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市複合式防汛搶險演習 場面逼真

花蓮市公所舉辦年度防汛搶險演習,場面逼真。 (記者林有清攝)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市公所昨日在太平洋公園南濱抽水站舉辦年度防汛搶險演習。市長魏嘉賢強調,花蓮市兩年前獲得全縣防汛演習第一名,去年特別受邀指派參與花蓮縣全民防衛動員暨災害防救(民安五號)演習,整體表現相當優異。今年的防汛演習雖然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人員單位都縮編,但花蓮市仍推出十二個演練狀況,除了驗證應變機制外,也強化救災所需的合作默契。  此次防汛搶險演習以複合式項目做為規劃,從災害發生到最後的災情彙總,總計有十二個情境演練。演習假想花蓮受到豪大雨侵襲,低窪地區出現積水情形,海岸也有海水倒灌,堤防有潰堤之虞,透過里長請求緊急支援,災害應變中心立即展開協助災民安置收容作業,以及堤頂搶災工法。  整個演練動線包括災區交通管制、堤防搶險操作、抽水站演練、水患封路及積水排除、垂降吊掛搶救、釣客落海搶救、災後環境消毒、消防局防火演練等多項。另外延續兩年前腳本,依舊規劃地震避難演練,邀請幼兒園小朋友與自主防災社區的居民參與。  參與演練的單位包括花蓮縣消防局花蓮分隊、花蓮縣警察局、花蓮市衛生所、海巡署第一二岸巡隊、民生社區發展協會、國光促進會、計工社區發展協會。

Read MoreRead More

花蓮市複合式防汛搶險演習 場面逼真

花蓮市公所舉辦年度防汛搶險演習,場面逼真。(記者林有清攝)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市公所昨日在太平洋公園南濱抽水站舉辦年度防汛搶險演習。市長魏嘉賢強調,花蓮市兩年前獲得全縣防汛演習第一名,去年特別受邀指派參與花蓮縣全民防衛動員暨災害防救(民安五號)演習,整體表現相當優異。今年的防汛演習雖然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人員單位都縮編,但花蓮市仍推出十二個演練狀況,除了驗證應變機制外,也強化救災所需的合作默契。  此次防汛搶險演習以複合式項目做為規劃,從災害發生到最後的災情彙總,總計有十二個情境演練。演習假想花蓮受到豪大雨侵襲,低窪地區出現積水情形,海岸也有海水倒灌,堤防有潰堤之虞,透過里長請求緊急支援,災害應變中心立即展開協助災民安置收容作業,以及堤頂搶災工法。  整個演練動線包括災區交通管制、堤防搶險操作、抽水站演練、水患封路及積水排除、垂降吊掛搶救、釣客落海搶救、災後環境消毒、消防局防火演練等多項。另外延續兩年前腳本,依舊規劃地震避難演練,邀請幼兒園小朋友與自主防災社區的居民參與。  參與演練的單位包括花蓮縣消防局花蓮分隊、花蓮縣警察局、花蓮市衛生所、海巡署第一二岸巡隊、民生社區發展協會、國光促進會、計工社區發展協會。

Read MoreRead More

臺灣首度制定國際標準 催生交流電發光二極體照明發展

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右)接下臺灣照明委員會會長,強調為產業爭取國際市場舞台。(工研院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為加速交流電發光二極體AC LED導入照明市場應用,工研院與臺灣照明委員會十九日舉辦年會,邀請會員一同見證首份臺灣主導參與制定國際照明標準的發布,催生AC LED照明產業發展。臺灣照明委員會同時宣布,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接任第三任會長,在工研院與臺灣照明委員耕耘下,臺灣持續參與CIE國際組織活動,為產業爭取國際市場舞台。  新任臺灣照明委員會會長張培仁表示,未來將本著承先啟後傳承過去優良文化,以及開拓新創精神來服務委員會,恪守擔任國際照明委員會、政府與同業企業的協調平台角色,落實國內「光學與照明」檢驗標準上路、凝聚產官學研之技術能量與共識,持續推動國際標準參與制訂,提升臺灣LED產業之國際競爭力。  近年隨著產業智慧化的推進,可預期相關市場如車用照明、植物照明、人因及互聯照明將挹注新的成長動能。照明產業逐漸轉型為加值應用的系統整合商業模式,將會是未來企業經營的策略,以整合性的LED照明、物聯網照明、系統管理與加值光服務等新議題,創造嶄新LED應用價值。  新冠肺炎蔓延威脅全球經濟情勢,LED產業連續遭受生產端、消費端衝擊,後疫情時帶將如何布局因應將是今年首要課題。臺灣照明委員會作為與國際照明委員會的唯一溝通管道,未來將更積極推動國內廠商透過垂直整合發展特色LED照明產品,推動LED產品建立國際標準化規格,點亮臺灣LED產業道路。

Read MoreRead More

聯合稽查改裝噪音車 板橋警方查獲近千輛違規

板橋警分局加強交通執法及交通事故防制,針對轄區易檢舉噪音車路段規畫取締及路檢勤務。 (板橋警分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警板橋分局為加強交通執法及交通事故防制,針對轄區易檢舉噪音車路段規劃取締及路檢勤務,六月一日至十八日共攔查違規車輛達九百多輛,開出多張罰單,包括二件危險駕車、五十三件未滿十八歲無照駕駛、四件裝設高音喇叭、變更原規格設備等。  板橋警分局表示,目前每月皆不定期在轄內重要路段及改裝車輛易聚集的熱點,規劃各派出所及交通分隊攔檢編組,並會同板橋監理站及新北市環保局攜手執行「防制危險駕車聯合稽查」專案勤務,鎖定非法改裝、噪音擾人的車輛,主動攔檢取締。  警方指出,由於不當改裝車體、電氣設備,將使車輛安全結構減弱,危及自己及其他用路人安全,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十八條可處二四00元以上、九六00元以下罰款,並責令檢驗。  另改裝排氣管除違反「噪音管制法」,同時可能觸犯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十六條、四十三條,最重可處六000元以上、二萬四000元以下罰款。呼籲車主勿為突顯個人喜好或吸引目光,任意改裝車輛或拆除消音器,除能確保行車安全外,也避免製造噪音而影響他人生活品質。  警方表示,為維護生活環境品質,確保市民生活安寧,將持續會同環保局以不定時、不定點路檢方式,持續聯合稽查對製造噪音車輛,如有超出法定標準將予以處罰並要求改善,以降低車輛擾人噪音,還給民眾寧靜的生活空間。

Read MoreRead More

竹夢青年培力講座 帶領青年思考竹縣風土、商機

「竹夢青年培力講座」,帶領青年思考竹縣風土、商機,讓竹科人認識在地風情。 (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政府青年事務中心與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十九日辦理「竹夢青年培力講座」,邀請台灣少數連結人文與商業的創作者與實踐者洪震宇,與青年分享,如何讓竹科人認識在地風土民情。  縣長楊文科表示,新竹縣人口年增率達百分之一點三,係全國第一,竹北市的年所得中位數與平均數也名列前茅。而他也注重竹東未來的發展,力推動竹科三期升格竹東市,也需要青年返鄉打拼,未來將持續舉辦青年座談活動,共創美好未來。  青年事務中心主任田永元表示,透過個案分析和實務演練,引導青年與地方團隊找出現階段發展的限制與突破,為返鄉、在地扎根的青年提出具體的行動指導方針。  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副理事長魏兆廷表示,「風土經濟學」是一種思維與實踐的方法,在於呈現地方時間、空間、人間特色,透過設計規劃讓人感受生活、生產、生態各個層面特質,留下感動的記憶,才能創造風土經濟價值。  洪震宇老師表示,如何讓住在新竹縣的竹科人不只是到台北與台中消費,能夠認識在地生活、生產與生態,透過親身體驗、消費認同,是新竹縣政府與業者需要努力的方向,讓農業、文化、觀光、生活、產業建立更好的互動連結。而要真正讓地方永續經營,必須由下而上,由泥土養分中延展壯大,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了解目前的經濟發展模式,除透過網路節省消費者的購物與等待時間,更要加入在地情感及故事等元素,打造地方特色,吸引民眾到訪,創造無可取代的體驗經濟。

Read MoreRead More

苗栗郵局捐血救人

苗栗郵局捐血救人宣導。 (記者葉蒼秀攝) 記者葉蒼秀/苗栗報導  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民眾減少外出,捐血人數銳減,對血庫存量衝擊甚鉅,苗栗郵局特與新竹捐血中心攜手加開場次,十九日在苗栗中苗郵局前舉辦「捐熱血,郵愛心」捐血活動,號召民眾熱心捐血,以紓解國內血荒。 苗栗郵局局長吳宏泰表示,昨日準備精美禮品贈送捐血者,有卡哇依郵樂票卡套及實用美甲組,希望能夠拋磚引玉,邀請大家共襄盛舉,發揮博愛助人的精神,實踐「捐血一袋,救人一命」理念,現場捐血民眾絡繹不絕,一同排隊挽袖捐熱血,非常溫馨感人。 苗栗郵局更貼心提醒,為積極投入捐血活動,預計下半年九月及十二月各舉辦一場捐血活動,詳細日期將公開張貼,期盼帶動全國郵政員工及社區民眾踴躍捐血,做個快樂捐血人,讓愛的力量散播出去。

Read MoreRead More

立委蘇震清推動客家文化傳承及客庄商圈繁榮計畫

立委蘇震清邀請客委會主委楊長鎮開會討論,藉以推動屏東縣客家文化傳承與客庄商圈繁榮相關計畫。 (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客家是屏東第二大族群,立委蘇震清母親也是長治鄉客家人,蘇震清因此針對客家文化傳承與客庄商圈繁榮相關計畫十分重視,特別邀請客委會主委楊長鎮進行討論,初步希望推動車城鄉保力社區客家文物館及萬巒鄉豬腳商圈漫遊、先鋒堆創生營運中心。  蘇震清表示,車城鄉保力村是台灣最南部的客家庄,村民為了搶救流失中的祖先文化,在主要街道以彩繪呈現人文地景。當地客家人在恆春半島歷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透過社區營造、文化傳承來吸引遊客駐足,也讓更多年輕人有機會返鄉創業。  近年來在推廣農業觀光表現傑出的萬巒鄉,昔為客家「六堆」的先鋒堆,具有豐富的地景與多元的文化和產業活動,豬腳、粄條等知名美食,還有五溝水等地的客家風貌,在在都是亮點。若能進一步行銷包裝,可讓屏東的美在遊客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蘇震清指出,邀請客委會主委楊長鎮開會討論的目的,就是希望傳承客家文化及繁榮客庄商圈,也為地方爭取建設經費。初步希望推動車城鄉保力社區客家文物館展示空間及環境改善計畫,以及萬巒鄉豬腳商圈漫遊老街景觀改善計畫、先鋒堆創生營運中心鄉公所空間再利用,後續還將爭取客庄環境改善計畫。  蘇震清強調,縣府對於地方建設有長遠的規劃,他義不容辭幫忙爭取更多預算,希望讓屏東未來更美好。

Read MoreRead More

台船為德翔海運一千八百TEU級貨櫃輪加裝脫硫器工程完工

台船公司為德翔海運公司一千八百TEU級貨櫃輪加裝脫硫器工程,首艘正式完工。 (記者陳雯萍攝) 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  德翔海運公司委託台船公司進行一千八百TEU級貨櫃輪的脫硫洗滌器加改裝作業,歷時五十九個工作天,首艘於昨天完工,這也是台船公司基隆廠修船工場首次承攬脫硫器加裝任務,也展現台船公司在修船專業上的優異表現。  新完工的德翔海運公司「TS PUSAN」加裝脫硫塔案,將可符合「IM二0二0」的國際船舶硫氧化物排放量要求,未來在航行的過程裡能夠兼顧綠色環保、海洋保育。  台船公司為國內最大的造修船公司,不僅在造船的技藝上頂尖,船舶的維護、修繕以及設備精進上都具有符合國際要求的技術與工藝,而且在新船建造階段即有長榮航運二千八百箱貨櫃輪的單套脫硫洗滌器佈置設計與安裝經驗,此次的加改裝案件更是為台船公司改裝實績增添一筆。  德翔海運公司本次加裝脫硫器共六艘一千八百TEU級全貨櫃輪,有關脫硫塔之相關設計、施工圖說、施工工序與工法等皆是台船公司與各方單位通力合作,順利完成加裝案。台船公司基隆廠經歷首輪「TS PUSAN」改裝經驗後,相信後續五艘同型船加裝脫硫器工程將事半功倍。

Read MoreRead More

大埤鄉全體鄉代聯合捐六百只住警器

大埤鄉全體鄉代聯合捐六百只住警器,為弱勢族群增添一分居家安全。 (記者陳虹伶攝) 記者陳虹伶/雲林報導  雲縣大埤鄉代會響應縣府保障弱勢族群生命財產安全,昨日捐贈六百只住宅用火災警報器,由消防局長林文山代表接受並致上感謝狀,以提升民眾住宅防火意識及居家安全,該批住警器也將規劃縣內弱勢族群、行動不便者及高風險群建築物住戶優先使用,共同打造居家安全環境。  大埤鄉代表會主席陳秋慶說,在出席捐贈住警器儀式中,體認預防火災之重要性,當場即表示願意捐贈三百只住宅用火災警報器,並於鄉代會議中,邀大埤分隊長廖繹鈞介紹住宅用火災警報器,對於預防火災的重要性,獲全體代表支持,促成全體聯合捐贈共六百只住宅用火災警報器之善舉,為雲林縣防災貢獻心力,共同打造居家安全的環境。  消防局長林文山感謝大埤鄉代會各代表們的善舉,火災警報器於火災發生初期,藉偵測煙霧發出語音警報,有效提醒住戶提早警覺避難求生,如去年十一月在大埤鄉發生一件煮食不慎火警,幸好鄰居聽到住警器發出的聲音,報案並通知正在菜園的屋主,免去災害的發生;特呼籲民眾烹煮時應有「人離火熄」的觀念,也期盼企業及公益團體共同關注社會弱勢族群、行動不便者及高風險地區建築物等住戶之居家安全。  此外,消防局也開放弱勢族群等對象持相關證明文件,即可至地址所轄消防分隊申請領取住宅用火災警報器自行安裝,補助以一戶一只為原則,多一層防備、多一分安全。

Read MoreRead More

美和高中舉辦有史以來首次戶外畢業典禮

屏東美和高中舉辦有史以來的首次戶外畢業典禮,天氣雖炎熱,但場面溫馨。 (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美和高中十九日以「榮耀日光.榮耀美和」為主題,辦理了一場創校五十八週年來首次校園戶外畢業典禮,場面溫馨,讓師生們留下難忘的美好回憶。  南台灣的六月艷陽高照,但美和高中的校園綠樹圍繞、綠草如茵、鳥聲啁啾,校園一片綠意盎然,校長曾焜宗為了讓高中第五十四屆、高職第四十屆、國中第五十七屆的畢業學子,能在人生求學階段留下一個難忘的時光,特別舉辦了一場獨樹一幟、別出心裁的畢業典禮,以蒼穹為頂,以大地為席,交織出充滿離情卻也溫馨的畫面。  校園的欖仁樹蔭下,有學生情誼的足跡,典禮以高二混聲合唱團演唱「榮耀的日光」歌曲揭開序幕,中場再由國三女聲合唱團的「城南送別」帶動起師生們「芳草碧連天」的離情依依。最後全體畢業生合唱「珍重再見」及校歌,在樂音悠揚、清風徐徐中,結束了一場溫馨又別緻的畢業典禮;與會嘉賓及家長們也為此次特別的畢業饗宴,留下了深刻且難忘的印象。  校長曾焜宗表示,美和高中就像是一個大家庭,師生之間的感情一向非常濃厚,學校努力營造安心優質的學習環境,注重品德的陶冶以及人文的素養,在學校「多元、歡樂」的氛圍中,學生喜歡猶如父母的師長、喜歡美麗的校園、更喜歡在歡樂中求取智慧,這是學子永遠難忘的畫面。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