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Views 0Comments
暖化迫劍蝦北遷 中山大學研究首證實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農曆春節至清明期間是野生劍蝦的產季,劍蝦肉質甜美,令老饕趨之若鶩,近年產量卻下滑;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特聘教授陳孟仙團隊研究台灣西南沿岸俗稱「劍蝦」的長角仿對蝦,意外發現二十年前曾現蹤於高雄茄萣的劍蝦,受氣候變遷影響,棲地北遷約五十五點五公里至彰化王功,首度證實溫升迫使蝦類遷徙,登上國際期刊《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這是國際上首度以科學研究證實近二十年熱帶蝦向極區移動的現象,紀錄全球溫升對台灣西南沿海海域底棲蝦的影響,凸顯即使海水溫升一度也會引起物種遷徙效應,是海洋生態研究上重要課題。
劍蝦屬於野生海蝦,每年十一月至隔年五月,洄游至台灣海峽,近年劍蝦產量銳減,想一嘗美食得碰運氣。陳孟仙回憶「以前茄萣很多野生劍蝦」,二十年前劍蝦是茄萣到左營的漁民重要漁獲之一,近年卻逐漸消失在眾人記憶中。根據研究團隊二0一九年調查發現,長角仿對蝦在茄定沿海僅零星出現,原因是受氣候變遷影響北移約五十五點五公里,從茄萣海域北遷到台西王功外海。
「這項發現是一個很確實的科學證據」,陳孟仙指出,對照過去文獻,二十年前茄萣以南仍有劍蝦的蹤跡,但數年前已銷聲匿跡,僅剩婆羅門赤對蝦,而劍蝦則要到七股以北才能捕撈得到,尤以王功為多,顯示劍蝦整體棲地北移了零點五緯度的證據。
陳孟仙也呼籲減少對劍蝦的濫捕,因劍蝦出生後約二至三年就會產卵,漁業管理措施上建議擴大蝦拖網的網目,讓小蝦得以逃脫長成成蝦產卵,並制定限漁期,達到兼顧漁民生計和資源保育雙贏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