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水利署加大清淤力道 拚2031年13座水庫淤積零成長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灣水庫因受地形、地質等影響,容易出現淤積,為維持水庫庫容,近年使用多元方法清淤,也持續推動水庫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盼能在二0三一年達成十三座重要供水水庫淤積零成長目標。

水利署表示,台灣因地形陡峻、地質特性脆弱及地震頻繁等因素,颱風豪雨侵襲集水區時,容易挾帶巨量泥砂入庫,造成水庫淤積,目前主要水庫淤積率約為三成,近年政府因意識到新建水庫的困難性,日益重視既有水庫的清淤工作。

水利署指出,去年至今年旱象持續,水情吃緊,藉機加大清淤力道,除去年清淤量達一千四百四十萬立方公尺為歷史最高,是歷年平均值的二點六倍。

水利署說明,淤泥清出瀝乾後,通常會把少量有價、可以拿來當建材的部分標售出去,其餘會媒合附近的重大公共建設,拿去作為填土,例如台北港就有用到石門水庫的淤泥,政府每年約投入新台幣十億元清淤,雖然清淤抽泥成本高,但不得不做。

水利署表示,目前水利署除透過陸挖、抽泥及水力排砂等方式加大清淤力道,也持續與林務局、水保局合作,落實水庫上游水土保持工作,力拚十三座庫容占整體七成五的重要供水水庫,都能在二0三一年達成淤積零成長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