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Views
鎮北學堂糊紙藝術班 吳文進授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明年壬寅年生肖虎年,北區區公所鎮北學堂邀請台南市政府糊紙藝術文化資產保存者吳文進開辦傳統工藝糊紙藝術班,昨天在鎮北學堂開課,主題以明年生肖、宮廟的虎爺為主,二十名社區學生利用一雙巧手,將最傳統的鐵線、紙丁、廖糊等器材,利用綁骨法,雕塑出栩栩如生的虎爺,作品將在明年一月成果中展出。
近幾年在基層推廣糊紙藝術不遺餘力的吳文進,今年應文資處之邀在中西區開辦糊紙課程,也在歸仁南關社大開辦糊紙藝術課,浸淫糊紙藝術長達四十年的吳文進是中生代糊紙大師,土城聖母廟每年春節的春牛就是他的傑作,已連做二十年。
吳文進表示,別小看糊紙藝術,古早人說「一紙二土三木」,紙雕是上品,用土紙將鐵線綁骨的架構塗抹七層厚度,上完色再刷上防水漆,用拳頭打都敲不破,還有防小雨的功能,可以放戶外展示,除傳統鯉魚公等民俗題材之外,也擴充至小朋友喜愛的可愛長頸鹿,也可利用糊紙藝術製作公仔。
明年是虎年,吳文進指出,虎爺一般安放神龕下,是最基層的神明,祂保鄉衛家、任勞任怨、默默付出,人要學習虎爺的精神-謙卑、低調,有威望卻不傷人。此一課程由開基玉皇宮贊助,吳文進挑選玉皇宮四鎮虎爺做為紙塑課主角,還有一隻表情憨厚的坐姿虎爺,另外,為讓課程更加活潑有趣,他還準備一隻現代虎爺,學生從剪鐵線的基本功開始學習,吳文進表示,虎爺是神明,所以身長一呎三或八吋八,都是文工尺的好數字。
綁鐵線使用傳統的紙丁,它常見於年糕等糕餅食材。漿糊使用粘度更高的「廖糊」,漿糊為何姓廖?吳文進表示,這種來自高雄的特殊漿糊可能和發明姓廖有關。這期課要連上八週,連熱愛藝術的北區區長李皇興都在百忙之中抽空參加,可見糊紙藝術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