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日前公布四月台鐵太魯閣事故的行政調查報告,提出「施工計畫與各項文件審核與核定有疏漏」等五大肇禍原因,將這件造成四十九人罹難、兩百四十七人輕重傷、台鐵史上死傷最嚴重的不幸事故的出事原凶推給包商,對台鐵局的懲戒最高只到副局長,記過一次。
太魯閣事件後上台的交通部長王國材,承諾在事故發生兩個月後提出調查檢討報告,報告雖然如期在五月二十一日就已完成,但交通部卻扣在手中沒有公布。深諳群眾心理與社會氛圍操作的民進黨,選擇社會聚焦新冠疫情之際,在週末深夜以突襲方式公布調查報告,果然算計精準。交通部心知肚明,這份報告內容膚淺,根本解決不了台鐵沉痾,只希望行禮如儀一番,最好是沒什麼人注意到,然後報告就此成為一份檔案,束之高閣,交通部與鐵路局頭過身就過,做官的繼續做官、台鐵繼續過日子。
國人常批判政府,對各種悲劇性公安事故總是「今天公祭,明天忘記」;那是因為掌握權力的人看穿台灣人對於慘重公安意外事件,無論規模再大,總是在發洩過一陣情緒後,慢慢就忘記了。太魯閣號事件之前兩年多的普悠瑪事故,共造成十八人死亡、兩百一十五人輕重傷,交通部先後發布兩份調查報告,接著更發布三百頁的《台鐵總體檢報告》,洋洋灑灑列出一百四十四項改善事項,要求台鐵立即研擬改善方案。
總體檢報告提出來了,然後呢?台鐵竟又爆發死傷更慘重的太魯閣事故。上述總體檢報告中,「安全管理體系升級」被列為優先改善事項,然而,鐵路局顯然未予足夠的重視;事實上,太魯閣出事前,《台鐵總體檢報告》的一百四十四項改善建議中,已經有一百零九項解除列管,這意味著交通部認定,這些項目台鐵已經改善完畢,其中,承包廠商「確實落實於每日工班上線前進行之『安全工具箱會議』」,也已解除列管。然而,太閣魯事故之所以生會發生,關鍵之一就是包商在假日施工且未通報工程督導單位。
由此也不難理解,為什麼連台鐵自己都承認,自一0三年進行體檢後,事故發生次數並沒有明顯減少,因為台鐵沒有確實執行改善的要求。
很明顯的,既被動又驕縱的蔡政府早已失去了反省、改革的能力與動力,要靠官僚體系的自動糾錯與主動改善,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必須仰賴包括在野黨在內的外力持續性的施壓,蔡政府的各級部門才有可能會動一下。
只要人民不出聲,這個政府就會裝沒事。因此,如果社會各界對這次的太魯閣事故報告和過往一樣採取寬鬆、不追究的態度,那就等於是鼓勵行政怠惰變本加厲,難保不幸的事故還會持續上演;生活在這裡的每個人都有可能碰上各種與公共安全相關的事件,為此,我們豈可放棄嚴格監督的權力與權利?別忘了,對執政者放水就是讓自己陷入危機。
國民黨曾就太魯閣事故調查報告開記者會並提出批判,但這遠遠不夠,在野力量必須鍥而不捨,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台鐵和交通部究責;更重要的是,強力要求台鐵和交通部提出改革的具體內容以及明確時程,並且經常性的進行檢覈,看台鐵有沒有按計畫進行。畢竟,在野黨手上的資源不多,緊咬不放的勤勞監督、用功情蒐的專業批判,才是對抗顢頇、卸責執政者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