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社論〉外銷產業失衡,央行匯率政策陷兩難!

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很多產業都提到近期強勢新台幣帶來的匯率壓力,短期遠比RCEP問題更重要。(中央社)
 二十二日經濟部邀集九大產業公會,探討RCEP對台灣影響,會後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轉述,不少業者現在更關心匯率問題,會中也有業者呼籲新台幣對美元匯率應貶值至少百分之五;中央銀行近日則說明,與其他亞幣比較新台幣匯率應該沒有太強。產業界與央行面對同一個新台幣對美元匯率,卻有截然不同的兩樣表情,其實正反映台灣外銷產業發展高度失衡的問題。
 經濟部長王美花在當天會後轉述,許多業者擔心,台灣出口的主要競爭國家,匯率都不如台灣漲這麼多,確實讓各產業的競爭壓力相對較大。而央行的說明是,今年以來台灣出口表現多優於其他亞洲國家,但去年底迄今新台幣對美元匯率升幅小於人民幣、歐元、菲律賓幣、日圓等;而且,長期以來央行已盡力維持新台幣匯率的動態穩定。從數據來看,央行的說明確實有理。
 但央行的說明中,產業界應會特別關注一點:上年及本年以來,我國傳統產業出口雖多為負成長,但電子零組件及資通與視訊產品表現亮眼,使整體出超增加;而新台幣對美元之升值,主要反映台灣整體出口的良好表現。新台幣匯率只有一個,無法於同時間又升又貶。這段說明固然凸顯央行的兩難之處,但其背後癥結卻是外銷產業發展失衡,以及政府產業政策的權衡問題。
 誠如央行所說,今年以來台灣電子零組件及資通與視訊產品外銷表現亮眼,據經濟部統計,電子產品一至十月外銷金額年增率為百分之十九點九,資訊通信為百分之七點三。如果沒有這兩大產業,今年台灣外貿成績恐怕不會出現央行所說的「整體出超增加」。
 但更重要的是,這兩大產業的外銷訂單金額合計占整體外銷訂單金額的比重就高達六成;換言之,若從這兩大產業之外的其他產業的角度來看,今年新台幣對美元之升值,並非如央行所說的「主要反映台灣整體出口的良好表現」,而只能說「主要反映台灣電子零組件及資通與視訊產品的良好表現」。更直接地說,電子及資通訊產業或許還擔得起台幣升值,但其他產業卻難以承受;更何況今年前十月基本金屬、塑橡膠製品、化學品的外銷訂單金額年增率都是負值,機械產業也僅年增百分零點六。
 對外貿易一向是台灣經濟的主動力,因此,再進一步來看,各產業外銷訂單的興衰,也牽動台灣製造業的榮枯。以製造業產值觀察,今年前三季較去年同期年減百分之六點零九,但四大產業中僅資訊電子產業產值年增百分之九點七六,其他三大產業都是負值,尤其是化學工業年減約百分之二十二,金屬機電工業也年減近百分之十,這同樣呈現台灣產業發展的失衡現象。
 不僅製造業中產業發展失衡,製造業與服務業的對外貿易發展也有失衡問題。包括蔡總統在內,蔡政府常說台灣經濟是亞洲四小龍之首,但從服務貿易的角度來看,去年台灣服務輸出金額僅約香港、南韓的一半,更僅約新加坡的四分之一。台灣服務貿易長期逆差,去年輸出金額僅約五百一十五億美元,而去年台灣製造業外銷訂單金額卻達四千八百多億美元。顯然,台灣的服務業貿易還處於稚嫩階段。
 「新台幣匯率只有一個,無法於同時間又升又貶」,央行此話固然不假;但要「綠肥紅瘦」?還是「綠瘦紅肥」?也著實讓央行左右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