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影 李彩琴
從櫥櫃深處挖出兩罐藥粉,半透明的塑膠小圓筒裝著,外面還裹著中藥行的商址資訊,橘色標籤依稀印有「野生泡蔘」字樣,另一罐則模糊不可辨識……,內容物焦黃結塊,大概早已變質,那是一定的,追溯歷史至少有二十年以上。
當年我還在某機構上班,雙親老是擔心這女兒精氣神不足,無法應付勞苦的工作(吵起架來無法輾壓對方),常會弄些食療藥材之類的囑付食用,思及可能沒時間料理,又請中藥行將各種蔘類研磨成細粉,逐一填充做成「膠囊」,套句老媽的客家話:「吃精神的啦」;後來還是回歸到藥粉原形,老爸的說法是,直接用小匙量取吞服,必較便利。
這兩罐藥粉不知打從何時飄洋過海,然後漫不經心地被扔在一角,等到它們重見天日之際,世界已翻轉了好幾圈……
辭離朝九晚五職場快十六年,老父仙逝近一個循環十二年,老母身體孱弱如風中殘燭,神智渙散,發聲不成語調……
再見到這兩罐藥粉,有種潸然欲泣的感覺,明白世上不會再有比父母更關愛自己的人了,而我又曾為他們等量付出嗎?
與此同時,又有些手足無措,本著「斷捨離」的精神,要如何處理這些逾期已久、無法服用的草本藥粉?不甘就此淪為垃圾丟棄了事,瞥見陽台翠綠滿盈,且將「補藥」混在培養土裡,讓植栽也能分享父母對我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