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生物醫學工程系講座教授鄭友仁(前坐者),從基礎學理出發,跨域整合奈米技術、材料、物理、化學,落實產業應用,獲選工程及應用科學類科國家講座主持人。(成大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教育部公布第二十七屆國家講座主持人、第六十七屆學術獎名單。成大生物醫學工程系講座教授鄭友仁,獲選工程及應用科學類科國家講座主持人。化工系講座教授鄧熙聖、心理系講座教授謝淑蘭,則分別獲工程及應用科學、社會科學類科學術獎。
教育部為鼓勵學術發展,提高教學研究水準,設置國家講座及學術獎。預計一一三年三月舉行頒獎典禮。
成大表示,鄭友仁專長為接觸表面的摩擦、磨耗、潤滑現象及接觸力學。創立前瞻製造系統研究領域頂尖中心。學術研究兼顧前瞻性及實用性,是國際磨潤學開拓者。開創精微尺度的物理機械性質與磨潤性能量測技術,是鄭友仁的重要學術成果。美國空軍研發中心長期借重其在奈米力學、奈米量測的專長,發展出世界上最小精度的材料磨耗技術。
鄧熙聖在鋰電池、超電容、光能轉換項目,有突破性學術成就及產業貢獻。(成大提供)
鄧熙聖在鋰電池、超電容、光能轉換項目,有突破性學術成就及產業貢獻。二0一七至二0二0年擔任台灣科技部德國教育科研部電池共同合作研究計畫學術召集人、台德電池合作研究與前瞻綠能科技推動辦公室計畫主持人。研究成果受到全球矚目。
謝淑蘭致力於探索認知控制的心理歷程,採用各種不同的腦影像技術進行研究,在作業轉換研究領域享有國際知名度。(成大提供)
謝淑蘭致力於探索認知控制的心理歷程,採用各種不同的腦影像技術進行研究,在作業轉換研究領域享有國際知名度。二0二0年發表的期刊論文,獲數學心理學期刊年度傑出論文獎,是首次拿到該獎項的台灣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