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鬆無聲殺手 當心駝矮痛3警訊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隨著大量人口老化,被稱為無聲殺手的骨質疏鬆症已成為全球第2大流行病,台灣髖部骨折率更居亞洲首位,致死率甚至高於某些癌症。響應每年10月20日世界骨鬆日,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呼籲定期篩檢並注意駝、矮、痛3大症狀。

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陳崇桓表示,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沉默的疾病,許多患者直到骨折後才察覺病情。根據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IOF)的統計,髖部骨折患者1年內的死亡率高達20%至24%,遠高於許多常見的癌症,並有近80%的患者失去獨立生活能力。且若未經適當治療,骨折後3至6個月內再次骨折的風險將增至5倍。

根據骨鬆症學會2023年發表的台灣成人骨鬆症防治之指引,約每3名台灣女性中就有1位在其一生會遭遇一次脊椎、髖部、肩關節或腕部骨折,男性則約每5人中有1位面臨骨折風險,顯示骨質疏鬆症對國人健康的嚴重影響。

陳崇桓指出,骨質量大約25歲達到巔峰,40歲後逐年流失。可將骨本視為銀行存款,年輕時累積骨本,年老時逐漸消耗。尤其是停經後婦女,骨質流失情況更為嚴重。他建議,透過「駝、矮、痛」這三大常見症狀自我檢測,並鼓勵65歲以上停經女性、70歲以上男性、長期使用類固醇患者,以及50歲以上曾有骨折史或有骨質疏鬆症危險因子的民眾,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測。此外抽菸、飲酒、體重過輕等,也會增加罹患骨質疏鬆的風險。

陳崇桓強調,骨鬆症治療如同馬拉松,療程須以年為單位,與其他慢性病相比,更須耐心和長期堅持。患者應主動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案,並遵循醫囑用藥,切勿自行停藥,以確保治療效果並有效降低骨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