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運動均衡飲食 可改善肌少症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88歲余姓男子中風後右側肢體及手部肌肉逐漸萎縮,步行短距離又容易跌倒,僅勉強可站立,就醫方面大都委由80歲同居人潘婆婆代理。台中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蔡尚儒指出,因肌肉無力造成的行動不便,進而導致上下樓梯不易或就醫接駁困難,與長輩患有慢性疾病後所導致的活動減少及營養缺乏相關。
蔡尚儒說,肌少症不只指肌肉量減少,同時合併肌力下降或生理功能異常,並限定在老年族群身上。民眾可經由測量「走路速度」和「握力」,觀察長輩生理功能是否異常。另外,如自述體力和健康狀況不如以往、和活動相關的行為舉止困難、反覆跌倒、近期非預期性體重減輕大於5%、憂鬱情緒、認知功能下降、營養不良、近期入院、慢性疾病等危險因子,都會列入觀察範圍。
物理治療師沈傳凱說,平時長輩在家中利用隨手可得的600㏄寶特瓶,裝滿水做簡易啞鈴。第1招訓練手臂肌力,雙手握著寶特瓶,肩膀向上舉高放下,再由側邊舉高放下,各做20下可以訓練肩膀的肌肉力量及雙手握力。第2招訓練腿部肌肉,以雙手扶住扶手作微蹲動作,蹲到膝蓋彎曲60度即可,由站到微蹲再回到站姿,每回合20下,可以增加大腿肌力與臀肌訓練。每天利用簡單的肌力訓練,就可以增強自己的肌力減少退化,讓長者走路更穩不容易跌倒。
營養室主任盧靜詩說,改善肌少症基本飲食原則必須攝取足夠的熱量及優質蛋白質,每天攝取蛋白質建議量為1.2~1.5g/kg BW,也可直接以每餐攝取一掌心的豆魚蛋肉類計算;另外,每天攝取足夠的鈣質及維生素D,可以預防骨質疏鬆,減緩肌肉流失,維生素D能增加腸胃道對鈣質的吸收,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鮭魚、鮪魚、鯖魚、起司、蛋黃、牛奶、菇蕈類、藻類等,並搭配每天適當的日照約10~15分鐘,能使皮膚活化維生素D提供身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