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中華副刊>城市與閱讀–眾橋之城

 文/攝影 王悅嶶
 這城有橋,橋上終日遊人如織。音樂家的即興演奏吸引了觀光客,人們手裡的點心碎屑引來城
市的鴿子;兩旁的雕像高高靜望著遊人的興奮、藝人的賣力與扒手的神技;而畫家所賣的畫裡,橋上空無一人,只有黎明、夜幕與冬雪的光彩,靜靜籠罩古橋與塔。上述這些角色(包括橋上的三十座雕像)訴說著古城的今日故事,同樣的人物,出現在一天的不同時刻,不同的排列組合與不同的流動速度:漫步、等待、醞釀、尋人、拍照取景……,在同一條橋上,日夜寫下不同的故事。
 這城有河。史美塔納(註)曾用音符栩栩如生描繪這條河,小提琴、長笛與交響詩展現了涓涓的細流變成大河,流過波希米亞的平原與森林,來到城市,在高堡的注視下,投奔北方,前往另一條更大的河……
 這城有色彩。城裡的建築用光了童話與想像裡所有的顏色,而屋瓦是紅的,教堂與塔樓的頂是
鮮麗的銅綠;還有河岸的樹林與不遠的山丘,春天嫩綠、夏天艷綠,秋天是濃濃的黃,然後是冬的顏色。
 這城有秘密與過往。石板路與迴廊下,未曾翻新的石頭上留下了革命者與無辜者的烏黑鮮血;另一個世紀的戰爭雙方孤魂在附近徘徊。觀光客不感興趣的角落裡,獨裁者的雕像靜靜伴著垃圾桶。
 這城有寶藏。盤踞在城市高處,全世界最大的城堡裡,藏有世上所有的珍寶,每個人的挖寶慾望都會被滿足。我的寶,是放在玻璃櫃裡、好幾部偉大交響曲的原稿。
 這城有神話。夜晚,當最後一個音符落下,當你從河岸的音樂廳、或從城裡某座私人宮殿深處的小型波希米亞音樂會(人們全都盛裝打扮,穿著最好的衣服),重回馬路上,當城市的電車畫著彎弧在你眼前駛過、當城堡與橋塔在夜空裡發亮,當你踏著鵝卵石的小巷,經過迴廊與街燈,你會興起似曾相似之感,彷彿走在今古的交縫上;沒有別的城市帶給你更強烈的神秘感,你覺得那就是你一生中,最接近神話的一段路途。
 這城有美味。迴廊底部的小咖啡室供應一種斯拉夫人的蜂蜜千層糕:用許多的蜂蜜、奶油與蛋糕,一層層,堆疊起波希米亞的甜美;地窖餐廳裡從早到晚煮著可口的鴨腿、豬腳跟醃白菜。
 這城的人總是喝他們自己的世界一流的手工啤酒、及一種甜甜的蜂蜜酒。
 旅人一一閱讀並收藏了這些,登上城外的山丘,準備飽覽這城的終極美景:他聽說,從那裡可看到河灣與所有的橋、城市的兩岸、城堡、紅瓦,綠頂與黃葉。
 該如何把這幅極景攝影留念?旅人猶疑了。眼前有一張長椅,如果,直接入坐在風景前,會更有親切感嗎?還是,將長椅作為前景,給予更多想像的空間吧……
 這時,午間的陽光樹影下,來了兩位推著娃娃車的當地女子,在長椅前悠哉坐下。恬靜的日光照耀娃娃的夢,年輕的母親,打開帶來的食物,快樂地野餐起來。毫不像遠道而來的旅人小心翼翼,她們就只是,像吸允沾在指尖的三明治那樣,舉手投足,那麼自然,盡情享用眼前醉人的美景。
 這城有情。生活在此的人如此美麗。
 壯麗的河灣與眾橋風光,襯托著波希米亞的生活,在景深處光彩熠熠。
 布拉格的旅人心滿意足,按下快門,獵下最美的一頁。

(註)捷克作曲家Smetana的六樂章交響詩「我的祖國」,以音畫詩的手法,用樂器與旋律描繪波希米亞地區的風景。其中第二樂章描繪流經布拉格市的Vltava河的起源與沿途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