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中醫治療異位性皮膚炎
■陳俊銘
異位性皮膚炎是最常見的皮膚病之一,在台灣兒童約有10%的盛行率,是一種同時涉及身體內、外環境之刺激、傷害,而以皮膚為致病器官的典型疾病。發作時患者身上反覆劇癢,皮膚發紅、脫屑、抓痕累累,甚至流湯流水起水●(病,丙改成包),臨床常伴有高值的血清E型免疫球蛋白,病人或家族有過敏性鼻炎、氣喘、過敏性結膜炎或異位性皮膚炎病史,通常好發於嬰兒期或兒童期,典型的皮疹形態在嬰幼兒期在臉上伸展側出現濕疹,孩童時期後側轉變位置到彎屈側形成苔癬化的濕疹,如果病情控制不理想,則病灶可能蔓延全身,包括頭、身上、手掌、腳掌,都可能受到侵犯。
其致病機轉主要如下:一,基因上的異常:目前已知異位皮膚炎和Th2反應有密切關係,不只是身體免疫體質異常,而是皮膚細胞本身分化不正常。二,免疫上的異常:大約有70-80%的病人血液中可測得E型免疫球蛋白(IgE)上升的情形,同時嗜伊紅性血球數量升高。三,周遭環境的影響:食物中和空氣中的過敏原都是常見誘發因子,但隨著年齡長大,對某些食物不耐的現象逐漸改善,因此其實不用太嚴格限制食物攝取。四,生化代謝上的異常。五,皮膚障壁功能的異常:患者經皮水分散失度明顯上升、角質層含水量減少與皮膚天然油脂含量下降。
異位性皮膚炎屬傳統醫學「濕瘡」範疇,在嬰幼兒期謂之「奶癬、胎癬」又叫「胎斂瘡」,進入兒童則稱「四彎風」。《醫宗金鑑、外科法要訣》提到:「此證生於嬰兒頭頂,或生眉端,又名奶癬。臨床治療如下:
濕熱型:皮膚潮紅、水●(病,丙改成包)、糜爛、流湯、劇烈騷癢,治宜清利濕熱,方以草薢滲濕湯合龍膽瀉肝湯加減蟬蛻、銀花、連翹、石膏等。 血熱風盛型:皮損以紅斑、丘疹、抓痕、血痂為主,騷癢劇烈,治宜涼血熄風,方以消風散加減生地、丹皮、赤芍、紫草、黃連、白蘚皮、刺蒺藜等。 濕阻症:皮損色暗,淡紅或不紅,濕水浸淫,治宜健脾胃除濕,方以胃苓湯合參苓白朮散加減藿香、佩蘭、苦參根、薏仁、赤小豆等。
血虛風燥型:皮膚乾燥、苔癬化併劇癢,反覆發作,治宜養血袪風潤燥,方宜當歸飲子合溫清飲和減麥冬、石斛、何首烏、丹參、地骨皮等。 平常保健措施,最重要就是要避免常見的惡化因子,包括:皮膚乾燥、感染、太熱、汗水鬱積、情緒壓力大,接觸到環境中的刺激性物質和過敏原,對食物過敏。外敷保濕劑可以皮膚科醫師推薦為主,常見凡士林、尿素軟膏。內服可準備麥冬八錢、當歸二錢、西洋參三錢、水1500cc煮沸15分,溫溫喝,養血潤膚,若癢甚可酌加刺蒺藜二錢同煮,加強袪風、止癢效果。
異位性皮膚炎並不是一時的吃藥擦藥,控制病情,更重要的是了解如何預防保健。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