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盛唐中醫鉛中毒事件延燒,令民眾聞「鉛」色變,台大醫院研究發現,青年人高濃度鉛暴露會增加41%代謝症候群風險、14%頸動脈厚度,厚度越厚,將來中風和心肌梗塞風險也會越高。
鉛在環境中無所不在,包括空氣、水和土壤。從過去研究中早已發現鉛對心血管等系統有不良影響;近年全世界心血管疾病有年輕化的趨勢。
台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蘇大成主任與恩主公醫院副院長林建宇及國衛院環醫所助研究員黃柏菁,過去兩年來針對青少年與年輕成人的鉛暴露進行研究。
蘇大成表示,研究以886位12歲到30歲的青少年和年輕成人為對象,發現青年人的鉛暴露不僅與胰島素阻抗、血壓、及代謝症候群等心血管危險因子有正相關,也與頸動脈早期動脈硬化有密切相關。
蘇大成指出,鉛藉由調控DNA甲基化後,會改變基因表現,間接造成動脈硬化,因此,高濃度組會比低濃度組增加14%的頸動脈厚度,厚度越厚,將來中風和心肌梗塞風險會越高。且鉛暴露還會增加代謝症候群風險,高濃度組比低濃度組增加41%風險。
此外,研究團隊也藉由分析美國健康與營養調查資料庫,發現體內鉛濃度也與股骨的骨密度有負相關,這趨勢在停經前的婦女更加明顯,因此也可能會增加之後骨折的風險。
針對鉛的暴露,蘇大成提醒,針對油漆含鉛、自來水含鉛方面,應重新檢視與謹慎調查。
蘇大成並呼籲推動國內大型人體生物監測,以真實反映台灣民眾體內之暴露程度變化,作為持續性政策推動之科學實證基石。
為身體排鉛,蘇大成也建議,可以吃含有鈣、鐵、鋅的食物,如豆製品、肉、蛋、動物肝臟、牛奶和蝦皮等等,因為這些元素和鉛進入腸胃道後會相互競爭運載蛋白,蛋白質成分也會與體內的鉛結合成可溶性化合物,阻止人體對鉛的吸收;另維生素C食物,則可以抑制人體對鉛的吸收,促進鐵質吸收,協助體內的鉛從糞便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