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台灣地區1~14歲兒童死亡原因中,意外事故傷害排行第1;其中,又以燒燙傷最常發生。醫師表示,每年燒燙傷孩童80%為滾燙茶水燙傷,父母情急下常把「沖脫泡蓋送」忘個精光或做不確實,恐加重傷勢。
中華民國兒童燙傷基金會7日舉辦記者會,宣導預防兒童燒燙傷重要性,傳遞急救正確觀念。
沖水時間至少15分鐘
根據兒童燒燙傷基金會發表針對18歲以下小孩的家長民調顯示,高達99.2%的民眾有聽過5步驟口訣,卻有高達7成家長不知道沖水時間需達15分鐘以上,才能真正降低皮膚熱度,減輕傷害。
其次只有56.8%的民眾知道「送醫前將傷口泡在水裡」,知道「燒燙傷傷口應該用乾淨布巾蓋住」的人也才67.1%。說明還有3成的人沒有正確觀念,且誤認為燒燙傷傷口需保持乾燥或透氣。
一杯熱茶就可能釀禍
馬偕醫院外科部長董光義表示,通常一杯熱茶就可能造成體表面積10%的燒燙傷。兒童燒燙傷也從過去主要為洗澡水燙傷,轉變成因飲用熱水、粥等食物造成的燙傷,約占8成。
對燙傷處理,董光義表示,「沖」的方式應該要以流動的水沖足15分鐘,並且一邊沖一邊脫下覆蓋的衣物,再泡或沖15分鐘。急救做足了,可減少住院天數,也降低受傷的深度。
塗抹酒精恐加重傷勢
至於用酒精、綠油精等塗抹,董光義表示,這些感覺涼涼的東西,只會刺激皮膚,無法有效降溫。另外,也不可使用冰水,最好用室溫的流動水,以免血管突然收縮,反而傷口更深,更容易留疤。
董光義建議,家有幼兒儘量不要食用火鍋等高溫容易造成危險的食物;另外,若有熱水、熱茶,也要擺放在穩定、孩童不易抓取到的地方,避免發生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