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開竅於目 苗醫分享中醫養肝眉角

610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眼睛是「靈魂之窗」,而眼睛乾澀模糊、疲勞嗜睡、視力減退,卻已是現代人普遍的困擾,尤其對高齡者而言,「視茫茫、看不清」更是老化無法避免的過程;衛福部苗栗醫院中醫科楊哲彥醫師指出,門診求診病患中表示有眼睛症狀困擾的比例非常高。

楊哲彥醫師進一步說明,小朋友的假性近視,和中老人常見的淚水及眼屎較多、初期白內障及青光眼、眼睛疲勞、眼乾澀等問題,用針灸與中藥調理,仍有改善的效果;如果白內障、青光眼、眼睛外傷等已嚴重到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眼角膜破壞等情況,就需眼科手術後,再用中藥與按摩針刺穴位調理了。

楊醫師提醒,眼睛的保健以好的生活作息最重要,「肝開竅於目」,中醫的理論認為晚上11點子時以後是肝臟調養生息的時段,如熬夜不休息,眼睛會老化得很快,接著要找出眼睛常見問題(眼睛乾澀、視力模糊、分泌物過多)背後可能的生理狀況,以中藥及針灸來改善體質。

對眼睛有幫助的中藥,常見的有枸杞、菊花、決明子、女貞子、山楂、黃耆、柴胡等,杞菊地黃丸、明目地黃丸、養肝丸、龍膽瀉肝湯、柴胡疏肝散等有明目顧肝的效果,仍需注意體質來增減藥方與劑量。

穴位針刺或按摩常用的有睛明穴、攢竹穴、太陽穴、印堂穴、四關穴(雙合谷及雙太衝)等可減緩眼睛的症狀,增強眼睛、眼眶、眼皮的活力。

明代中醫眼科名著《審視瑤函》,又名《眼科大全》,書中對眼睛保養及眼病的預防提到:「內則清心寡慾,外則惜視緘光,蓋心清則火息,慾寡則水生,惜視則目不勞,緘光則膏常潤,臟腑之疾不起,眼目之患即不生,何目疾之有哉」,意思是說保養眼睛要從內在做起,保持心情輕鬆愉快,切忌煩躁多思,臟腑少病就不會影響眼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