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Views
〈 學者觀點 〉美反中動作頻 難脫大選考量
美國國務次卿柯拉克十七日抵台參訪,共和黨議員帝芬尼同天便發布聲明表示已於十六日提交「第一一七號共同決議案」,代表「國會意見」要求美國當局恢復一九七九年前與台灣正式邦交關係、終結「一中政策」以承認台灣為獨立國家,同時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參與國際交流,以及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同時間,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十六日與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李光章共進午餐後,形容這是歷史性的會面,並表示願協助台灣進一步參與聯合國事務。美台關係升溫,罕見的在台北、華府、紐約三地同步上演。
其實,美國對於台灣加入聯合國,向來的態度都是傾向支持的,但並沒有實質的動作與幫助。克拉夫特與李光章的見面餐敘,似乎只是一場午餐,並不是官方會見的正式場合,美國真正的用意是什?還要再觀察。若只是營造一個台美高層接觸升溫的效果與氣氛,對台灣就沒有實質的助益。
至於共和黨議員帝芬尼提交的共同決議案,要求美國行政當局恢復台美建交,要從三方面來看:
一,雖然是「共同決議案」,但國會議員各有不同立場,行政部門對國會的意見,執行與否,自有其考量;其二,美國國會此舉,不能與支持川普大選劃上等號;其三,美國國會議員本來挺台的聲音就多,值此美國大選投票前,決議案的背後,是否有台灣藉此時機出力、促成?
其實,依該共同決議案的訴求意見,要求台美建交、承認台灣為獨立國家,同時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每一項都已觸及中國大陸底線,中國大陸勢必會有所反應,對中美關係必然會帶來未知的負面效應。
但是,除非美國行政部門真的有具體行動,否則,中國大陸還是會有一定的戰略定力來持續觀察,到底這只是美國政界幾個人在起哄、大選後就會煙消雲散?如果認定是美國政治菁英群集體的挑釁,那麼,中國大陸就有可能在不經意的情況下出擊。
至於美國國務院次卿柯拉克率團訪台,這是一九七九年以來,訪台層級最高的現任美國國務院官員,美台官方接觸層級拉高、雙邊關係升溫的具體展現。但值得注意的是,柯拉克訪台的相關消息紊亂,有說只是弔唁故總統李登輝,實則恐非如此單純。
最先傳出要進行美台經貿對話,後來卻又「取消」、改稱「只是事前準備、協調」,這其中的轉折、為何臨踩煞車?目前真假難辨,恐怕只有等到訪問團離台後才會揭曉。
綜合而言,美中關係要等到十一月三日美國大選揭曉後才會逐漸明朗。美方目前動作頻頻,有很多都是受到大選因素考量;但無論選舉結果如何,美國菁英分子反中的氣氛已經很明確,並把中國大陸當成戰略競爭對手,只是反中的做法歧異而已。
隨著美國大選日期逼近,美方把中國大陸當假想敵,手段只會愈來愈激烈,但預期選後的美中關係,應該還是會趨於和緩,畢竟,美中之間還是有牽涉雙方重大利益的經貿談判要進行,不可能在台灣問題上一直打轉。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王宏仁口述,記者趙家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