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東查獲漂流木遭鋸 3名山老鼠逃逸警循線追查

羅東林管處護管人員在田古爾溪河口查獲台灣扁柏漂流木,支援警方未達到現場,三名男女山老鼠開車逃離。(林管處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林務局羅東林管處十九日清晨在田古爾溪,發現溪床便道旁遺留二塊漂流木並有遭鋸切,便道附近有一部車輛,車內一位女子,溪床另有二名男子,即通知警方協助攔查,惟警方人員未抵達現場,車輛已離開,羅東林管處將可疑車輛車牌號碼交給警方循線追查中。 羅東林管處太平山工作站護管人員於日前發現田古爾溪河口有可疑人士進出之跡象,隨即與三星警分局及保七羅東分隊等加強該區之巡視,十九日凌晨四時許,與警方聯合前往該區巡查,發現可疑人士在溪床附近出沒,攔查未獲,工作站護管人員再次前往附近查探,發現溪床便道旁遺留二塊漂流木並有遭鋸切之情形,便道附近有一部車輛,車內一位女子,經詢問她聲稱:他們是來玩水,再查看溪床尚有二位男子,隨即通報英士警察派出所及保七羅東分隊前來攔查,惟警力尚未抵達前該車輛已離開。 羅東林管處查獲之漂流木為台灣扁柏二塊,材積零點八立方公尺,市值約十四萬餘元,已運回林管處保管,並持續加強該區巡視。

Read More

防疫優先 澎湖國際海灣燈光節等3大型活動停辦

屢獲國際設計大獎的澎湖秋冬亮點活動「澎湖國際海灣燈光節」,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防疫優先情況下宣佈今年活動停辦。(記者鄭伯勝翻攝) 記者鄭伯勝/澎湖報導 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相關防措施,宣佈預計秋冬舉辦理的「澎湖國際海灣燈光節」、「澎湖跳島101K自行車」及「菊島澎湖跨海馬拉松」三項大型活動,在防疫優先下,活動將予取消或變更辦理方式。 澎管處表示,原訂今年八月十四日至十月十一日舉辦的「澎湖國際海灣燈光節」,近年來成為澎湖秋冬亮點特色活動,歷年也獲許多國際設計大獎揚名國際,但目前疫情未能完全緩解,經過整體評估,今年活動將停止舉辦,同時規劃轉型。 而原訂九月二十六日舉辦理的「澎湖跳島101K自行車」大型活動,將改變活動型態為「線上自行車自我挑戰活動」,規劃活動期間為九月一日起至十月底止,在此期間內車友可以自由擇定日期,報名參加二十K休閒組、五十K體驗組、一0一K挑戰組的騎行。 完賽後使用手機APP軌跡紀錄,或指定景點照片與自行車一起入鏡,截圖上傳至個人FB,並將帳號設定為公開,於貼文下方標記「#2021澎湖跳島101K線上自行車活動」,即可獲得豐富的活動紀念贈品、特色郵票完賽證書及抽獎資格。 另全台唯一的「跨海+跳島+龍蝦」渡假型跑旅,國際級專業認證賽事活動-「菊島澎湖跨海馬拉松」,經審慎評估後將延期至明年十一月六日辦理,同時預計於今年九月開放早鳥報名優惠,相關活動資訊請關注「菊島歡樂遊-澎湖國家風景區」及「菊島澎湖跨海馬拉松」FB粉絲專頁。

Read More

樂麗、天翌2扶輪社 共同捐贈花蓮防疫物資

新竹市樂麗扶輪社及新竹市天翌扶輪社共同捐贈花蓮防疫物資,由縣長徐榛蔚代表接受。(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新竹市樂麗扶輪社及新竹市天翌扶輪社昨天共同捐贈急難救助金五萬元、防護衣、隔離衣及醫療口罩等防疫物資予花蓮縣政府,由縣長徐榛蔚代表受贈,徐縣長也特別頒發感謝狀,表彰各界與縣府共同對抗疫情。 徐榛蔚表示,三級警戒至今已超過兩個月,有感於鄉親因著疫情生活陷日入難關,花蓮縣政府於七月二日推出「防疫暖心食堂」,讓花蓮縣陷入困頓之鄉親能夠暫時溫飽。 而疫情影響國際所有產業經濟及民眾生活之步調,台灣也無法幸免於難,有賴醫護人員協助施打疫苗之下,全台確診人數才有所降低,此外,防疫資源消耗相當快速,也影響許多鄉親的收入及生活,但人間依舊有情,感謝花蓮縣許多企業及社團慷慨解囊,捐款、捐贈防疫及生活物資等善舉。 新竹市樂麗扶輪社創社社長趙之寬、服務計畫主委黃畹庭及新竹市天翌扶輪社社長彭垂明代表捐贈防疫物資,包括防護衣四百件、隔離衣三百件、醫療口罩六千個,以及急難救助金五萬元。花蓮縣消防局長林文瑞、衛生局食藥科長陳耀陽及國軍花蓮總醫院院長戴明正皆出席,表達誠摯的感謝。

Read More

烟花襲台防災整備 雲縣完成106處大排清淤

防災整備,水利署第五河川局建置抽水整備及雲縣完成一0六處大排清淤。(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因應烟花颱風未來幾日可能帶來的雨勢,水利署召開防汛整備會議,昨日水利署長賴建信提醒各所屬機關務必預為因應準備,全面盤點水門、抽水站、防潮閘門等各項防汛整備工作,以降低致災風險。雲縣府也已完成縣內一0六處、八十二公里排水瓶頸河段清淤,籲請民眾做好防颱整備。 第五河川局全天候監看水情資訊,進行雲林縣大埤抽水站等各項防汛措施嚴加整備,針對移動式抽水機、抽水站、滯洪池、破堤施工、防汛缺口及在建工程各工區防汛整備等進行複查與督導,並與轄區縣市政府密切聯繫,建立移動式抽水機與防汛資源調配機制,提供資訊與支援,投入各項緊急應變,讓防災工作更具即時,另結合防汛護水志工水情巡查等防災資源,區域聯合防災,共同保衛家園。 (記者陳正芬攝) 雲縣府水利處長許宏博說,上半年雖呈現乾旱天候,但縣內河道清淤工程仍依計畫進行,已完成土庫鎮頂寮大排、二崙鄉大義崙大排、北港鎮頂寮大排等一0六處排水瓶頸河段清淤;根據氣象指出,烟花颱風近日侵襲台灣本島,為提升防災量能,籲請民眾配合清理住宅周邊溝渠做好防颱整備。

Read More

火炎山石虎王國探索 7/21每週3線上展開

火炎山石虎王國展覽三貓陞下真實面貌。(火炎山生態教育館提供) 記者葉蒼秀/苗栗報導 新竹林區管理處火炎山生態教育館一一0年館內大型主題展覽「火炎山的石虎王國」將於七月二十一日起的每個星期三,由石虎王國的主人公「三貓陛下」,在火炎山生態教育館Facebook粉專專頁,透過線上帶領大家探索火炎山裡石虎的秘密,參與活動並留言者,就有機會得到三貓陛下賞賜的驚喜小禮物唷。 火炎山生態教育館為苗栗地區推動自然保育的環境教育場域,藉由場域內每年精心規劃的特展與環境教師們的專業引領解說,讓民眾認知與體驗火炎山特殊地景與石虎保育的重要。 今年因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三級警戒,教育館目前雖仍維持防疫性休館,但推廣教育是不打烊的,為提供民眾不一樣的體驗學習,自七月二十一日起,每個星期三於火炎山生態教育館臉書線上推出「火炎山的石虎王國」系列短片,介紹火炎山環境特色與生活在該棲地環境的石虎、展示如何在野外進行石虎的調查研究、石虎當前面臨的危機、及公部門與民間保育團體協力推動保育石虎的諸多政策規劃與實務作法。 每則短片後,小編特別出了幾道小問題等著大家解答,民眾只要在貼文下方留言回答,就有機會在當週星期五中午十二點的抽獎中,搶先拿到火炎山的石虎王國特展限定小禮物,要當搶先的幸運兒,「三貓陛下」等著大家來領獎。 有關特展的更多資訊請至「火炎山生態教育館」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oyenshan)查詢,亦可洽火炎山生態教育館(0三七)八七八八五一。

Read More

嘉義縣國小教職員工疫苗 7/21山海同時開打

嘉義縣國小教職員工第一波疫苗施打七月二十一日山海同時起跑。 (記者張誼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國中小教師新冠肺炎公費疫苗首波施打,將於二十一日起跑,這是繼幼兒園和兒童課後照顧中心教職員於七月九日施打完畢後,對教育人員防護及提升免疫力的一大保障,盼學校教職員工在接種疫苗後,擁有防護力及健康力,持續照護莘莘學子。 嘉義縣政府獲中央分配疫苗二千四百九十三劑,依中央規劃先從國小教職員工施打,本縣特開設山、海兩區大型接種站,依學校所在的區域,就近施打,希望以一天的最短的時間完成上列人員施打作業。 教育處表示,為加快疫苗施打效率,統一於七月二十一日分山、海兩地同時開打,山區在民雄國中設置接種站,海區在永慶高中設置接種站,施打時間為上午八點三十分至中午十一點三十分、下午十二點三十分至十五點三十分。 考量防疫需求,避免人員過度集中,造成等候與擁擠,採分流作業,由教育處排定施打時段,事前通知學校依所排定時段,攜帶身分證、健保卡前往接種站報到,無需另外預約。 國中、高中教職員工部分,教育部現正進行造冊資料審核作業,俟核定後名冊送達與疫苗配送完成,即儘速展開施打規劃與作業。另未列第一波施打名冊學校人員將依教育部規劃期程,辦理第二波造冊與施打作業,讓所有老師在開學前都能完成疫苗接種。 縣長翁章梁指出,打疫苗就是對抗新冠肺炎最好的利器,也是保護自己、保護學生、保護家人等等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為爭取時效,教育處、衛生局等全力動員,連假日也沒有休息,用最快的動作,完成好施打的前置規劃作業,讓老師及早施打疫苗,維護老師健康,讓學童與家長都能放心。 另外,為服務上班族,不受時間限制,更加方便打疫苗,嘉義縣首波夜間接種站將在十九日晚間六點開打,目前共五百三十一人預約。翁章梁也提醒十八歲以上民眾,趕快上「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預約,須先完成意願登記後選擇疫苗類型,待接到簡訊通知後再進行預約接種;尚未收到簡訊的民眾,會於後續媒合預約疫苗後,收到簡訊通知,所有資料皆會完整保存,請民眾放心。

Read More

助弱勢生遠距學習 竹縣議員偕公益基金會捐電腦

助竹縣弱勢學子遠距學習,吳勉智議員(右四)偕光磊醫療公益基金會(右三)捐電腦,以縮短城鄉教育資源落差。(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為補足弱勢家庭學童居家線上學習的基礎設施,光磊醫療公益基金會十九日在新竹縣議員吳旭智的引介下,捐贈廿五台電腦給竹縣弱勢家庭學童,並由台灣電動車發展促進協會協助分送運載,讓愛心傳遞到社會的每個角落。 此次捐贈,由光磊醫療公益基金會常務董事李國光、吳旭智議員及台灣電動車發展促進協會徐志明會長及車友共同出席致贈,縣府教育處長楊郡慈代表出席代表受贈及致贈感謝狀。 李國光表示,此次光磊基金會所捐贈的廿五台電腦,將優先以偏遠地區學校為主要的捐贈對象,期盼能在此教育數位轉型的時刻,盡可能弭平城鄉教育資源的落差。 吳旭智議員表示,這一波疫情帶來的數位轉型浪潮全面革新的各行業的面貌,三級緊戒下加速對居家學習與工作基礎設施的需求,政府未能即時照顧的地方,感謝光磊基金會董事長戴圳家出面幫忙,幫助弱勢學童的學習不至於在數位轉型的浪潮下「掉隊」。 吳旭智說,雖然目前台灣疫情看來已經趨緩,接下來即將恢復常態,然而這次疫情改變了很多觀念,未來在教育上,絕對是實體跟虛擬整合與運用,因此,電腦、平板等資訊設備,未來國中小校園、及孩童們將會持續有龐大需求,希望未來有更多企業拋磚引玉,一起協助學童們的資訊設備。 李國光董事說,在疫情嚴重的此時此刻,更要彼此互相扶持,基金會主要設立目的就是用於員工與社會上所需的醫療急難救助,及醫療科技合作開發,不只關懷孩子的受教權,六月時也曾捐助廿二台高流量氧氣鼻導管全配系統及防疫物資等給各大醫療院所,期望幫助台灣儘快度過疫情難關,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Read More

創意體驗不間斷 青發處創客數位課程報名

台北市青發處數位音樂編曲創作為熱門課程之一。(北市青發處提供)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數位科技潮流變化快速,為提供青少年的數位學習適應能力,台北市青少年發展處表示,今年暑假配合防疫措施開辦各類數位特色課程,鼓勵青少年動手作、創新思考,培養設計及整合應用能力。 青發處表示,暑假期間的各類數位特色課程現正開放報名中,活動詳請請見青發處官網 (網址:https://www.tcyd.gov.taipei/)。 創客系列包含各類課程,如程式設計類:玩互動程式做遊戲:透過線上Makecode平台學習編寫程式,還可使用多樣免費圖案製作遊戲素材。 玩Python學程式:採用遊戲式引導教學,經由遊戲製作的過程,引起學員學習程式的興趣同時了解程式的架構。 VR場景Cospaces「線」學現玩:使用線上Cospaces建置VR場景平台,提供豐富的內建素材,及簡單的程式介面,適合年紀較小的初學者學習。 Arduino新手訓練營:以小班制、主題式的教學方式,製作有趣的互動電子專題,藉由教師的循序引導了解對於數位、類比訊號的世界。 除了程式類課程外,青發處同時開辦其他應用創作課程,如手搖發電仿生獸:創作仿生獸結構學習簡易電磁原理及馬達結構控制。生活物理機械大師營:結合生活中常見的小東西,藉由遊戲式的實驗、連動機關,輕鬆學習簡易物理知識。數位音樂課程:為熱門課程之一,今年雖然無法提供學員體驗錄音設備,但透過詳細的教學內容,仍可以學會專業的編曲軟體,輕鬆創作數位樂曲。

Read More

臺印高教暨華語國際合作 印度代表訪東華大學

印度臺北協會副代表戴得勝夫人南德娜參訪東華大學,校長趙涵捷致贈紀念品。(東華大學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國立東華大學日前獲得教育部補助委辦「臺印高教暨華語國際合作模式研究」計畫,印度臺北協會副代表戴得勝夫人南德娜日前參訪東華大學,討論合作規劃與計畫進程。 東華大學校長趙涵捷親自接待並介紹學校特色及未來展望,令南德娜留下良好與深刻印象。而南德娜亦簡介印度高等教育現況,與未來需求,於雙方合作上奠定勝基。 印度是國際社會公認極具潛力的市場大國,同時是美國「印太戰略」的重要夥伴。東華大學表示,將透過本計畫,研究與分析目前我國對印政策及執行方式,提供未來相關政策推動之建議。並運用臺灣華語文教育的優勢,培訓印度華語種子教師返回印度任教,藉此培訓印度不同領域人才的華語能力,以作為臺印雙方高等教育媒介,與產業發展合作的橋梁。 趙涵捷認為,此計畫亦可增加我國與印度的實質教育交流,深化雙方互動及關係,進而吸引更多印度學生自費來臺灣就學,為臺灣產業培訓具備華語文能力的技術人才,創造互利共贏的人才培育及區域發展願景。 東華大學指出,近年持續強化國際高教學術機構合作,已與超過四百所國外知名大學簽訂研究與學生交換等學術合作協議,並提供學生短期出國交流、研究蹲點、競賽參與等獎助,鼓勵學生開拓自身國際視野、增進國際移動力。東華大學境外生亦已占學生總數的十分之一,各學院提供超過四百門英語授課課程,致力於實踐友善國際校園。

Read More

防疫學手藝 雲林家扶台西希望教室教導製作檸檬乾

雲林家扶台西希望教室指導服務家庭製作手工檸檬乾。(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疫情停課不停學,雲林家扶台西希望教室配合防疫,由製作檸檬乾老師張乃千分流教導服務家庭親子製作無防腐劑的檸檬乾,讓疫情宅在家的服務家庭多一項手藝,甚至學會本事也多少能增加收入。 雲林家扶社工李欣薇說,疫情期間,台西希望教室的替代線上課程始終未停歇,每年七至隔年一月是檸檬產季,又根據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檸檬具生津、止渴、怯暑等,特邀請張乃千老師運用雲林在地好食材,將一顆顆晶碩碧綠如翡翠綠鑽石的無毒、新鮮檸檬,透過巧思製作出爽口健康的檸檬乾。 張乃千老師邊洗著剛摘下的檸檬邊說,檸檬從果園摘回來要先洗淨後擦乾或曬乾,去頭尾後橫著果實剖切開再一一切片,檸檬子會苦澀須挑除,再加入鹽、糖、梅子粉攪拌置於常溫一天後,再置入冰箱約六到七天,期間每日都需再攪拌按摩讓檸檬片吸收湯汁均勻,待其發酵後再取出曝曬太陽,期間檸檬就會變軟Q~軟Q的口感,也可以烤箱使其水分減少達到爽口效果。 雲林家扶服務的劉媽媽說,和女兒一起從跟著張乃千老師檸檬園裡,學習挑選、採摘檸檬到學做檸檬乾,感覺幸福快樂是如此隨手可及,甚至小幫手女兒跟著穿梭在果園中的親子情增溫,加上能喝到張老師隨手調製一杯最天然、沒加糖的檸檬水,是何等的神清氣爽,不亞於市售飲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