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童議員愛心義賣活動

高雄市議員童燕珍與婦幼同心會聯合舉辦愛心義賣活動,教育界與企業界婦女響應熱烈。  (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童燕珍由服務處與婦幼同心會聯合舉辦愛心義賣活動,不僅教育界與企業界婦女響應熱烈,紛紛捐出二手名牌包、名牌服飾,還充當起模特兒展示行銷,而不管是數萬的物品,統統一元起跳競標,現場只見喊價聲四起,大家捐獻愛心,讓捐獻者還是競標者,都皆大歡喜。  這項婦女愛心慈善義賣活動,從童燕珍創立婦幼同心會開始,已持續舉辦近十年。童燕珍表示,同心會的成員以教育界、幼兒園及企業界的婦女為主,所關心的是婦女與幼兒的議題,而每年所舉辦的慈善愛心義賣所得,都捐助給偏鄉、原民的弱勢兒童,添購書籍,並為他們講故事,還有家訪被家暴婦女等等。  童議員說,活動是集結婦幼同心會幼教界與企業婦女的力量,由大家捐出二手名牌包、名牌衣;甚至是全新還沒有用過或穿過的,以義賣的形式,把全部所得捐出,來達到慈善的目的。  此次捐出的物品,在創會理事長童燕珍、現任理事長郭家妃的號召下,大小名牌服飾、包包、鞋子,還有杯子、櫥具、文具、茶葉…等等,應有盡有。有現場擺飾義賣,還有模特兒走秀後的競標,全部都由一百元起跳。  為增加活動的熱絡度,近十位來自各行各業的婦女,也主動走上伸展台,在短短卅分鐘的集訓後,為愛大膽的走秀,熟練的台步,與自信的風采,也展現在愛心驅使下,婦女們「義不容辭」的從容。

Read MoreRead More

立法院數位國力促進會舉辦中部場論壇

「數位國力–人才循環大聯盟產業交流之旅」中部場論壇,探討透過製造業與地方創生,加速中台灣數位人才發展。 (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立法院數位國力促進會二十八日前進台中舉辦「數位國力–人才循環大聯盟產業交流之旅」中部場論壇,探討透過製造業與地方創生,加速中台灣數位人才發展,提升國際數位競爭力。 論壇移師台中裕元花園酒店舉行,市長盧秀燕、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立法院數位國力促進會長劉世芳、副會長張廖萬堅、副會長高虹安、秘書長余宛如、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到場。  市長盧秀燕分享市府在數位服務、協助產業轉型及人才培育經驗,強調未來數位國力發展,除配合中央積極推動,也將藉由區域合作,促進中台灣數位人才育成,打造「中部智慧共榮圈」。  盧秀燕表示,台中市在資通應用方面積極投入,因新冠肺炎疫情關係,加速市政服務的數位轉型,包括推動視訊會議,市府各機關在疫情中保持聯繫與團隊運作;因應中央口罩購買實名制,市府推出「口罩地圖」,方便市民快速找到就近販售點,減少排隊等待時間;為讓學習不中斷,台中市各級學校演練遠距教學等。  創新應用方面,市府分別以「台中MIT自駕車引領智慧交通再升級」與「智慧建築管理」創新服務,獲得台北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另「Parking–Go萬磁王路邊停車即時資訊服務」獲得第一屆GO SMART Award 2020優秀獎。

Read MoreRead More

員林市聖家啟智中心慢飛天使畢業典禮暨親子共讀小天地揭牌開幕

員林市聖家啟智中心親子共讀小天地「甜心屋」揭牌開幕。 (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員林報導  彰化縣員林市聖家啟智中心,二十八日為八名慢飛天使舉辦熱鬧溫馨的畢業典禮,並舉辦親子共讀小天地「甜心屋」揭牌開幕儀式。  畢業典禮由主任劉嘉琪頒發畢業證書及禮品,恭喜並祝福這群慢飛天使們完成了階段性的學習;孩子們也為辛苦照顧他們的至親們獻上感恩孝親茶,感謝他們多年來辛苦的陪伴與照顧。  現場由在校生早療組小朋友帶來舞蹈表演,接著由成人組學生表演敲擊樂器,畢業生也帶來舞蹈表演「謝謝老師」;最後由拍拍手樂團及拍拍手舞蹈團帶來壓軸表演,過程熱鬧溫馨。  天主教會台中教區附設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執行長蔡惠玲表示,聖家啟智中心除提供發展遲緩幼兒及身心障礙者日間照顧外,也承接彰化縣政府委辦之員林社頭區兒童發展社區資源服務中心,提供有早期療育需求的幼兒,專業及以家庭為中心的服務模式,希望這些幼兒與家庭,在中心及地方的專業團隊支持與陪伴下,能使幼兒拉近與其同齡兒童之發展差異,進而提早讓幼兒融入團體生活。  萬海航運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支持在地社福工作推動,協助聖家重新整治閒置的空間,成立甜心屋。  中心主任劉嘉琪表示,聖家提供優質的學習環境及繪本讀物,未來更開放社區居民一同來共享圖書資源,期待從甜心屋的小天地開始,把親子共讀帶回到家中,提升親子關係、賦能家庭,同時達到社區共融的目的。

Read MoreRead More

朝陽科大保金系辦理首屆高中職教師證券投資競賽研習

朝陽科大保金系透過競賽及研習協助高中職教師強化實務操作技巧。 (記者黃俊昇攝) 記者黃俊昇/霧峰報導 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與台灣財富管理規劃顧問認證協會,為因應一0八課綱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商業與管理群科「金融與證券投資實務」課程上路,共同舉辦首屆「高中職教師證券投資實務最佳輔導員競賽暨研習」,有來自中區十六所學校高中職教師報名參加,希望透過競賽方式,提升教師教學專業技能,以及如何協助學生透過競賽豐富學習歷程檔案,並強化技職大學與高中職學校的合作。 朝陽科大管理學院院長林益倍表示,配合高中職多元選修理財課程開設的需求,首次結合保富國際財商教育機構外聘講師,逐步帶領研習的高中職教師,模擬正式投資過程及熟悉競賽規則,並於研習活動後展開線上測驗與模擬線下分組競賽,獲得熱烈回響。 保險金融管理系主任陳美夙表示,由於一0八課綱將「金融與證券投資實務」納入高職商管群必修課程,透過活動競賽參與,能幫助高中職教師深究金融證券市場,強化實務操作技巧,進一步培養學生金融核心素養,建立正確投資理財觀念,了解風險與報酬的概念及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同時也協助高中職教師在面對新課綱實施及大環境的變動下,透過交流與分享,提供學生更好的學習環境與資源。

Read MoreRead More

烏日退役海軍酷暑失憶迷航

警方通知田姓老翁的家人前往派出所帶回。 (記者黃俊昇翻攝) 記者黃俊昇/烏日報導 一名九十二歲老翁,穿著海軍官校的運動服,迷途在台中市烏日區九德街一處民宅前,民眾詢問其名字、住家地址、電話均支支吾吾無法清楚表達,報請警方協尋,警方透過警方人臉辨識系統查出老翁身分,聯繫其女兒前往派出所帶回。 烏日派出所在接獲民眾報案後前往處理,因老翁忘記自己的名字,只說是退休軍官,經警方初步檢視老翁的身體狀況尚無大礙,先將老翁載回派出所內休息。 警方利用警政人臉辨識系統查出老翁身分,立即聯繫其女兒前往派出所帶回。當父女相見那刻,老翁心情激動,喜極而泣。 田姓老翁的女兒表示,其父親高齡九十二歲,患有失智症狀,且身形瘦弱,再加上近來高溫炎熱難耐,擔心老父親走失無法自理,會發生危險。幸好遇見員警協助,其父親才能平安返家。 警方指出,民眾平時應多關心家中長者生活起居之安全,尤其深夜及清晨更應注意動態,避免走失而遭遇危險。若家中有失智、瘖啞或殘障老人,可讓長輩配戴愛心手鍊、防走失警報器、在衣服上繡姓名電話等方式,可讓警方或民眾發現走失對象時,能快速幫長輩找到回家的路。

Read MoreRead More

東華大學華語文中心夏季班結業 共十國21位學生歡喜齊聚

東華大學華語夏季班結業,大家歡喜領取結業證書。 (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國立東華大學華語文中心昨日舉行二0二0年夏季季節班結業式,來自日本、越南、泰國、印尼、義大利、聖文森、聖克裡斯多福及尼維斯、哥倫比亞、蒙古及宏都拉斯等十個國家,共二十一名學生歡喜齊聚。除華語高階二班、進階二班與進階一班等季節班的學生,還有暑期特別班及個人班的同學共同參與。結業式精心安排漆彈射擊與烤肉聚餐等活動,讓學生們直呼「好刺激」,也覺得「好累,可是好好玩」,為本季三個月的課程畫下完美句點。  這季學生有的從不會中文,到如今能用中文進行日常生活的對話及溝通外,還能做口頭報告、書寫文章、導讀新聞及帶領同學一起討論等,過程中認真克服許多學習語言會遭遇之挫折,但仍堅持學到最後,實屬不易。  來自泰國的蘇婷原本打算只學三個月就離開,沒想到自己學了一年半,她覺得這段時間在華語文中心的生活,充實且開心。中文能力的提升也讓她更有自信,在臺灣還能熱心地幫助其他外籍學生解決難題,她期待未來在東華大學博士班學習之生活,更為充實與收穫更多。  東華大學華語文中心自開辦季節班以來,在中心職員及教師團隊的努力下,獲得好評。除境外招生,也有許多校內的外籍生及國際交換生慕名而來,透過專業紮實的課程、豐富精彩的文化課、輕鬆有趣的校外教學旅行等,學會中文的聽說讀寫能力,也認識臺灣的文化,更交到不同國家地區的朋友,還能通過華語文能力測驗,為自己的生涯增添優勢。而多位學生更在中心學習中文後,選擇在東華大學升學,進入各系所的學士班、碩士班與博士班就讀,繼續在優美廣闊的校園裡,邁向人生的下一個階段。

Read MoreRead More

花縣環保局聘專家學者輔導各鄉鎮市清潔隊 提升資源回收成效

花蓮縣環保局邀請學者專家前往各鄉鎮清潔隊進行實地輔導作業,以提升資源回成效。 (花蓮縣環保局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環境保護局為有效且持續提升花蓮縣資源回收工作,今年度將十三鄉鎮市依區域分為 A、B 兩組,於八月分批辦理各組實地考核作業,邀請學者專家擔任評審,前往各鄉鎮市清潔隊進行實地輔導作業,除針對清潔隊回收成效進行檢討外,也針對學校、回收業者及村裡資收站進行現勘作業,瞭解目前花蓮縣回收體系是否正常運作,並提供相關建議供各鄉鎮市清潔隊進行改善。  環保局表示,花蓮縣今年一至七月資源回收率已達百分之五十四點零四,超越去年度的百分之五十三點五,資源回收量已達四萬六千七百二十三點九六公噸,有望超過去年資源回收量,而各項資源回收數據提升,均有賴各鄉鎮市清潔隊共同努力所達成,且推出許多創新作法,包括改變回收方式、提供定點回收、設置二手傢具再生工廠、提供重複使用環保袋及辦理二手物品創意設計再利用等作為,來加強資源回收量及提高資源回收率。  環保局指出,今年度受到報復性觀光人潮所影響,垃圾量有逐漸升高之趨勢,因此各鄉鎮市公所也加強辦理垃圾破袋稽查作業,並呼籲民眾及店家須做好垃圾分類作業,來降低本縣垃圾產生量及減輕本縣清潔隊員工作。  而為有效提升花蓮縣資源回收成效,環保局也持續推動相關資源回收措施,包括推動東大門環保夜市、不塑餐廳、袋袋愛分享、設置村裡資收站回收、加強資收大軍計畫及關懷計畫回收作業、餐具租借、並配合各項活動辦理資源回收宣導作業、校園教育宣導等措施,此外本年度將打造行動資源回收宣導車,未來將可至各鄉鎮市進行宣導作業,並期望透過各項活動來加強民眾資源回收良好觀念。

Read MoreRead More

花縣蔬果農藥殘留生化檢驗站設置率佔全台近10%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有關媒體報導花蓮縣農藥殘留抽驗率偏低,及花蓮縣蔬菜運銷合作社、花蓮市農會、吉安鄉農會、壽豐鄉農會、光豐地區農會和玉里鎮公所等六間蔬果農藥殘留生化檢驗站,自一0六年至一0八年間辦理蔬果農藥殘毒生化檢驗,總計抽檢十二萬八千一百八十四件,不合格率為百分之一點零五。  花蓮縣政府農業處表示,該報導所引用數據僅為審計單位調查截止時間,一0六年至一0八年十二月止,花蓮縣生化檢驗站實際總計抽檢十五萬六千四百二十七件,一0八年不合格率則為百分之零點九六。  農業處指出,蔬果農藥殘留生化檢驗是預防性措施,農民採收蔬果前先送檢,初篩不合格即不予採收,至田間蔬菜安全採收期後再送複驗,複驗合格後才會進行採收運銷。至今年五月為止,全台農會共設立六十四處生化檢驗站,花蓮就有六站,設置率占全台將近一成,為建構安全生產鏈,保障民眾食的安全,多年以來,縣政府協同鄉鎮公所及各地區農會共同努力,已建立農作物上市前預先採樣送驗的機制。  花蓮縣政府為輔導農民在農作物上市前先經過檢測再出貨,積極鼓勵本縣各農會及公所設置蔬果農藥殘留生化檢驗站,農藥殘留不合格率由一0六年的百分之一點零七逐年遞減至去年的零點九六,輔導成效可見一斑。而花蓮縣動植物防疫所辦理蔬果及學校營養午餐食材農藥殘留抽驗,去年度中央核定抽驗件數為二百四十六件,共計抽驗二百五十一件,一0六年至一0八年抽驗執行率皆逾百分之百,絕非媒體所述農藥殘留抽驗率偏低。  農業處強調,對於生化檢驗站提供之農藥殘留檢驗不合格農戶,花蓮縣政府亦對其予以安全用藥教育,以提升作物病蟲害防治技術,輔導採用各類植物保護資材,並針對屢次不合格農戶依據農藥管理法規定予以列管加強田間抽驗,確切落實保障消費者食的安全。

Read MoreRead More

嘉縣議會通過綜合社會福利館預算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政府為營造友善育兒空間,特向衛福部爭取補助,在民雄鄉建造綜合社會福利館,由中央補助七千六百萬元,縣府自籌三千八百九十七萬五千元,嘉義縣議會二十八日上午通過預算,預計今年底前發包動工。  綜合社會福利館預定地緊鄰民雄國中,為三樓建物計九百零七點五坪。一樓為公共托育家園、居家托育服務中心、便利商店。二樓社福中心、新住民中心、身障個管中心、身障資源中心、輔具資源中心、親子廚房教室、社福教室。三樓親子館、早療轉介中心及據點、多功能教室。  嘉義縣政府表示,未來啟用營運,將設置綜合社會福利館的公設民營托嬰中心,可整合居家托育服務中心、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及轄內日安民雄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的社工員,提供完善家庭資源服務,連結早期療育中心宣導,早期發現、早期療育,藉社工員進行個案管理,提供早療資源服務。更提供接近便利性社區照顧服務模式,收費合宜,制定合理收退費標準,收托照顧比低,提供類家庭托育環境,減輕托育人員負擔,使受托幼童在溫馨照顧環境中成長。

Read MoreRead More

土庫鎮立幼兒園「祖父母節」將生活融入課程

土庫鎮立幼兒園將生活融入課程,除了教導孩子們感謝阿公阿嬤的疼愛與照顧,更要大聲將愛說出口。  (記者劉春生攝)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每年八月的第四個星期天為「祖父母節」,土庫鎮立幼兒園將生活融入課程,除了教導孩子們感謝阿公阿嬤的疼愛與照顧,更要大聲將愛說出口。今年以「感恩」、「幸福」為活動主軸,邀請園內幼童的阿公阿嬤們一同參與活動,孩子們貼心的搥背、奉上熱茶,讓長輩們笑得合不攏嘴。  此活動是祖父母節系列活動的延續,深入社區的同樂共學,教導孩子們尊敬、愛護每一位阿公阿嬤,讓孩童們與長者間有更多的互動,雙向的培養隔代間的感情。  此外,土庫幼兒園北平分班更是精心安排了舞蹈表演,以生動、活潑的表演方式呈現出活動主題「溫馨祖孫情」,園方更特地與馬光社區長青食堂結合,於八月二十七日長者至活動中心共餐時,上台演出為阿公阿嬤們獻上滿滿的歡笑,更在演出結束之後,為現場的所有長者獻上玫瑰花。  土庫鎮長張榮麗表示,隔代教養的現象越來越來普遍,尤其鎮內人口高齡化,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佔總人口數的二十點三%,等於五個人裡面就有一位阿公阿嬤,希望孫子女們多關心家中的長者,透過祖孫間的同樂共學與互動,增進不同世代間的情感與理解,創造和諧關愛的樂齡環境。不管是課程的設計亦或是深入社區的表演活動,都讓孩童們能與長者間有更多的互動,積極培養隔代之間的感情,社區居民覺得這次活動非常有意義,讓孩子們懂得愛惜、感謝祖父母,共同打造「幸福家庭、幸福土庫」。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