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中醫小針刀治療闊背肌症候群
■陳俊銘
闊背肌是寬闊、片狀的肌肉,其主要功能為伸展、內縮及內旋手臂;它的次要功能為幫助深吸氣及吐氣。闊背肌起源自T7的椎棘;所有較低位胸椎、腰椎及薦椎椎骨的棘突與脊上韌帶;腰椎的筋膜;後 1/3 的髂山脊最後四根肋骨;以及肩胛下角。此肌肉最後附著於肱骨的二頭肌溝且受胸背神經所支配。
闊背肌很容易因為工作勞累形成肌筋膜症候群,常見於搬重物、反覆需要往前及往上伸手的任務,例如配貨員、倉儲人員、工廠技術員、廚師、泥水工、木工、電腦操作者、羽毛球選手、長時間開車者等。
激痛點為闊背肌症候群的症理病變,而其特點是在肩胛下角有一劇烈的局部壓痛點;此疼痛會牽涉腋窩及同側上肢的背面而到無名指和小指的背側。藉由觸摸或伸展而對激痛點造成機械性刺激,同時產生強烈的局部疼痛及牽涉痛。當觸診肌筋膜激痛點時,往往可以找到緊繃帶狀的肌肉纖維,這可能是由於單一次的受傷,反覆性的微創傷,慢慢形成組織沾黏,所以觸診時可壓到緊繃的條索狀硬結塊的沾黏肌肉纖維。
僵硬和疲憊通常會與疼痛並存,加重了闊背肌疼痛,另外像神經根病變及慢性區域疼痛症狀;心理或行為的異常,包括憂鬱,經常和肌肉痠痛並存。
中醫治療闊背肌疾候群,初期以藥物配合針灸為主,藥物以活血化瘀、疏經活絡、放鬆肌肉為主,方以血府逐瘀湯合芍藥甘草湯,加減丹參、川七、赤芍、蔦根、羌活、木瓜等,再配合針灸。若是反覆發炎疼痛,時間較久或拖好幾個月,甚至半年一載的闊背肌疼痛,可考慮透過小針刀治療緩解疼痛。運用小針刀針對條索狀的硬結塊,進針將沾黏組織鬆解,一週一次,約3-5次的針刀治療,可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而且較不會反覆發生。
(作者∕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