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蟹季明登場 熱鬧到年底

新北市萬里蟹產季到,捕蟹漁民豐收的喜悅躍於臉上並進行分級處理。 (新北市府漁管處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二0二0新北萬里蟹─蟹島海風9吧!」二十二日登場,系列活動至十二月二十七日,另有假日活蟹市集、野柳漁港鱻蟹宴系列活動及萬里蟹巡迴啤酒三輪車等活動輪番登場。  農業局明天下午二時在板橋「麗寶百貨二樓公益空間」舉行萬里蟹上市記者會,現場販售「熟蟹感蟹」禮盒,限量五十盒熟蟹九隻只要四百九十九元。  農業局長李玟表示,今年在防疫新生活下,鼓勵民眾到北海岸品嘗萬里蟹,二十七日至十一月七日有萬里蟹巡迴啤酒三輪車至各大產地漁港與市區巡迴,活動內容包括萬里蟹熟蟹限量販售、打卡轉盤送好禮。  十月一日至十二月二十七日於野柳漁港有假日活蟹市集。十月二十四日有野柳漁港鱻蟹宴系列活動,包括鱻蟹宴、蟹島遊樂園市集及啤酒車等;其中,鱻蟹宴限額三十名,二十二日起至十月五日開放於活動官網報名。  李玟指出,萬里蟹包含花蟹、三點蟹及石蟳,皆屬於天然野生海蟹,只要離開海水或接觸到淡水就極容易死亡,因此活蟹宅配相較其他漁獲困難。民眾若要品嘗時令的萬里蟹,可到淡水、富基及龜吼等三大產地,相關合作餐廳可至「北海岸萬里蟹賞味黃金路線」官網查詢。

Read More

低碳料理賽 NG蔬果變佳肴

淡水商工「愛在北海岸」隊伍榮獲高中職組特優。(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時膳小當家」低碳料理競賽決賽週末登場,國高中職學生二十組隊伍齊聚淡水商工,以在地且當季新鮮食材,設計一份含前菜、湯、主菜的菜單。今年家樂福淡新店贊助NG蔬果,由參賽隊伍變身一道道美食,爭取最高榮譽。  淡水商工「愛在北海岸」獲高中職組特優。學生張辰維說,為了減少碳足跡,完全選用北海岸在地食材製作愛情主軸的料理,像是石花凍製成「情凍初開」開胃菜,用金山紫地瓜製成「紫屬於你」濃湯。  國中職組特優為正德國中「Uninang」(布農族語「感謝」之意)以「獵人的餐桌」為主題,利用原住民民俗植物「假酸漿葉」包住小米、豬肉、小魚干等製成粽子;同校另一隊伍有兩名慈暉班住宿生,一個隊友的媽媽來自越南,以「越南蔬食蛋捲」獲得特優。指導老師林寶珍表示,學校廚工阿姨為了讓住宿生吃得健康,教大家用低碳方式料理,學生徹夜討論菜單並試菜,練習用的剩菜就製成隔天的早餐,這次得到好成績是大家努力的成果。  教育局工程及環境教育科長李幼安表示,「時膳小當家」創意料理競賽已邁入第五年,秉持「低碳飲食、惜時愛物」理念,將「創客」精神融入食農教育的實踐中;學生也透過創意發想,將NG蔬果變身美味料理,增添比賽趣味與刺激感,從中也讓學生珍惜農民辛勞付出的成果,喚起大家友善農作、永續環境的生態保護意識。

Read More

菲律賓面具嘉年華 台北初登場

台北市長柯文哲廿日出席「台北市多元文化活動-菲律賓面具嘉年華」活動,與現場來自各國的新移民和移工朋友一起戴上微笑面具踩街遊行。(記者吳靈芬攝)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二十日出席「台北市多元文化活動─菲律賓面具嘉年華」活動,與現場來自各國的新住民、移工一起戴上微笑面具踩街遊行。柯文哲說,根據勞動部與內政部統計,全台外籍配偶逾五十六萬餘人,台北市占百分之十一點二三、約六萬五千人;全國移工總人數約七十萬人,台北市占百分之六點五一、約有四萬多人,兩個數字相加約十萬人。  柯文哲說,台北市自詡是民主自由、多元開放的城市,市府本來就有專責機構處理新住民與移工的問題;在過去也辦很多活動,例如「台北開齋節」,把穆斯林文化街紹給台北市民。這是第一次舉辦「菲律賓面具嘉年華」,把菲律賓文化介紹給市民,希望透過這些活動讓台北成為共融的社會與微笑的城市。他也笑說,看看第一次舉辦看能激發出什麼樣的火花。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由台北市立文獻館辦理的長青史蹟推廣活動「二0二0重返百年前的老台北‧史蹟趴趴GO」,今年規劃多場路線;並以線上導覽方式,帶領大家臥遊百年史蹟,體驗老台北留下的故事與建築風情。  文化局表示,今年是史蹟趴趴GO活動辦理第十三年,適逢台北設市百年,以全市多處百年古蹟與歷史建築規劃導覽路線活動;更首度採用線上導覽方式進行。  史蹟趴趴GO開場活動已登場。主辦單位、文獻館長詹素貞表示,史蹟趴趴GO活動辦理多年,今年以線上導覽方式,以古人足不出戶、臥遊千里的精神來規劃;也因應橫掃全世界的疫情,克服變局中帶來的挑戰。  詹素貞說,今年活動推出的十條路線,分別是中山滿百來趣走、新舊北投走一走、文史大安有一百、艋舺老街百百行、滿百城內小縱走、百歲回憶老三稻埕、稻埕風華隨漫遊、圓山有百文思旅、過百老門與你行及百年艋舺驅災疫等,各路線自二十七日起到十一月二十一日陸續進行線上導覽,民眾可透過網路飽覽台北市的史蹟與歷史建築,不受地域限制,也不用擔心受到疫情影響。只要透過網路,不管身在何處,都可以看到史蹟趴趴GO的導覽內容;民眾可到活動網站:ttps://taipeicitypapago.tw/,或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citypapago/查詢報名。

Read More

五股垃圾山打造心環原亮點

原先礫石、廢棄物堆積的五股垃圾山改造「心環原」質樸的美綠化景觀的遊憩空間。(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改造五股垃圾山又新增一特色景點。由新北市立淡水商工園藝科學生組成的冠軍團隊與新北市景觀處合作進駐,為五股垃圾山打造「心環原」綠美學亮點,由植栽組成色彩層次分明的綠遊憩空間,打破五股垃圾山環境雜亂陰沉的既定印象,成為讓人身心放鬆的綠亮點。  「心環原」綠美學亮點為五股垃圾山第三處完成的大面積公有土地綠化空間,由去年「全國青年景觀競賽」冠軍之淡水商工學生團隊設計發想,藉由各種葉色灌木如變葉木、金露華、朱蕉及紅葉鐵莧等,透過複層次植栽方式與排列,形成心型、圓形等組合;並加入迷迭香等香草植物提供居民不同的綠化體驗,呈現環境與人的共融關係,搭配蜿蜒的步道,逛起來心曠神怡,讓人忘卻此處原先鐵皮屋、礫石及廢棄物堆積的樣貌。  市府為改善五股垃圾山當地環境與治安問題,去年九月起辦理「擴大五股都市計畫(部分更寮及水碓地區)案發布前試辦計畫」,並導入新北「城市綠美學,綠動新北市」為五股垃圾山注入新風貌。  計畫區域內邀請第一屆「全國青年景觀競賽」獲獎者淡水商工、文化大學等學生團隊參與綠美學景觀規劃設計。農業局長李玟表示,未來新北將持續導入景觀青年力,透過青年的創意與全新視野提升新北市容的活力與質感。  景觀處「二0二0年全國青年景觀競賽」,將國際景觀趨勢與共融公園概念導入競賽中,規劃「新莊頭前運動公園」為競賽場域,即日起至十月十四日開放報名,相關內容可上競賽官網查詢。

Read More

國家防災日 北市消局防災宣導

九二一為國家防災日,台北市消防局二十日擴大舉辦防震演練,展現二十年來救災成果及新式裝備。(記者周閩生攝)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九二一為國家防災日,台北市消防局二十日在國父紀念館中山公園廣場舉辦一0九年「國家防災日」防災教育宣導活動,由產、官、學、軍及非政府組織等各領域設置八十五個攤位;並結合國軍災防設備展示,運用動態體驗方式,讓民眾學習防災知識。  為擴大防災知識普及率,市府今年編印防災易讀手冊「地震來了怎麼辦」,透過簡化文字與直觀圖片,增進理解防震措施,在需要幫助的族群與防震資訊間搭起一座橋梁,讓各類群眾擁有更多生活保障。民眾可上網到台北市防災資訊網或消防局官網瀏覽電子手冊。  消防局表示,今年適逢台北市國際搜救隊成立二十週年,在活動現場設置特展區,架設指揮站、展示搜救器材車與搜救器材,進行搜救模擬演練,開放讓民眾動態體驗;並透過宣導看板等,展現二十年來代表國家執行國際人道救援任務、支援其他縣市救援任務、訓練成果及搜救裝備器材等。  另獲救的民眾也到場表達對救難英雄的感謝,共同見證搜救團隊專業且永不放棄的一面。台北市國際搜救隊二十年來堅守崗位。

Read More

新北表楊績優戶政機關

新北市長侯友宜出席戶政日活動,感謝戶政人員在工作崗位上的辛勞。 (記者蔡琇惠攝)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民政局十九日在市民廣場舉辦「一0九年新北戶政日慶祝活動及戶所同仁愛心做公益」,市長侯友宜表揚永和、汐止、蘆洲、三峽及中和等績優評鑑戶政機關,淡水與泰山績優提案戶政機關,九名績優戶政人員及十二名績優戶政志工。  侯友宜表示,戶政機關連續四年獲內政部人口政策措施宣導績效優良地方政府。此外,在改革上也不遺餘力,例如「新住民一站式服務」統合六個行政單位,再讓戶政機關負責執行;全面換發新式門牌與二樓以上「之號」及一樓「臨字號」門牌整編甚至牽涉到十六萬戶,目前戶政夥伴逐一審查換發中。  侯友宜指出,防疫期間,戶政日還結合愛心公益活動,現場二手物品義賣所得約三十萬元也將全數捐贈「新住民愛心大平台」。  民政局表示,一0八年四月新北市人口突破四百萬人後,迄今增加超過二萬八千人;選在九月二十日舉辦活動,諧音代表「愛你、愛你,就愛你」,結合公益活動及現場抽獎更具意義與成效,鼓勵戶政夥伴的同時也抱持感恩的心回饋社會,讓新北更加「安居樂業」。

Read More

市政交流北市府首長團隊訪南投

台北市政府首長團隊十九日在副市長彭振聲帶隊下,前往南投縣進行為期二天一夜的參訪交流活動。(北市府提供)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接續嘉義市、雲林縣的市政參訪,台北市政府首長團隊十九日在副市長彭振聲帶隊下,前往南投縣進行為期二天一夜的參訪交流活動。彭振聲表示,南投縣政府在有限的人力與預算下,一步步推動五大產業園區的建設計劃;相信以南投的好山好水與縣政團隊的努力,一定可能成為台灣的明星縣市。  在南投縣政府安排下,台北市府團隊十九日上午走訪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與中台禪寺,下午則參觀南投五大重大建設中,已經完工的福興農場溫泉區,然後前往台一生態休閒農場,進行市政交流活動。  在交流活動中,市府團隊分享台北市登山步道規劃與如何做好水土保持,以及原民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南投則分享五大產業園區的建設計畫,以及觀光行銷的策略與做法。  彭振聲說,南投雖然只有四十八萬人,預算僅二百九十億元,但南投縣政府還是一步一步推動五項重大建設,包括福興農場溫泉區把廬山溫泉整個遷村過來;在有限的人力、預算及資源下,完成這項工作。市府在推動都更時也碰到許多困難,南投的經驗值得借鏡。  本身也是南投人的副市長蔡炳坤強調,市府積極推動城南、城中、北投、艋舺、大稻埕等五大無圍牆城市博物館計畫,希望結合在地文化、向下扎根,厚植觀光資源,深化台北市觀光旅遊品質。希望南投的五大產業園區與台北五大無圍牆城市博物館計畫持續交流,相互觀摩學習。

Read More

龍潭送聖蹟 美濃鄉親來做客

為讓送聖蹟的文化活動被流傳,今年龍潭送聖蹟活動讓小朋友來唸祝文。(記者丘安/翻攝) 記者丘安/龍潭報導  具有尊重文字意義的桃園市龍潭送聖蹟祭典,二十日上午在龍潭區聖蹟亭舉辦。這次除增參訪附近歷史文物外,也邀高雄市同樣有送聖蹟活動的美濃區一起來參與,希望把這完整送聖蹟流程完整保存起來。  位於龍潭的聖蹟亭是目前國內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市定古蹟之─,每年農曆八月初三當地民眾都會舉辦送聖蹟祭典,以示對文字的敬重。由於聖蹟亭附近的徐家與古家在興建時出錢出力很多,因此徐家等五大家族都會共同籌辦此活動。  主辦活動的徐鳳園指出,為讓活動更具意義並讓多一點民眾參與,昨天的送聖蹟活動除仍依古禮進行相關儀式外,也邀請美濃客家鄉親參與,並參訪龍潭客家有關寺廟,讓活動得以傳承與發揚光大。  客家事務局代局長戴興達指出,全台目前共有一百二十餘座聖蹟亭,桃園有六座,龍潭聖蹟亭是唯一保有完整三進院落之古蹟,希望透過祭典與相關活動,讓更多民眾認識聖蹟亭與客家人敬字的文化。  美濃區公所主秘蕭見益也說,送聖蹟是最具書香氣息的祭典,而美濃與龍潭是全台保有完整送聖蹟流程的地區,希望未來兩地經驗傳承下去。

Read More

竹市自然教材如果風看得見開箱

新竹市長林智堅與美感細胞創辦人陳慕天二十日一同開箱「如果風看得見」教科書。(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政府近年來投入四十八點五億元推動「新校園運動」,整建三十四校,並新建關埔國小與華德福實驗學校,市長林智堅二十日宣布,除了硬體設備改造,軟體也同步升級,市府與美感細胞合作研發國小自然課教材「如果風看得見」,翻轉傳統自然課,學生將從繪本、教導手作方式,了解、體驗看不見自然科學,目前已經印製五千套書,國小三至六年級學生每堂自然課共享。  市長林智堅、美感細胞創辦人陳慕天、空軍飛官上尉蔣青樺昨天一同開箱「如果風看得見」科學教育書。林智堅介紹,日本連防災指導手冊都是圖文並茂,「一點都不無聊」,因此發想教材革命,「如果風看得見」為文學、藝術、科學的跨域繪本書,以新竹特色「風」為內容,用最簡單好懂的語言,讓孩子認識風的原理。該書還找來飛官以飛行經驗形容,以「手托」形容「逆風」讓飛機起飛,學生不僅可學習風的原理、應用等各類知識,還能依照操作本,摺出戰鬥紙飛機,與風互動。  林智堅表示,「如果風看得見」從市鳥喜鵲想飛為故事主軸,第一冊喜鵲先拜訪市樹黑松,從植物種子在空中飛舞,發現「風」,更了解白努利原理等原理;第二冊喜鵲看見風箏、風車、米粉等新竹在地與風相關物品,因此認識風對生活影響;第三冊喜鵲進入新竹空軍基地、香山風力發電等,學習風的科技應用。  「如果風看得見」前三冊前、後都是封面,拉開呈現Z字形,一面是繪本,以細膩繪圖搭配故事;另一面則是教育書,敘述風的科學原理。第四冊則是操作本,教導學生摺出風車、紙蛇等,與風互動。

Read More

林姿妙敬茶 表揚優秀教育人員

縣長林姿妙帶領向獲獎者「敬茶」,致上十二萬分的謝意,並感謝在杏壇流芳的老師們教師節快樂。(記者林坤瑋翻攝)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二十日在縣府大廳舉行優秀教育人員表揚典禮,對教師獻上最高的肯定及感謝。  表揚大會由縣長林姿妙帶領向獲獎者「敬茶」,向只問付出而不求回報的教師致上十二萬分的謝意,用最誠摯的心意,感謝在杏壇流芳的老師教師節快樂。  林姿妙表示,為提前慶祝教師節,並表達對教師任重道遠之敬意,藉表揚大會發揚尊師重道優良傳統,提振教師服務士氣;並表揚優秀傑出教育工作者,激發各界一起來關懷教育的熱忱。  昨天表揚獲教育部「師鐸獎」校長張煇志、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杏壇芬芳獎」教師徐芷楹,教育部教學卓越獎三星國中、岳明國小,以及特殊優良校長十名、特殊優良教師四十三名、資深優良校長暨教師二十九名之優秀教育人員。 花蓮家扶中心舉辦「藝能學校」成果發表,孩子們展現學習成果與自信。(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家扶中心二十舉辦「藝能學校」成果發表,現場七十五位小朋友參與;藉由藝能學校的辦理,規劃口語表達與肢體開發兩種截然不同的課程,讓才藝隊的孩子有重新檢視自己學習狀態的機會。  贊助單位、南山人壽經理陳偉群表示,教育是讓弱勢家庭孩子脫貧的方式,學習才藝能激發孩子成就感與自信心,因此提供更多資源與舞台,勉勵孩子懂得感謝花蓮家扶中心,並珍惜藝能學校,將藝能學校持續辦理。  首日課程分為口語表達與肢體開發。口語表達課程引導孩子針對自己所屬才藝隊的文化、特色理解內化後,進行系統性的介紹,促進孩子對自己才藝隊的認同,同時也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肢體開發課程則透過課程的引導,讓孩子學習掌握腦部與肢體的協調,用「動」來認識自己,運用身體和自己做朋友,更有自信地展現自己。  昨日由新秀才藝隊進行大會舞拉開序幕,學員再依據口語表達與肢體開發等不同組別,進行一系列成果發表。南山基金會與扶幼委員看到孩子展現的成果,經過這兩天的學習蛻變、成長,相當感動。  花蓮家扶中心主任施政延表示,所扶助的家庭中有超過五成是一個人養家,更有六成六的家庭全戶月收入不到兩萬元,經濟與條件的受限很難有多餘的心力、預算和孩子出去玩。這次藝能學校讓孩子可以接觸平常接觸不到的體驗,與同儕一起製造美好的記憶,度過快樂的學習歷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