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中華副刊>不遠千里 尋筆有講究

各式筆桿造型,一來穠纖合度、別具美感,二來實用好拿,能夠永久傳家,在在是學問。
 文/胡厚飛 攝影/張憲儀
 身為工程背景出身,本人正是標準的「工具控」,若是工具不對,做事就渾身不對勁、不順手。我是如此,更何況整天拿著筆的文人呢?
 毛筆作為文人日常書寫工具,所謂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已經充分說明了工具的好壞牽動結果的成敗。換句話說,毛筆的選擇會影響到書法水平的發揮。

古代工具控代表
──歐陽詢PK王羲之

 自從開始沉浸在書法世界後,常聽到一句話:「善書者不擇筆。」這句話看似挺有道理,但仔細想想卻又覺得過於武斷。
 一開始我不懂,只覺得歐陽詢這話頗有一番見地,直到開始練字後,才知道為什麼越是書法大家,便越重視選筆和用筆,甚至,有的大師用的都是專門訂製的毛筆。
 毛筆是古人的日常書寫用品,想要寫得順手,講究一點是必然的事。翻閱了一些古籍,我發現不論是王羲之、柳公權、黃山谷、蘇東坡到趙孟頫,歷史上的這些書法大師,都留下不少尋筆的有趣事蹟,由此便可知曉尋得一支好筆的難度。
 王羲之曾明確指出,寫得一手好字與毛筆之間的關係,善書者不但擇紙筆,還要精選紙筆。舉例來說,寫草書,要使用彈性強一點的筆,書寫速度快,選用表面滑的紙,行筆流暢、有勁。寫隸篆,書寫速度慢,可選柔性一點的筆、厚而吸水性強的紙,紙筆若是不對,絕對寫不出好筆韻。
 根據史料記載,王羲之本身就會製作毛筆,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自己給自己訂做毛筆。由此可見,王羲之絕不是一個寫字不擇紙筆的人,反而是對紙筆要求很高的一個人。把時間拉近到現代,張大千、臺靜農等人都相當重視「擇筆」的功夫,筆的好壞,更是直接影響作品的整體表現。

古今大師千里尋筆,
行走江湖執筆為刃

 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在〈試筆〉一文提到:「明窗淨几,筆硯紙墨,皆極精良,亦自是人生一樂。」
 唐代採以兔毛所製的筆為上選極品,專門進貢獻給皇室貴族,人生可遇不可求,號稱「紫毫」,就連「詩魔」白居易都寫過一首樂府長詩,以筆為刃,藉由〈紫毫筆〉來稱頌文人氣節與風骨的難能可貴:「紫毫筆,尖如錐兮利如刀。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飲泉生紫毫。宣城工人采為筆,千萬毛中揀一毫。毫雖輕,功甚重,管勒工名充歲貢,君兮臣兮勿輕用,勿輕用,將如何?」
 一支優質毛筆,對文人雅士的重要性,不亞於武林高手的神兵利器。然而,許多藝術家、書法家仍只是片面了解毛筆,對於真正理解材料與工序的人,可說是少之又少。
 有幸,我在建國花市碰到張文昇老師現場揮毫,深受震撼,輾轉找尋到他的毛筆工作室,每週固定與張文昇老師見面談書論藝,從字體,一路談到毛筆,藉由他的分享,更加熟悉了毛筆之間的差異性。
 要說對毛筆的熟悉度,張大千肯定是近現代書畫家中的佼佼者,他的一生與筆墨為伍,對於用筆極為講究。曾為了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毛筆,跑遍了各地尋求毛料與筆工,並且製定了不少的專屬毛筆。據說,張大千特別喜愛用上海楊振華所製之筆,每次訂製必定以大中小五百支起跳呢!
 張大千眾多的毛筆收藏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便是在日本訂製的山馬毫筆與費心收集牛耳毫的「藝壇主盟筆」。根據謝家孝《張大千的世界》一書,張大千在倫敦聽到朋友告知一種相當不錯的貂毫水彩筆,便萌生到日本收購這種毫料,訂製毛筆的想法。然而,經過一番探查後,發現這並不是名貴的貂毛,而是來自黃牛耳朵內的毫毛。這種毫毛需要兩千五百頭黃牛,才可以蒐集到一磅的牛耳毫,由此可知,毫毛製成的筆相當珍貴啊!

善書者不擇筆?
歐陽詢也精挑毛筆

 王羲之出身在名門望族,書法名家輩出,用的筆也多是珍貴的材料,相傳大書法家鍾繇和王羲之都是用鼠鬚筆。這種筆的儲墨效果一般,筆毛卻很挺健,寫出來的字挺拔有力,骨力雄強!因此,深受王羲之的喜愛,甚至絕世佳品〈蘭亭序〉都是由「鼠鬚筆」所寫成,讓後世人對這支奇特毛筆的興趣不曾停止。
 說出「善書者,不擇筆」的歐陽詢,真的不挑選順手的毛筆嗎?事實上,歐陽詢不僅精擇毛筆,還是初唐名家中具有獨特品味的一位!歐陽父子以險折拗硬的風格聞名書壇,深受後世書家的歎賞,我想,或許和他們「父子獨得之秘」的狸心筆有不小的關係!
 《負暄野錄》提到歐陽通以狸毛為心,外面包裹著兔毫製成筆。兔毫是毫穎中最為健勁的毛筆,把它作為副毛使用,這支筆的強勁銳利可想而知。
 由此可見,歐陽詢仍然有自己選製毛筆的習慣,而且刻意選擇最適合他強硬風格的硬毫筆。
(本文摘錄自博思智庫《胡筆標準:千百年來第一人,創造出毛筆的標準》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