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成大高效能鋰電池等研發 台美申請專利

成大博士生王耀廷(左)與助理教授陳登豪(右)發表新穎碳捕捉技術。   (成大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成大化工系泰國籍助理教授柯碧蓮,與藥學系助理教授陳登豪及國際學者跨領域合作,研發高效能鋰離子電池與碳捕捉技術,研究成果卓越,已在台灣、美國申請專利。

成大表示,柯碧蓮是台灣唯一的泰國籍理工學系教授,也是成大跨維綠能材料研究中心成員,他與陳登豪深入探討有機分子在充放電的反應機制,展示其前瞻性的儲能材料設計,是國內學界極少數針對有機電極材料的研究。

新一代有機鋰離子電池,以有機分子作為正極材料,不僅可提供高達426 mAh/g的電容量,在超高速率10000 mA/g充放電條件下,仍可保有穩定的電容量達209 mAh/g。即便在一千次充放電循環後,依舊保有百分之八十五的電容量,遠勝於目前市面上以無機電極組成的鋰離子電池。

新一代有機鋰離子電池的材料質輕,不含金屬,製造過程較符合環境友善,可回收再利用,適用於電動車、綠能及大規模儲能科技的發展。

陳登豪與美國休士頓大學化學系學者合作,將新材料應用於捕捉二氧化碳。這項新技術,可大幅減少前置處理與材料再生的能源損耗,在工業廢氣淨化及天然氣純化的應用上極具潛力。

因係新材料,量產進行一般的大規模應用測試不符成本效益,經由柯碧蓮的協助,得以架設系統化氣體傳輸管線,針對少量的新樣品進行氣體分離實驗。

此研究為全球首次試驗,將有機結晶性孔洞材料應用於變壓吸附氣體分離技術,選擇性吸附二氧化碳的效果、再生難易度及能源效益,皆遠優於一般常用的分子篩吸附劑。陳登豪將此研究成果發表在頂尖國際應用化學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被選為熱門文章及期刊封面故事,可見該研究受矚目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