民進黨主席,但還掌握行政院,黨內的派系爭奪立委提名主導權,將有一番激烈博弈。同時,民進黨內派系已經很難擋下賴清德角逐下屆總統大選。 國民黨方面,朱立倫雖取得了有利位置,但能否如願再戰大選,地方藍營縣市執政能否端出亮眼政績,將是未來重要的觀察指標。至於拿票超過百萬的新北市長侯友宜,除了可能 面臨與朱的黨內競合外,如何妥善應處市長任期未滿就爭取大位?也是侯的一大挑戰。  選情冷漠 對民進黨反而不利 對台灣政治擁有重要影響力的,還有美國。美中(中國大陸)戰略對抗的基本架構不變,民主黨拉高台灣戰略地位,「國際支持」成了蔡英文近年來滿意度居高的重要原因;目前看來,美國的立場還是偏綠。未來,台灣政治人物訪美或美國高層官員訪台,美國相關的戰術操作還會很多。 觀察這次九合一選舉,可謂三十年來台灣最冷、最髒的一次選舉。此次選舉投票率只有百分之五十九點八六,創下十五年來台灣重要選舉的新低紀錄。四年前的九合一選舉,投票率還有百分之六十六點一一,八年前的九合一投票率更高達六七點五九。 選情冷,主要反映在三個現象:其一,青年覺醒世代的流動,此次幾乎與九合一選舉脫鉤;其次,中間選民對政局與社會現象冷漠,降低投票意願;第三則是疫情的影響。選情冷,一般而言對現任者有利,但對於較善於造勢的民進黨反而不利。 從民進黨提名作業的角度來看,除了屏東縣之外,直轄市與地方縣市長初選提名均被沒收,改採黨主席徵召;而洪耀福、陳明文聯手拱英系掌握提名權,造成其他派系反彈,甚或有反動員的情形,最終使得民進黨的票源催不出來。  負面選舉 林智堅論文揭序幕 選舉髒,指的是負面選舉。從前新竹市長林智堅的論文抄襲事件揭開序幕,掀起學位、論文的道德檢驗,各黨互揭瘡疤,擴及助理費、工程揭弊;後來又吹起了八卦風,周玉蔻為助陳時中,翻出蔣萬安之父昔日的「晶華緋聞」。沸沸揚揚的負面選舉話題,掩蓋了參選人的政見,而民進黨受負面選舉的傷害又大於國民黨。 此次九合一選舉的最大看點,聚焦在「抗中不保台」。主要的背景因素有二:一是今年二月以來的俄烏戰爭,引發「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憂慮;二是今年八月的中國大陸對台實施圍島軍演。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顯示,相信國安團隊的比例是百分之四十五,不相信的則有百分之四十三。 「抗中保台」操作過度,讓人民產生了戰爭的危機感,對國安的信心不足,在這次九合一選舉遭到反噬;民進黨體會到「抗中保台」的操作效果不好,只能從議題造勢搶中間選舉與青年選票,但選情冷,投票率低,動員催票不如預期。九合一選舉結果,「抗中保台」牌明顯失效,部分效應會延續到二0二四大選,成為一場「和平與戰爭」為主軸的大選;換言之,不能只有「抗中」,而是必須拿出「保台」的積極具體作為。 台北市是首善之都,蔣萬安當選後挑戰更大。 (本報資料照)  抗中保台失效 延續二0二四 進一步言,民進黨要「保台」,是否提出青年從軍專案?要求美國提出一系列的軍售武器裝備?要求美國對台做出更具體的防衛保證?以及有沒有國際的實質保證?這些問題對民進黨而言,迄今都還是口號居多,就連何時要恢復徵兵、延長役期,也不敢公布。 對國民黨而言,九合一選舉結果,取得較多地方執政優勢,這是機會,也是挑戰。一方面,國民黨有較大的地方動員條件,但前提是執政的成績要好。蔣萬安的挑戰最大,畢竟,台北市是首善之都,萬眾矚目;至於桃園的張善政,能力被看好,且有識人之明,執政成績可以期待。 再從另一個角度看,二0二四總統大選,主要還是認同議題,基本上,九合一選舉不能視為期中選舉。主要觀察有三:其一,「抗中保台」操作效果不大,和地方選舉相當程度脫鉤;其二,民進黨選前的「政黨支持度」、蔡英文的「總統施政滿意度」都沒有相對反映在九合一的選舉結果。 根據美麗島電子報十月公布民調,對民進黨好感度是百分之四十三,對國民黨好感度是百分之三十二。台灣民意調查基金會十月公布的蔡英文施政聲望達到百分之五十一點二。但此次縣市長的藍綠得票率,國民黨拿到百分之五十點零三,民進黨則是百分之四十一點六二。 二0二四大選,會不會有柯文哲等第四組出現尚待觀察。(本報資料照)  總統大選 美國仍扮關鍵力量 其三,近年來,四十歲以下的青年覺醒世代的流動,成了影響選舉的一股重要力量,選民數比重估計占到百分之二十至四十。但這次九合一選舉,青年世代的流動似乎有脫鉤現象。 回顧二0一八年的九合一選舉,當時國民黨也是大勝,但是,兩年後的二0二0大選卻是慘敗,民進黨對「習五點」、香港「反送中」的操作,讓「亡國感」發酵,並成功動員青年選民返鄉投票、一面倒的挺綠。 簡言之,統獨、認同議題,在地方選舉只呈現有條件的影響;但對大選而言卻是關鍵。二0二四大選重點還是會回到兩岸關係。國家的未來、領導人、戰爭與和平等,這些議題對大選才有真正關鍵性的影響。 目前看來,民進黨賴清德的出線機會大,國民黨朱立倫在九合一勝選後,站上有利的位置,但仍要面對侯友宜的競合問題,以及藍營施政能否拿出執政績效的挑戰。此外,還有民眾黨的柯文哲,至於會不會有第四組的趙少康、郭台銘出現,還待後續觀察。 台灣二0二四大選,美國仍會繼續扮演重要的影響角色。美中關係眼前雖有緩和跡象,但戰略對抗的結構不變;美國對兩岸關係的政策,會和美國利益綁在一起。可以預見,美國「抗中」、拉攏台灣仍是主軸,目前為止,偏綠、傾向支持民進黨候選人的立場還沒有改變的跡象。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丁仁方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安華75歲拜相 大馬政局融冰

馬來西亞蘇丹正式任命反對黨領袖安華為首相,圖為二十四日安華在宣誓儀式之後祈禱的畫面。(路透) 中央社∕吉隆坡二十四日綜合外電報導 馬來西亞國家皇宮宣布,國家元首蘇丹阿布都拉任命反對派領袖安華為首相,下午五時宣誓。從準首相變階下囚再復出,這項任命將「安華傳奇」帶入高潮。國家皇宮聲明指出:「考量馬來統治者王族的意見後,陛下同意任命安華為馬來西亞第十任首相。」 綜合路透社和法新社報導,馬來西亞十九日舉行大選,安華與前首相慕尤丁領導的兩大主要陣營皆未取得可以直接組閣的過半席次。國家皇宮上述聲明結束數日以來的政治僵局。安華的「希望聯盟」訴求反貪腐,在上週末大選中拿下最多席次的八十二席,但未達籌組政府所需的一一二席門檻。慕尤丁的「國民聯盟」取得七十三席。 從四十六歲擔任副首相到七十五歲登首相大位,這條顛簸政治路,安華走了快三十年。他的聲勢一度如日中天,距離首相大位僅一步之遙,卻從準接班人跌落,遭以雞姦等罪名打入大牢,後來長期擔任反對派領袖。 曾經領導學生運動的安華屢次與首相寶座失之交臂。他於一九九0年代先後出任財政部長和副首相,與時任首相的馬哈地關係達到顛峰。然而,亞洲金融危機不僅重創經濟,也衝擊馬哈地與安華關係,處理這場危機的手法導致兩人決裂,安華政府職務都被拔除。 一九九九年,安華因貪汙罪被判六年徒刑,隔年又因雞姦罪被判九年徒刑,兩項刑期合併執行。馬來西亞最高法院於二004年推翻對安華的雞姦判決,裁定將他釋放。貪汙罪及兩度因雞姦罪入獄罪使安華一共身陷囹圄近十年。他表示,這些出於政治動機的指控,目的是要終結他的從政生涯。  

Read More

外國遊客湧入日本!旅遊業人力短缺問題浮現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日本開放外國遊客入境後,觀光區的餐廳和飯店也湧入大批遊客,飯店業者表示從疫情時,幾乎完全沒有外國客人,到現在業績明顯成長。不過也因為許久沒接觸外國客人,隨之而來也出現英文能力問題,還有人力不足的問題,通通浮上檯面。

Read More

印尼5.6極淺層強震 大量傷患當街緊急治療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印尼西爪哇省大地震,目前確切的死傷數很難釐清,地方當局表示有162人死亡,超過700人受傷,但中央政府通報的死傷數比較少。能確定的是,這起規模5.6的極淺層強震,讓位在震央的「席安約鎮」災情嚴重,有大量建築受損,還有學校倒塌,據了解,死者中有不少人,是公立學校的學生。

Read More

與俄和談? 烏:不撤軍免談

基輔尚未收到克宮正式聯繫 前提須從烏克蘭領土撤出所有俄羅斯軍隊 美國正向烏克蘭施壓,要求其對與俄羅斯的和平談判抱持開放態度;但烏克蘭高官表示,俄國得先完全撤軍,烏克蘭才會與之談判。圖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和英國新任首相蘇納克在一個展示被摧毀的俄羅斯軍用車輛的展覽上看著一輛被摧毀的俄羅斯坦克。           (路透) 中央社∕華盛頓十九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正向烏克蘭施壓,要求其對與俄羅斯的和平談判抱持開放態度。但烏克蘭高官今天表示,俄國尚未就和談問題正式聯繫基輔;俄國得先完全撤軍,烏克蘭才會與之談判。 法新社報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幕僚葉爾馬克今天透過視訊,在加拿大的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發表英文演說時表示:「我們沒有收到俄方任何關於…談判的正式申請。」 他說,談判若不以烏克蘭在其國際公認邊界範圍內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為基礎,烏克蘭就不會接受談判。 葉爾馬克說:「俄方首先要做的,就是從烏克蘭領土上撤出所有俄羅斯軍隊。」 澤倫斯基昨天排除與俄羅斯「短期停火」的想法,稱這只會讓事情更糟。他在同一個安全論壇上發表講話說:「俄羅斯正在尋求短期停火,尋求恢復實力的喘息機會。有人可能會說這是戰爭的結束,可是這樣的喘息只會使局勢惡化。」 但據五角大廈高級官員表示,基輔軍隊很難收復俄羅斯在戰爭中占領的所有領土。 法新社報導,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十六日表示,俄軍現在加強對大約百分之二十烏克蘭領土的控制,從哈爾科夫到赫松的前線也正趨於穩定。 密利說,美國和盟國的支持並未減少;但基輔有效阻擋俄羅斯入侵,使其立於更有利的地位,可以開始談判。 他說:「把俄軍趕出整個烏克蘭,包括…克里米亞,這種定義的軍事勝利近期發生的可能性,從軍事上而言並不高。」 「可能會有個政治解決方案,俄羅斯人在政治上退出,這還有可能。」 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柯比昨天堅稱,美國並未試圖迫使基輔舉行會談或割讓領土。 柯比告訴記者,「是不是準備好談判、何時準備談判、要什麼樣的談判」,都只有澤倫斯基才能決定,「美國這裡沒人施壓、催他或逼他上談判桌」。 本月稍早,澤倫斯基放棄了俄國總統蒲亭必須先下台他才會同意會談的先決條件。據《基輔郵報》報導,這是在白宮施壓後發生的轉變。

Read More

〈全球探索〉拜習會後 美中擦槍走火風險暫解

拜習會避免美中競爭走向激化,暫時降低擦槍走火的風險。(路透) 周志杰 拜習會終於在G二十(二十國集團經濟合作論壇)前登場,美國與中國大陸領導人的見面,攸關美中(中國大陸)關係未來走勢,並牽動了國際秩序。整體而言,美中戰略對抗結構與敵對性並沒有大的變化,但在戰術上進行了調整,避免競爭走向激化,暫時降低擦槍走火的風險。背後的主要原因,在於雙方都有先安內、再攘外的需要。 從時間點來看,拜習會的幾個主要背景:其一,中共二十大閉幕,習近平的權力鞏固,對經濟、疫情防控、反圍堵的嚴峻考驗,必須拿出對策,有所作為;其二,美國期中選舉落幕,民主黨保住參議院優勢,但共和黨將掌握眾議院多數,國會分裂,對白宮帶來政策掣肘的不確性。  先安內再攘外 避免走向激化 其三,俄烏戰事已打了九個月,為國際社會帶來非傳統安全如能源、通膨、糧食的危機;隨著德國總理蕭茲訪北京,俄軍在部分地區撤軍,乃至於中國大陸反對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動用核武等,俄烏戰事未來要戰要和?會拖多久?似乎出現了新的變化。 拜習會的關鍵核心,台灣最關注的兩岸關係議題。根據大陸新華社發布的新聞稿,習近平強調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台獨同台海和平穩定水火不容」。同時還揭露了拜登的「五不四無意」,包括: 「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通過強化盟友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灣獨立,也不支持『兩個中國』、『一中一台』」,以及「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無意尋求同中國脫鉤、無意阻撓中國經濟發展、無意圍堵中國。」 白宮新聞稿則表示,在台灣問題上,拜登闡述美國的一中政策沒有改變,美國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符合世界利益。」以及反對北京對台灣採取脅迫和咄咄逼人的行動等。但是,何謂「現狀」? 目前,「現狀」的定義權在美國,中方對拜登的「五不四無意」,會繼續聽其言、觀其行。例如,美國既然提出「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是否自己卻在掏空一中政策?美國年度《國防授權法》、醞釀中的《台灣政策法》等友台法案,是否配合民進黨政府走「現狀台獨」?抑或會出手約束民進黨政府繼續向法理台獨傾斜? 川普力挺的幾位候選人都中箭落馬,但川普仍宣布參選總統。(路透)  五不四無意 陸看美能否落實 簡言之,拜習會對台灣問題還是各說各話,但見面三分情,雙方都認為台海局勢不能惡化下去,都同意要「保持戰略溝通,開展經常性磋商」。在可預見的未來,美中關係兩大變數:其一,可望出任美國眾議院議長的麥卡錫,可能訪問台灣;其二,美國新國會推動《台灣政策法》時,拜登如何落實「五不四無意」? 此外,影響美中關係走勢,還有俄烏戰事。主要看點有三:首先,這場戰事已蔓延到非傳統安全的糧食、能源、通膨危機。為緩解危機,是否有跨國合作的可能性?這也會削弱美俄、美中的對弈。 習近平最近先在北京會見了越南、巴基斯坦、坦尚尼亞、德國領導人,接著又在G二十、APEC等國際多邊場合密集會見各國元首,除了持續強化與亞太國家、東協的合作關係外,部分歐盟成員國已表達要和中方維持經貿往來、不脫鉤的意願。 其次,包括南亞、東南亞、中東海灣國家,對俄烏戰事都站穩了不結盟的中立態勢。日前G二十在印尼峇里島登場,會中雖然都關注俄烏戰事,但終究沒有出現大規模抵制俄羅斯、給俄國外長拉夫羅夫難堪的動作。  黨爭內鬥 拜登尋求連任遇阻 愈來愈多國家希望俄烏戰事早日結束。未來,美國盟友包括日本、德國、法國、韓國等,對俄烏戰事會繼續與美國同心?還是會聯合起來向美國施壓來緩和局勢?還待進一步觀察。 第三,美國內政進入黨爭內鬥的階段。民主黨僥倖度過期中選舉,但丟了眾議院多數,議長裴洛西要下台,引爆民主黨內進步派與建制派的分裂加劇,拜登想尋求連任之路,仍有許多阻力。 共和黨方面,期中選舉結果不如預期,川普力挺的幾位候選人都中箭落馬,佛羅里達州州長迪尚特連任成功,來勢洶洶,成了問鼎二0二四大選的熱門人選;但是,川普仍宣布參選,共和黨內也將有一番爭鬥。 從美國視角看,多個區域對俄烏戰事採取不結盟態勢,美國盟邦的步伐也不一致,加上美國自己的內政問題,都將迫使美國必須先回頭檢視自己的戰力、糧草,考量先安內、再攘外。因此,此時還不適合對中國大陸採取更大對抗動作。 民主黨丟了眾議院多數,議長裴洛西要下台。(路透)  經濟運作不順暢 習有急迫性 至於中國大陸,經濟內外雙循環的運作並不順暢,眼前還有流動性金融危機、房地產市場隱憂、城市白領失業問題、防疫封控政策調整等挑戰。此時,權力定於一尊的習近平,安內也有其急迫性,也不希望一年半載內有台海衝突。 綜觀習拜會對美中關係及國際秩序帶來的影響,有「雙重嚇阻」,也有「雙重危機」。「雙重嚇阻」指的是美國想嚇阻中國大陸武力犯台,大陸則要美方不支持台獨、不支持兩個中國、不支持一中一台,進一步制約民進黨政府。 「雙重危機」,指美中雙方並沒有達成真正共識,只有暫時停看聽的諒解,台海危機仍存有擦槍走火可能。另一方面,俄烏戰事是一隻黑天鵝,美國、歐盟援助烏克蘭的行動並沒有停止,加上美國政治內鬥,拜登會不會因為內政受到掣肘,在外交與軍事操作上進一步對中、俄出招?也處於不確定性。 美中關係負向螺旋上升的態勢,看似暫時有喘息跡象,對台灣政治的影響,要先觀察這次地方選舉,如果藍軍有所斬獲,美國從「維持現狀」著眼,可能制約民進黨進一步向法理台獨傾斜。藍營若在兩岸關係展現煞車、穩定功能,甚至讓美國在台灣二0二四大選保持中立,則藍營或有與綠軍在中央執政權一搏的機會。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周志杰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北韓又搗彈 射程可達美國

北韓18日上午發射一枚洲際彈道飛彈。韓國首爾民眾看電視播放新聞報導。(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北韓十八日上午發射一枚發射洲際彈道飛彈。日本防衛省表示,這枚飛彈若加上彈頭重量,估計飛行距離或可達一萬五千公里,射程範圍足以覆蓋美國本土。美國副總統賀錦麗今天與日本、南韓、澳洲、紐西蘭與加拿大領導人緊急會談。 北韓昨天上午十時十四分左右在平壤近郊朝東方發射一枚洲際彈道飛彈。這枚飛彈飛行約六十九分鐘,於十一時二十三分落入北海道渡島大島西方約兩百公里處,推定為日本專屬經濟區,飛行距離約一千公里,最高高度約六千一百公里,飛行速度約二十二馬赫,韓美情報部門正在分析具體的飛彈參數。目前並沒有收到飛機或船舶受創的消息。 北韓今年以來頻繁試射彈道飛彈,造成朝鮮半島周邊區域情勢緊張。日本防衛省表示,根據北韓這次發射的飛彈軌道計算,如果加上彈頭重量,射程或可達到一萬五千公里,將足以覆蓋美國本土,這是對國際社會全體升高挑釁行動。日本已透過北韓駐北京大使館對北韓表達強烈抗議。 日本自衛隊F15戰機拍攝的圖像中,可看到疑似該洲際彈道飛彈的軌跡。(路透) 目前正在泰國曼谷參加亞洲太平洋峰會的賀錦麗在場邊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南韓總理韓悳洙、澳洲總理艾班尼斯、紐西蘭總理阿爾登,以及加拿大總理杜魯道會談,「商討北韓最近發射彈道飛彈」。賀錦麗在會中說:「我們強烈譴責這些行動,我們再次呼籲北韓停止進一步非法、破壞穩定的舉動。」 美國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華森聲明說:「總統已經聽取相關情況的簡報,他和國安團隊將持續與盟友和合作夥伴進行密切協商…這次發射公然違反聯合國安理會多項決議,不必要地加劇緊張局勢,並可能破壞區域安全情勢。」 南韓國家安全會議也開會因應北韓今天的洲際彈道飛彈試射。 針對北韓近日不斷進行飛彈試射,使朝鮮半島情勢更趨緊張,我國外交部表達嚴正譴責。

Read More

馬克宏以大象喻美陸 打起來叢林遭殃

法國總統馬克宏十八日在APEC峰會,以「大象」暗喻美國與中國大陸,當兩頭大象關係緊張或開戰,恐禍及叢林中其他動物,盼美陸停止互相對抗。圖為馬克宏出席APEC晚宴。(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法國總統馬克宏十八日在APEC峰會發表談話,以「大象」暗喻美國與中國大陸,當兩頭大象關係緊張或開戰,恐禍及叢林中其他動物;尤其國際正面臨氣候、經濟危機,盼美中停止互相對抗。 馬克宏出席APEC峰會,面對美陸競爭日益激烈,他希望重新推出法國在亞太區域的戰略。 馬克宏在亞太經合會場邊活動告訴商界領袖,法國希望在區域扮演穩定局勢的角色,以避免對抗。他說:「我們不相信霸權、不相信對抗,我們相信穩定。」 他呼籲,包含法國在內的區域力量皆應該有所作為。 馬克宏指出:「我們身處的叢林中有兩頭大象,試圖讓緊張關係不斷升高…當他們關係極度緊張並發動戰爭,對叢林中的其他動物將構成重大問題。你將需要許多其他動物的合作,包括老虎、猴子等。」 馬克宏強調,國際社會正面臨多重危機,從氣候變遷到經濟動盪,都需要協調因應。 他說:「我們的印太策略是設法在這種環境中找到動態平衡…想達到這種穩定與平衡,不能靠其中一方的霸權,也不能靠兩個強權的對抗。」 關於俄羅斯在烏克蘭發起的戰爭,馬克宏認為,這是全球不穩定的主要根源,他認為亞洲和其他區域國家都必須認清自己的責任並採取行動。 馬克宏說,法國正努力建立「愈來愈多共識,讓各國知道這場戰爭也與你切身相關,因為它將帶來許多不穩定因素」。

Read More

APEC部長年會登場

由泰國擔任主辦方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部長級年會17日在曼谷登場,各國部長級代表齊聚與會交流。  (中央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