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Views
免疫力隨之下滑 逾50歲 肌少症風險達46%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4日公布一項最新國內肌少症風險調查報告。其中,50歲以上民眾肌少症風險高達46%;另,調查也發現國人對肌少症存有2迷思,包括男性肌肉多所以肌少症風險低、以及年紀大吃少才健康。然而,醫師指出,男性肌少症風險逾5成,高於女性,且食量輕微下降肌少症風險達6成以上。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信彰表示,防疫期間由於在受限的生活與飲食模式,恐增加肌少症風險,免疫力也會隨之下滑,無形間提高染疫風險,故增肌增免疫力可說是新常態生活的健康重點。
為了調查疫情下國人肌少症風險現況,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與亞培台灣合作,解密「台灣肌少症風險」與營養現況,自去年10月至今年6月的9個月期間,調查1322位50歲以上民眾,並以亞洲肌少症共識會指標作為風險評估基準,透過食量變化程度、是否飲用均衡營養補充品、運動頻率等變因,調查台灣肌少症風險原因。
黃信彰說明,根據調查顯示,超過4成6的研究對象有肌少症風險,40歲後肌肉會以每年平均8%的速度流失,40歲至80歲間可能高達40%肌肉已流失,因此年輕時超前部署,才能搶得健康先「肌」。
此外,調查也發現國人對肌少症存有相關迷思,像是認為肌肉較多的男性,肌少症風險一定更低,但黃信彰說,男性肌少症風險(51%)其實高於女性(43%),且不到2人就1人有風險。
員榮醫院醫療體系家庭醫學科醫師黎雨青分析,男性因天生荷爾蒙關係,肌肉組成表現會維持的比較好,但隨著年紀增加,荷爾蒙改變,維持肌肉量更需要仰賴後天的努力,而其中的關鍵,絕不只有民眾直觀想到的運動,營養也是一大重點!
因為先天荷爾蒙助攻與後天積極運動,僅能提升生成肌肉的動力,想要增肌,還需要確保是否均衡飲食,攝取充足的肌肉生成原料,否則隨年紀增長,肌肉恐會更明顯流失。
另,黎雨青說,不少民眾會認為上了年紀就不要吃太多、年紀大代謝降低就要吃少一點等。不過,依此次肌少症風險調查中,發現只要食量輕微減少,其肌少症風險就會從38%攀升至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