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Views 0Comments
〈中華學園〉我對青少年次文化的看法
台南市後甲國中三年十七班 ◎鄭佳昀
臺灣主流文化之下,在網路、社交軟體上尤其活躍的另一群體–青少年次文化,雖然有時如脫韁野馬般瘋狂,又如神話怪談般荒誕不經,但乃是成長,未知中的探索、創新,也算是令人刮目相看的神妙文化。
所謂「文化」,必然有自己的藝術、用語、喜好的話題,而今生長在網路時代的青少年們,進行交流的最佳場地便是各大網路平台了:抖音上原創,柔和古今中外曲風的洗腦神曲;YouTube上由網紅產出的五花八門風格的影片;IG限時動態記錄日常或拍攝短片,及貼文中的新奇梗圖、迷因……他們創造力驚人,經常很快便自創一個詞彙。天馬行空的想像,有時雖過於口無遮攔,大部分時候卻也真情流露,是以「便捷、易懂、露骨」概括的次文化。
這也是一個揉合了各民族、兼容並蓄的文化,然而由於心智及年齡上的不足,主觀且直接的思想容易扭曲價值觀,或造成玩笑中非本意的歧視。記得之前媒體曾報導:國內某間國中校慶時,學生曾以「希特勒」為主題化妝進場,引起國際上猶太人的不滿及憤慨。網路上的迷因經常帶有種族及性別議題的反諷與帶有玩笑的討論,若青少年沒有足夠的認知,就以隨性的態度開玩笑,沒有責任意識,是極不尊重歷史與他人感受的。
雖然處於尚青澀懵懂的階段,凡事都有些無所顧忌、欠缺思慮,但青少年次文化仍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尋求彼此認同、充滿新穎之地,倘若能不只有兼容並蓄,更能與其他文化交流、尊重,不以年齡為限而排斥,必能發展出更有情義與包容的文化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