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正確飲食習慣 降低痛風發作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痛風」又稱「富貴病」,與個人體質或飲食習慣有關,發作時常迅雷不及掩耳,藥師提醒,過年大吃大喝,可得小心富貴病。
振興醫院藥學部藥師張博程表示,痛風是因為尿酸濃度過高在關節處形成結晶石,引起關節強烈的發炎,產生紅、腫、熱、痛的感覺。發作通常迅雷不及掩耳,可能一覺醒來關節痛到不能起床,最常發生在下肢,例如:腳拇趾、腳踝、膝關節,痛風關節會出現紅、腫、熱、痛的發炎反應,摸上去會有灼熱感。
尿酸是人體普林(嘌呤)代謝後的產物,約80%來自於細胞代謝,20%來自於飲食,攝取過多含普林的食物,將會導致體內堆積太多的尿酸,形成結晶引發痛風。尤其當男性每100毫升血液中的尿酸值在7毫克以上,女生在6毫克以上的高尿酸血症病人,則可能發生痛風、腎臟結石、腎病變等。
痛風可分為3個時期:急性發作期、不發作間歇期、痛風石關節炎,急性發作期是指痛風發作特別容易發生在午夜或是清晨,大量飲酒也容易使痛風發作,此階段治療以緩解疼痛,消除發炎為主。
不發作間歇期症狀緩解,但若回復到原本的飲食習慣,痛風又會再復發,不發作間歇期長短因人而異;痛風石關節炎是若反覆經歷急性發作,尿酸累積在關節形成痛風石,會造成骨頭侵蝕或關節變形,影響活動能力。
張博程表示,治療藥物可分為兩類,急性期以消炎、緩解疼痛為主;緩解期時則控制血中尿酸濃度,減少痛風發作。
發作急性期時,可用些消炎止痛藥緩解,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用於痛風發炎疼痛的緩解,常見副作用為腸胃不適、潰瘍、出血等,有COX-2選擇性的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較不會發生腸胃道副作用。類固醇則能快速有效的緩解發炎反應,可用口服或注射,會有腸胃不適的副作用,長期使用可能會造成水牛肩、月亮臉或是骨質疏鬆。秋水仙素用於急性痛風發作治療,常出現腹瀉、嘔吐的副作用,少數會造成白血球減少,使用時須特別留意。
痛風緩解期時,多用抑制尿酸合成的藥物,張博程表示,若是腎功能不良者則需要調整劑量,常見副作用為皮疹、搔癢等,甚至可能造成史蒂芬強森症候群的副作用,須特別留意。
張博程表示,正確的飲食習慣有助於降低痛風發作,對於曾經痛風發作的朋友,日常飲食應減少攝取高普林食物,過年大餐也要吃出健康、遠離富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