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乳癌攻略 LINE一點就通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在台灣,每年有逾萬名婦女罹患乳癌,相當於每天約31人被診斷罹患乳癌、每天6人因此喪命,醫師呼籲切勿自我放棄治療,而在10月世界乳癌防治月,癌症希望基金會推出了LINE聊天機器人《乳癌攻略》,治療溝通不卡關。
「管腔B型、ER、PR……」如同火星文般的陌生醫療用語,讓不到30歲、3期乳癌病友小方第一次聽取醫師的治療說明,腦袋一片空白,身心除承受罹癌的打擊,像天書一樣難懂的醫療用語,更跌陷恐懼深淵。
乳癌學術研究基金會董事長陳啟明醫師指出,除非病人是從事和醫療有關的工作,否則分子生物學的知識很難懂。尤其,乳癌的治療是量身訂做的,會針對每一個病人的需要,題綱挈領的提供精準的資訊,病人如有清楚的概念,會幫助其更了解自身的治療計畫。
乳癌病理報告的複雜與困難度居婦女癌症之冠,常讓初診斷病友在治療初期溝通治療方案時就飽受挫折。因此,為了協助乳癌病友,癌症希望基金會攜手乳癌學術研究基金會和台灣乳房醫學會,建置LINE聊天機器人《乳癌攻略》,將生硬知識轉換為庶民語言,大大減壓病人溝通障礙。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曾令民亦表示,醫護專業有責任傳達正確、及時、淺顯易懂、經過整理的訊息,讓病人可以有自信地和醫護團隊討論,進而得到最適切、合宜的治療。
曾令民同時鼓勵癌症病人:「乳癌是治療成績非常卓越的癌症,無論是早期或晚期的乳癌都有很好的治療機會,千萬不要輕言放棄。」
癌症希望基金會自2019年起,積極開發癌友的數位工具。基金會董事及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副教授邱秀渝表示,在數位習慣越來越普及的現在,尤其許多乳癌病人相當年輕,基金會與時俱進,善用數位工具,為病人產出和生活貼切的衛教模式。
在十月世界乳癌防治月,癌症希望基金會推出了LINE聊天機器人《乳癌攻略》,只要加入好友,LINE機器人就能循序漸進引導癌友理解各期別的差異、治療方式、用藥、副作用等等,搭配清晰易懂的圖文說明,讓初診斷癌友不會像無頭蒼蠅般在網路上茫茫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