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中華副刊>百年磚橋尋幽

 ■張子筑
 聽聞一座逾百年的磚砌小橋,位於娘家后里,於是趁這天風和日麗前去探訪。
 沿著寬敞的后科路北上方向駛去,一路春風輕拂,綠野生姿,花香鳥語,甚是賞心悅目。按導航指引彎進永興路繼續前行,未幾,快到目的地,見路邊停了幾部車輛,想是有志一同,看來好奇者不乏其人。
 停妥車,步下一處頗為陡峭的斜坡,我以S型走下坡,緩解膝關節不適,約莫兩百公尺後右轉小徑,兩旁草木繁茂,路面微微崎嶇不平,就像早年山間小徑一般。正小心翼翼踏行在落葉石塊間,忽聞潺潺水聲,睜眼張望四周,滿是古意盎然,一彎流水淙淙的溝渠、一野雜草叢生的岸堤、一樹枝椏遮天的老樹,一座殘破老舊的磚橋就橫在水圳上。
 左側有一簡介牌,敘明磚橋的由來:西元1909年日人開發后里圳,1913年完成,引大安溪水源灌溉后里台地大部分地區,1913年,又在后里成立蔗苗養成所,后里圳水源更形重要。水圳遇山鑿洞,部分沿著山脈流貫,沿岸林木茂密,景色宜人。縱貫鐵路舊山線鐵道第八號隧道北向,一出隧道即通過后里圳水道,由於鐵路行駛火車,人員無法通行,特於隧道左方岡哨後面以磚砌小橋一座,即后里圳磚橋,供站岡哨兵通行,小橋流水綠意盎然,富國歷史建物百景。
 年久失修的古橋,橋面沉積沙泥,層層疊疊覆蓋其上,印證了歲月的痕跡;兩旁鏤空砌磚的護欄猶如殘垣斷壁,但依稀窺探出其建築工法,斑駁的橋身裹著片片青苔,更增添幾許古樸樣貌。水圳岸邊或而雜草橫生,或而落葉堆疊,或而石塊零落,再再承載了它的歷史。而水圳兩側的水泥面經日月風霜滌洗及河水沖刷,濃密不均的漬垢、苔紋,呈現深淺不一的色樣,看來髒穢不潔,但形構出多端的圖形,映入眼簾卻覺得是一款另類的美,更彰顯了源遠流長百年的翹楚。
 走在橋上,驚訝、讚嘆不已,思古幽情旋旋湧入,雖然時空已變,但橋下淙淙水聲依舊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