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Views 0Comments
〈中華學園〉食之君子
台南一中三年十七班 ◎吳昆哲
台灣,經荷西據、台日據時期、國民政府遷台……等時代,每次的政權變革,無疑也迎來一次次飲食文化衝擊,南洋瓜果、日本刺身、美國麵粉等美食五花八門出現在街頭,刺激著我們的味蕾。但讓我永不割捨的,正是那碗粒粒分明、白皙飽滿的米飯。
母親曾說過,外公是個不吃白飯不會飽的人,每一餐一定要吃到白飯,否則總會有種空虛、失落之感;而,我亦有同感。如果蓮是花之君子,那白飯就是食之君子。它有著麵條的謙遜,也有著麵包的包容,無論是遇上何種佐料,白飯都能與其演奏出美妙的交響曲,讓人食指大動。而當主菜君臨天下時,它也能斂其鋒芒,安分守己當名賢臣,能秉忠貞之志、守謙退之節,在主角旁成為能襯出紅花的綠葉。
白飯,不僅代表先民遠渡重洋來台時之草根,更是人們清心寡慾、歸於平靜的象徵。人們在世俗中,總會遇上各種聲色、慾望,也許象徵著金錢、權力,也許象徵著渴望、夢想,但不變的是口腹之欲、口舌之歡也是與此同時膨脹、成長。而經過數年,時間磨去了年少的鋒芒、魯莽,人們也會想回歸根基、田野,至那境界最渴望的,也許就是那碗樸實無華的白飯。人們生存於世間,終會被化成泥、歸於塵,而不變的,仍是那最雪白、最樸實的本心。它在最一開始出現,也在最需要時出現,時時提醒著我們休因塵世繁華忘了本心。白飯便是如此。
白飯,是最樸實的存在,也是最偉大的存在。它能獨當一面,成為八方拜服的君王,也能退於幕後,成為輔佐明君的賢臣;它能讓我們大步邁步,卻又令我們不忘初心。日常看似最尋常的它,卻也是最值得尊敬、珍視的食之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