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0Comments
〈青春藝研堂〉台史博西仔反印象記特展
140年前,法國政府和清廷因越南外交歸屬爭議,殃及孤懸海外的台灣,不只基隆、淡水和澎湖,相繼淪為戰場,台灣更面臨商貿閉鎖的經濟困境,這場「清法戰爭」,在台灣人口中則稱為「西仔反」,「西仔」即「法蘭西」。
台史博推出「清法戰爭:西仔反印象記特展」,邀請民眾從台灣義勇軍、法國軍官、在台外國人等視角,了解官方歷史論述之外的「小人物」故事及台、法,對這場戰爭不同的記憶方式。
台史博說,在這個台灣涉外的轉捩點,聚焦包括台灣社會在強敵壓境下,如何組織動員、團結北上抵抗侵略,並透過法軍的攝影圖像、戰場紀實與家書,重建戰場動態實況;在戰爭結束後,法國的報刊、書籍出版及台灣特有的贈匾、廟宇壁飾、儀式等追念,呈現戰爭透過轉化,留存於歷史、民俗、傳說和記憶中。
面對「西仔反」挑戰,台灣戰場的軍事動員,除跨海調派來台的湘軍和淮軍,台灣在地義勇軍也參與作戰,今日,在基隆、淡水等地的廟宇中心,仍可見到交趾陶、壁畫、匾額,訴說著神明助戰傳說;淡水「拜門口」祭拜亡魂儀式,以及保儀尊王從木柵到淡水的遶境路線,都體現信仰、人群網絡與戰爭集體記憶的交織。
而其中由法國軍官安德烈˙薩勒的紀實攝影,是目前所知台灣史上首次留下戰爭過程的影像紀錄,將其與軍醫助理科邦書信以及名列重要古物的嘉諾著作《1984—1885年法國人遠征福爾摩沙》地圖手繪稿及文字手稿共同對照,重新檢視法蘭西帝國於東亞擴張意圖,也能看見艱困的戰場實況,包括飲食、疾病如瘧疾等問題,而19世紀末的台灣常民風土民情,也不時閃現其中。
戰場寄回的家書、報刊上的訃文與軍事紀錄的出版,以不同的記憶與在現,重塑對這場戰爭的認識與印象;展場特地將戰役史料轉譯為清晰易懂的動態地圖,讓觀眾能跟隨時間推移,體驗法軍攻勢和在地軍民的抵抗,並透過軍樂聆聽、法軍書信朗讀、戰場防線觸摸等,帶給所有人五感體驗。展期至2025年2月9日。
(記者林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