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董氏基金會11日公布水果攝取與活力表現網路調查發現,僅3成民眾自覺活力表現佳,且其中每日水果吃足2份者明顯多於吃不到1份者,顯見水果攝取量與自覺有活力,呈顯著正相關。
衛福部102-105營養調查顯示,國人每日水果攝取量嚴重偏離國民飲食建議量。對此,董氏基金會進一步在今年2月針對台灣15~69歲國人進行水果攝取與活力表現網路調查,有效問卷共1068份。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組長潘紀綸表示,根據調查指出,僅有3成國人自認充滿活力,進一步分析發現,這3成國人每天至少吃了2份水果,顯示攝取足量水果對活力表現很有幫助。
調查也發現,民眾少吃水果的原因中,不論是頻率或份量,除了生活忙碌之外,家中沒有放水果的習慣是造成民眾水果攝取不足的重要原因,可見家庭採購者是影響家庭成員水果攝取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輔大醫院家醫科醫師許書華說,水果可以提升身心活力,是因為水果富含膳食纖維,會改變腸道菌落、增加腸道菌多樣性,並透過大腦和腸道的相互影響,保護大腦免於發炎,促進腸腦健康循環。
然而,如果攝取太多高油糖食物,會降低腸道微生物多樣性、提升發炎反應,經由腦腸軸傳遞至大腦接收後啟動免疫系統與神經抗壓機制,造成焦慮、憂鬱、易感到壓力、學習與注意力下降。
董氏基金會建議,在採購水果時應依循營養密度、高水溶性膳食纖維、高維生素C等3關鍵挑選水果,像是可將芭樂、番茄、奇異果、木瓜、芒果、鳳梨等,準備成健康又美味的水果盒,讓家人在下課、上班休息時當點心,輕鬆享受身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