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Views
鼻腔幹細胞 可治脊損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對於過去令許多人束手無策的脊椎癱瘓,專家指出,透過神經繞道手術,可重拾部分生理機能。另,未來手術若能再搭配鼻腔幹細胞培養促進神經細胞再生細胞,可望再創治療新契機。
第四屆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國際研討會昨日登場,台北醫學大學校友、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受邀出席,並發表脊髓損傷患者透過手術合併幹細胞注射的新型療法。
杜元坤表示,以臂神經受傷來說,30年前治療成功率只有10-15%,這是因為當年認為臂神經叢斷了之後,只要硬接回去就行,但這些神經是被扯斷的,受傷區域很大,就算硬接回去,也長不過去,治療成功率當然不高。
然而,他創了「杜式刀法」,以神經繞道方式重建,術後病人可靠肩膀聳動或呼吸來恢復原本的上肢功能。發展至今,臂神經叢治療已有8至9成的成功率。
此外,還有一項顯微帶血管的神經移植手術,可用來治療脊髓損傷癱瘓。杜元坤說,該治療是將臂神經叢的神經繞道觀念用到脊椎損傷,針對高位頸椎受傷或四肢癱瘓病人進行神經移植,可以恢復肩膀、手肘、手指頭動作,患者可以吃飯刷牙洗臉,維持最基本的生活。
至於中低位脊椎損傷癱瘓的病人,進行顯微帶血管的神經移植,術後患者下半身可以活動,有些甚至可以自理大小便。
近年也有許多利用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癱瘓的研究,但因國際上沒有人使用帶有血管顯微神經移植手術的技術,重建的神經會缺血淍亡,加上使用幹細胞的盲點,成效不彰。
杜元坤指出,研究發現,鼻腔幹細胞、exosome(外泌體)及小分子核糖核酸(miRNA)的正確使用,可望突破幹細胞治療脊損瓶頸。鼻腔幹細胞可用內視鏡取得,顏面沒有傷口,且培養出來的幹細胞生存率非常高,植入病人的脊椎裡面,這些鼻腔幹細胞會變成類神經細胞,進而促進神經生長。未來可望讓神經再生醫療更上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