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公司2千餘人鐵砧山健行

巨大公司十二日舉辦鐵砧山健行活動,總經理王火明分送紀念品。(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位於台中市大甲區、生產捷安特自行車的巨大公司,十二日在鐵砧山風景區舉辦健行活動,共有兩千餘名員工與家屬參加。 巨大鐵砧山健行活動於昨天清晨六時三十分登場,二千餘名員工與家屬一早就擠爆鐵砧山頂,場面熱鬧。出發後,延途環山道路如一條巨龍移動,經三站蓋章後再返回永信運動公園,領取價值六百元的達美樂批薩卷,水果、紅龜粿等,活動 約於十時許結束。 總經理王火明表示,巨大在國內外設廠生產捷安特自行車,獲得國際各界喜愛與肯定。因出貨量大增,仍有缺員情況,急需新血加入,歡迎有志年輕勞工朋友加入生產行列。

Read More

土城空中廊道 小動物平安歸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土城區南天母山區桐花公園生態資源豐富,道路沿線山林茂盛,是野生動物棲息與活動的重要場所,更是民眾登山健行的好去處;但因往來的車流量大,經常造成過路的小動物命喪輪下。農業局近期再設置包括「空中廊道」等數種預防「路殺」設施,供動物平安用路。 農業局表示,針對土城桐花公園山區小動物頻遭路殺情形,經進行生態調查,並與路殺社林德恩老師研究選擇設置改善設施,在桐花公園附近常發生的四處地點因地制宜設置不同形式的預防設施供動物使用。 農業局說,一0八年底在桐花公園旁設置第一處誘導式斜坡道連接地下生態廊道,經過一年多的生態調查資料顯示,路殺被觀測到的次數減少九成,成效顯著,廊道也成為動物小小食堂。 山區好漢坡因道路兩側樹冠不相連,農業局近期設置空中廊道,讓在樹梢棲息的動物,如松鼠、蛇類等利用廊道從空中到達路的另一側;接著又完成第三處熱點改善─修復既有道路涵管,讓動物從路旁側溝利用涵管穿越道路;第四處則是在道路邊坡擋土牆上鋪設菱格網,讓動物攀爬菱格網快速離開道路,減少被路殺的機會。 農業局長李玟表示,後續將在防路殺設施中架設攝影機等觀測機具,持續進行生態及路殺調查,有效降低路殺發生,並捕捉到動物使用路殺設施的身影,也會將調查資料回饋至全國最大公民科學家路殺社,依專家建議持續改善。 藝人米可白拍攝影片呼籲尊重生命。(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動保處二十五日在板橋車站站前廣場舉辦「毛寶貝幸福耶誕趴─寵物K歌音樂派對」,現場有動物之家犬貓認養、免費晶片施打、狂犬病疫苗注射及動保自治條例宣導,邀請米可白、蕭青陽、唐玲、田定豐、解偉苓及黃鐙輝等名人串聯拍攝影片宣傳。 動保處表示,影片響應「認養、不棄養,給牠一個溫暖的家」,呼籲民眾要尊重生命、愛護動物,參與活動推廣動物之家犬貓認養。當天現場有陪伴犬協會理事長蔡文揮訓犬表演、合奏團音樂演奏、毛寶貝飼主生命教育課程、市警局警犬隊及防檢局檢疫犬演出。藝人米可白、高山峰及成語蕎也將化身月老,幫動物之家犬貓找到家人。

Read More

新北美樂地2.0 閒置土地再利用

「新北美樂地二點零」專案,將樹林板林路單號側閒置土地活化再利用,擴增機車停車位。(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工務局推動「美樂地二點零」專案,將閒置或遭占用的公有地活化,近日完成板橋區中正路三七九巷弄路口,及樹林區板林路(博愛一街至溪崑二街二十二巷)單號側土地活化,不但增加機車停車格及人行空間,也提升人行環境並改善城市景觀。 養工處指出,板林路單號側總面積約一千五百平方公尺、長二百一十三公尺,早期下方的沙崙排水溝因加蓋作為道路使用,造成大排兩側之建物及鐵皮屋直接與馬路相鄰,不僅影響市容景觀,也無專用人行空間,造成行人通行受阻。 為打通樹林板林路整體人行空間,經多次協調占用戶自行拆除地上物,統一將既有中斷之人行道拓寬至三點六公尺。考量該路段位於樹林火車站附近,屬交通樞紐地帶,經評估後將原本機車停放空間增大,改善過去機車停放壅塞問題,也一併優化機車進出動線,減少與行人動線衝突。 至於板橋中正路三七九巷與中正路三九九巷十九弄路口的兩筆公有土地,使用分區分別為綠地及住宅區,除設有中正里巡守隊部外,還遭民眾私設違章建物及停車場。養工處透過公權力將違章建物及停車場拆除,經市府相關單位協調決議將土地簡易綠美化,並設置機車停車空間四十六格,滿足當地停車需求。 工務局長詹榮鋒強調,「新北美樂地二點零」專案將利用最小成本打造最大土地活化效益,持續推動更多美樂地,加強利用閒置市有地或遭占用的公有土地,增加市民綠化休憩空間及增設機車停車位,創造土地最大使用價值。

Read More

北市河濱自行車租借站歲修

北市河濱九個自行車租借站進行年度檢修,自十三日起暫停營業五天。(北市水利處提供)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台北市河濱自行車租借站進行設備檢修及年度盤點作業,關渡、大稻埕、大佳、美堤、景福、木柵、觀山、馬場町站(原華中站)及彩虹站等九處租借站,十三至十七日暫停營業五天。 水利處表示,北市河濱共有九個租借站,其中彩虹站僅假日營業,其他八站平假日都有營業,十三日起暫停營業五天。 水利處說,河濱公園已成為市民假日騎單車的好去處,而河濱自行車款式多種,適合全家大小,小小朋友的兒童滑步車可免費租用。另外,持有身心障礙手冊者(肢體障礙者優先)和年滿六十五歲以上長者,開放免費租借手搖車。

Read More

新北餐飲徵才釋出逾千職缺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疫情走緩及五倍券加持,加上年關將近,餐飲業紛紛出現人才荒;新北市就業服務處「餐飲業專案徵才」,十四日上午九點三十分至十二點三十分在稅捐稽徵處禮堂舉行,十五家廠商釋出近一千一百個職缺。 就服處長林澤州表示,這場徵才包括王品集團、饗賓餐旅、三澧企業、一風堂等知名餐飲業,分別開出破百職缺,及樂多多、安心食品(摩斯漢堡)、王座國際餐飲、八十五度C、米塔、肉老大、聯發國際餐飲等廠商也各開出超過五十個職缺。 職務含括儲備幹部、區域經理、內外場服務人員及PT兼職人員,其中儲備幹部薪資上看五十K;兼職工作機會達四百二十一個,時薪上看二百三十元。 就服處另於十七、二十八日在新莊就服站、二十四日在汐止區公所禮堂辦理「聯合徵才」。

Read More

全國技競 北市獎牌蟬聯第一

南港高工學生巫牧霖獲全國技能競賽冷凍空調職種第一名。 (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第五十一屆全國技能競賽總決賽,台北市選手奪得六面金牌、九面銀牌及十二面銅牌,累計佳作以上共五十八面獎牌。教育局十二日表示,最近三年累計獲二十一面金牌、三十面銀牌及二十七面銅牌,總獲獎數連續三年維持全國第一。 教育局說,今年技能競賽活動奪冷凍空調職種第一名的南港高工巫牧霖,就讀國中時參加技藝班時就愛上了實作,在家人支持下選擇就讀技高,訓練過程雖然很苦、很累,但在老師、學長與同儕的協助下,知道自己不是單打獨鬥,能獲得金牌心情相當激動。 獲電子職種第一名的內湖高工李俊緯,除了平日的課業必須顧及,放學接著練習,包含焊接、程式、除錯,完成每一項不同的作品,過程雖然辛苦,但是值得且難忘的回憶。他感謝指導老師及內湖高工提供環境與資源,回頭看一切辛苦都值得。   平面設計技術職類第一名,金牌的泰北高中黃珺婕。(北市教育局提供) 平面設計技術職類第一名的泰北高中黃珺婕,從小熱愛繪畫,國三時參加泰北高中國中技藝專班,並接續選擇就讀泰北高中多媒體設計科,持續依學校規劃接受拔尖選手培訓,以高一新生之姿贏得金牌。 北市繼十位獲教育部師鐸獎肯定後,近期亦有四位校長獲教育部「校長領導卓越獎」,五校獲教學卓越金質獎。教育局長曾燦金表示,北市這幾年教育表現頻獲肯定,智慧教育酷課雲、雙語及國際交流等成果更快速展現,榮耀背後是教育局及學校教育人員一步一腳印的努力。

Read More

金山立體停車場啟用

金山立體停車場十二日舉辦啟用典禮,十三日試營運、開放免費停車。(記者蔡琇惠攝)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總工程經費近四點一億元的新北市金山立體停車場十二日舉辦啟用典禮,十三日試營運開放免費停車,啟用典禮以燈光秀呼應金山立體停車場神秘海岸火山岩石染橘褐紋色為發想的建築造型;市長侯友宜致詞表示,上任三年來已興建完成十四座全智慧化立體停車場,金山立體停車場為金山、也是青春山海線首座全智慧化立體停車場。 金山立體停車場十二日舉辦啟用典禮,十三日試營運、開放免費停車。(記者蔡琇惠攝) 侯友宜表示,金山立體停車場一樓規劃小農市集,頂樓設計景觀瞭望台和風雨頂板,可供大型集會活動場所,將成為觀光旅遊中繼站和金山區民生活新聚點。 交通局長鍾鳴時表示,金山立體停車場今天中午十二時起試營運,開放免費停車,明年元旦起收費,有三百五十個汽車位、一百個機車位,並建置車牌辨識系統、車位在席、智慧尋車等全自動智慧化停車系統,以及四個電動車位和充電設備。 新北市河濱自行車道規劃八里左岸水環境改善延伸五股、蘆洲,並打造水岸景觀區、生態教育區等。 (改造模擬圖/市府高灘處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河濱自行車道路網總長二百零九公里,高灘地管理處去年起推動「淡水河五股蘆洲沿岸水環境整體改善計畫」,爭取一點二億元經費,規劃單車路線延伸至五股、蘆洲,沿途並新設三處景觀區及一處生態教育區,預計一一二年初完工。 新北市河濱自行車道規劃八里左岸水環境改善延伸五股、蘆洲,並打造水岸景觀區、生態教育區等。 改造模擬圖/市府高灘處提供) 高灘處長謝俊隆表示,大漢溪自行車道通桃園、新店溪自行車道通台北、基隆河自行車道接基隆。其中,八里左岸段在基隆河、淡水河雙河匯流處,去年著手「淡水河五股蘆洲沿岸水環境整體改善計畫」,工程經費一點二億元,打造河濱自行車道成為親水、保水、創意河岸廊道。 謝俊隆指出,該計畫以親水觀水近水為願景,採減量設計、低度開發原則,尊重自然融合歷史人文基礎,將設施去蕪存菁,打造三處景觀區及一處生態教育區,分別呈現河海交界空間的「獅子頭山水匯集眺景活動區」、梳理關渡風情空間的「關渡橋觀景休憩區」、重塑船業歷史意象之「龍形渡船頭文化體驗區」及生態復育之「蘆洲堤前濕地示範區」,預計近期發包後動工,一一二年初完工。

Read More

竹縣跨市代 先合作再談合併

竹縣跨「市」代高峰論壇,各界皆希望合作先行,再談合併,尤其合作隨時皆可為民眾謀求最大福祉。(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政府十二日辦理「一一0年竹縣跨『市』代高峰論壇」,以大新竹合併升格為主軸,透過二十個不同產業別,近二百位新竹縣市居民、學生及工作者共同討論。縣長楊文科於論壇總結各方意見,認為應該先談合作再談合併升格。 楊文科綜結各方意見指出,由新竹縣市政府與苗栗縣政府共同磋商合作,合併升格牽扯到國土劃分與財政收支劃分,希望中央做出合理的法令修訂;無論未來是否合併、竹竹合併升格或竹竹苗合併升格,將會列入後續縣府施政計畫研議。最後則呼應前新竹市長林政則的呼籲,希望合併議題「莫忘初心,事緩則圓」。 楊文科帶領跨越官產學研民五力,六位與談人包含林政則、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前新竹縣長林光華、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洪奇昌、中華大學副校長解鴻年及摩斯漢堡董事長林建元,六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帶來分享合併的議題與觀點。 楊文科說,以目前《地方制度法》規定,竹竹合併的人口數不足以升格;若趕在明年選舉前完成合併,最好的方式就是竹竹苗合併升格第七都。升格應在合理、有共識且有時間計畫的情況下討論合併,才能讓政策在形成中更加完整。 林政則以桃園升格,碰到的就是人口數問題;如果人口無法達成,就是不合乎法治。認為三縣市合併升格符合法治,造福三縣市民生,增進國家發展才是最終目標。 宣明智強調有合作的機會,對民眾福祉有幫助就應該立即實行,不需等到合併。透過案例的分享,強調合併有利有弊,但合作絕對是有利無弊。 林光華則提到,目前《財政收支劃分法》需要修法,應由中央召集專業會計學者專家研究。 洪奇昌就產業觀點分享,新竹縣市的發展,不論現況或是未來的整併,最重要的是如何維持好競爭力。產業的發展是由中央主導,加上地方協助,最終才能讓產業站上全球的主導地位。 解鴻年認為,疫情後的城市治理邁入新的階段,城市不一定要大,但要治理得當,城市之間要如何推動合作才更重要。 林建元以韓國大田市發展為例,韓國曾向台灣取經,後以中央特區為概念,擴大科技園區。認為科學園區發展至今,除了中央主導外更要與地方合作,才是有實質助益。

Read More

竹市六燃廠 60米大煙囪醒目

六燃大煙囪廠房是現今全台少數僅存二戰時期軍事工業遺跡,廠區內高達六十公尺的大煙囪為最醒目地標,重現工業廠房六根巨型結構柱。 (記者曾芳蘭翻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歷史建築「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為台灣現存最大規模二戰軍事工業遺址群,市府爭取文化部補助,投入五千一百七十萬元進行大煙囪廠房第一期修復工程。文化局表示,一期工程已完工,重現工業廠房六根巨型柱、長煙道,還發現幾處眷戶拆除的煤炭大漏斗;另也可見屋中屋、空中樓閣與紅磚矮牆等眷村生活型態。接下來將持續向中央爭取兩億經費進行第二期工程,規劃結合戰爭、科技、教育、眷村文化與生態的「大煙囪科技藝術村落」。 一九四三年興建的六燃大煙囪廠房,是全台少數僅存二戰時期軍事工業遺跡,戰後則見證眷村克難生活變遷的集體記憶,廠區內高六十公尺的大煙囪為最醒目地標。 六燃大煙囪廠房是現今全台少數僅存二戰時期軍事工業遺跡,廠區內高達六十公尺的大煙囪為最醒目地標,重現工業廠房六根巨型結構柱。(記者曾芳蘭翻攝) 大煙囪廠房基地戰後作為眷戶使用,以簡陋的廢建材自行搭建建築及夾層,利用空間設置空中樓閣,在屋內牆壁上還可見樓梯痕跡,並在二樓設置多處紅磚矮牆,避免孩童摔落,也區分各戶生活空間,形成獨特的「屋中有屋,房中有樓」。此外,牆上還有獨特的壓花油漆,地板花磚也完整保留,重現五0、六0年代的生活痕跡。 文化局指出,此次工程不只針對原工業廠房進行結構補強;也針對眷戶後期與廠房共構搭建的屋中屋,進行牆面壁體的補強工程,並將木屋架及屋瓦卸除編號。在全面檢測後,以文化資產修復的精神,以最大舊料修復方式復原,並進行防水、防蟲腐工程等。 此外,珍稀動物霜毛蝠每年四至九月會至大煙囪內生殖育幼,因此大煙囪又稱為「霜毛蝠的月子中心」。為進行生態保育,市府與蝙蝠協會於廠房周邊掛設蝙蝠屋,近年發現霜毛蝠成功寄居,顯示保育工作良好。 文化局表示,「保溫基地─大煙囪下的家」展示六燃文獻史料、六燃紀錄片及設置霜毛蝠即時監視系統等,也辦理一系列六燃小學堂活動,讓民眾更認識六燃歷史場域與霜毛蝠,並親近、理解新竹六燃自日據時期、空軍工程聯隊進駐、形成眷村聚落的過程與面貌。

Read More

八音遶禾田 86歲賴義發獻藝

新竹縣長楊文科與北埔鄉長莊明增共同推廣八音文化。(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無形文化資產傳統表演藝術客家八音保存者賴義發藝師十二日舉辦「八音遶禾田,賴義發藝師音樂會」,現場聚集愛好客家八音的聽眾,縣長楊文科及北埔鄉長莊明增也沉浸在八音之中。 賴義發表演一個段落後,家人決定給他一個驚喜一同上台演奏,也邀請楊文科一同參與客家八音的演出。 楊文科表示,「客家八音」是客家常民生活的音樂文化,農業社會時的廟會祭典或是婚喪喜慶都會邀請八音團熱鬧打八音,即便如今竹縣已成科技大縣,客家八音仍列為竹縣非常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未來縣府會持續推廣客家八音,讓它一直傳承下去。 文化局長李安妤表示,高齡八十六歲的賴義發是客家八音資深藝師,十七歲起即從事客家八音演出至今,並於大坪國小教習客家八音長達二十年,培育學生無數。其中經常陪在賴義發身邊,年僅二十九歲的彭竣暘深受他的影響,因擔心客家八音消失,集結在地的客家八音老師傅,去年成立新竹北埔八音團,推廣客家八音。 為了讓更多民眾認識客家傳統表演,北埔八音團將把本場音樂會的影音紀錄為賴義發生命紀實的一部分,未來供民眾觀賞從而感受竹縣傳統藝術之風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