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Views 0Comments
環境結盟輸出迦納 – 葛蘭賽金礦開採論壇決議推動
記者趙家麟/台南報導
一項探討迦納因金礦開採導致山林與土地環境破壞的「噶蘭賽論壇」,八日由成功大學主辦並透過網路視訊,共有來自五個國家的代表參與討論。會中建議採取台灣「環境結盟」模式,結合具代表性的利害關係人,遏止環境犯罪。
噶蘭賽(Galamsey)係迦納因金礦開採,導致山林與土地環境破壞,同時因製程造成汞汙染成為公衛問題,而且已經是幾10年甚至100年的問題。然而,大約在2000年時因中國大陸商人帶來大型機械,加速開採金礦導致環境大幅破壞,加上迦納貧窮與失業率高,年輕人工作不易,多受採礦公司雇用。也因官商勾結或貪腐,成為迦納政治經濟制度變革的難題。
全球噶蘭賽論壇的舉辦,係由成功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系)主辦與來自世界大學聯盟(WUN, World University Forum)的支持,台灣透明組織協辦,並於八日格林威治時間早上十時(台灣時間當日下午六時),透過網路視訊舉辦。共有來自五個國家(台灣、迦納、烏干達、澳州、法國)的代表,參與這場(線上)論壇討論。
本論壇的目的主要在探討噶蘭賽問題的解方,噶蘭賽主要是「大家一起淘金並賣錢」的縮寫。噶蘭賽問題在迦納存在已久,是這世代的歷史陳年的非法開採金礦問題。
論壇參與人員包括成功大學教授楊永年、台灣透明組織理事長葉一璋、迦納透明組織理事長Emmanuel Ansah、司法院政風處處長曾昭愷處長(亦為資深檢察官)、前刑事局國際刑警官何招凡科長、迦納大學教授Isaac Kofi Biney、來自烏干達Makerere 大學的Wilber Karugahe講師(博士)、澳洲透明組織Pilar Acosta專員(女士),以及來自法國貝賽治理機構負責綠色貪腐的Juhani Grossmann主席。
論壇開始,楊永年先針對噶蘭賽問題進行說明,並提出二大策略:
第一個策略是採取日本水俁病模式,以資料整理與設置博物館方式,再形成團隊並凝聚力量。水俁病在1956年發現,係甲基汞造成健康傷害的問題。日本環團與居民歷經幾十年的抗議與爭取,受害者一直到2000年時才開始獲得補償。對於噶蘭賽的議題,也可以開始蒐集資料,並設立未來成立博物館的目標,讓其成為重要的環境教育場所。
第二是環境結盟策略,該策略於2005年在台南市成型;2014年食安風暴時,成為國家食安政策之一環。環境結盟參與人員包括環保人士,地檢署檢察官、警察人員、環保署官員、環保局官員,以及學者等。
論壇的第一場次,由迦納透明組織主席Ansah發表看法,他從國家整體角度說明,認盪噶蘭賽涵蓋政治、社會與經濟問題。迦納大學Biney教授強調社區教育的重要性,透過教育社區民眾可以獲得培力。由於迦納年輕人失業多,因此很多年輕人受雇於非法金礦開採公司。
楊教授則倡議,可以為年輕人創造反噶蘭賽的工作機會,並施以教育作為種子。剛開始可以透過募款,或從非營利組織或國際非政府組織,補助有為的一至兩位年輕人加入行列。
來自澳洲透明組織的Acosta女士則提醒,迦納失業率高確是問題,而婦女成為噶蘭賽的參與者,我們不能忽略。烏干達大學的Karugahe 講師則指出,烏干達同樣的噶蘭賽的問題。
刑事局前科長何招凡則表示,整體而言,烏干達的噶蘭賽問題不若迦納嚴重,也比較沒有歷史包袱。同時點出,迦納噶蘭賽問題之所以如此嚴重,主要因政府與企業的貪腐問題。因為地方菁英掌握了金礦開採權,也就是說,地方菁英和金礦公司有勾結。
同時也是資深檢察官的曾昭愷,強烈建議迦納應採用台灣的「環境結盟」模式,該模式透過已建立的合作平臺,結合具代表性的利害關係人,成功的遏止了環境犯罪。
曾昭愷建議迦納的Ansah主席與Biney教授,應立即找尋具熱血的不同角色利害關係人,包括環保人士、檢察官、非營利組織代表、媒體記者、地方或中央官員等,一起共同推動反噶蘭賽的計畫。不必仰賴上面(政府)去推動,「您們的覺醒與行動,可以為迦納的噶蘭賽問題有所貢獻,有機會可以改變現狀。」
結論是,Ansah 主席與Biney 教授,同意台灣「環境結盟」模式在迦納具有可行性。他們願意採取行動,邀請相關利害關係人加入共同解決噶蘭賽問題的行列。論壇參與人對於Ansah主席與Biney教授的行動計畫寄予厚望,楊教授並承諾提供更多有關台灣環境結盟的訊息,並將研議兩者連結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