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Views 0Comments
〈生活休閒〉走進中之關 聽布農族傳說
圖、文/記者張淑娟
長達一百七十多公里的關山越嶺古道,是早期布農族支系—巒社與郡社群祖先輾轉遷徙的路線,而只占三點五公里中之關古道,有著紅檜群、楓香和可傾聽松林低語的古道,是一條有故事的步道。
關山越嶺古道是當地布農族遷徙路徑,日治時期一九二六年,日人因理蕃計畫而修築理蕃越嶺道,全線設三十二處駐在所,還配置砲台,其中的中之關古道位於桃源區、南橫公路130K到135K處,即天池─中之關段,景色宜人,由登山口入是五百米的陡坡而上,之後就一路平坦,在柳杉林中行走,猶如沐在綠林中,化身為抗日布農族。
來到柳杉林可遇見日治時期駐在所遺址,如今只剩駁坎和石造路基,此處是是關山越嶺古道駐在所中規模最大的一處,視野相當廣闊,遺址附近的櫻花樹,是當年離鄉背井的日警解鄉愁所種。
沿著古道前行,山鳥聚集,古道有個布農族與紅嘴黑鵯的傳說,傳說布農族遭洪水逃難時,忘了帶火炭,為了取火炭,派出烏鴉卻一去不返,癩蛤蟆則無功而返,最後紅嘴黑鵯鳥不辱使命帶回火炭,因此布農族均告誡後世子孫不可褻瀆紅嘴鵯鳥,也不可殺害癩蛤蟆。
天池絕美高山之心 松林宛如詩畫
聽完故事再向前行,可看見日治時代木炭窯遺址,接著林木參天,走在木棧道上,山風吹來聞到陣陣檜木香,過了紅楓小徑,來到檜木群,每棵紅檜都相當驚人,一棵二百年的大紅檜猶如巨人聳天而立;躺臥林間的枯木,成了大自然給的十字架。沿著山壁徐徐前進,林間的動靜皆有驚喜,一對藍腹鷴悠哉的覓食,沿途高海拔的植物與花卉,傳來陣陣草香味,眺望荖濃溪谷,雲朵飛繞山頭,藍天白雲讓人心情特別的舒爽,眼中的「溪花與禪意,相對已忘言」。
過了梅山口來到中之關登山口處,不由登山口走,也可車行至天長青祠上天池。
中之關的松林步道相當美,踩著松針落葉,聞著松香,聽著松濤,美如一幅畫,來到天池旅遊必定要一路緩坡而上,喘著氣也要拍張照,同時一睹天池的美,天池中央有條小石路可走,站在上頭倒影入天池,美呆了。
天池外觀如心狀,也有心湖之名,被喻為高山之心,上天池可得要盡一下洪荒之力,因一路陡坡而上,而天池標高二千二百九十米,水源只仰賴降雨以及融雪而來,因此枯水期的水質並不理想,水面也不大,面寬約五十米,因南橫公路通車後,天池附近林相曾遭受兩次火警,更曾有人在此焚燒紙錢與放生,汙染水質干擾生態,導致水質優養化,即使如此,大家也慕名而來一睹天池之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