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憲非僅降齡投票 藍批草率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二十四日召開「當前憲政改革議題面面觀公聽會」,針對當前修憲的各項議題進行討論。與會學者多認為投票權年齡下降已是趨勢,但執行長柯志恩認為,修憲不是只有降低投票年齡一端,牽涉廣泛,實在不該草率行事,呼籲應聽取各方意見。

公聽會由柯志恩主持,會中邀請立法委員李貴敏、吳怡玎,及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吳威志、文化大學政治系教授楊泰順、台北市立大學兼任教授葉慶元律師、高雄大學政治法律學系教授廖義銘、文化大學行政管理系教授蘇子喬。

柯志恩指出,前年九月十四日立法院已成立修憲委員會,但十六個月沒有太多討論,卻要在臨時會中通過,執政黨是否真的想修憲讓人懷疑,且修憲十分重要,不該急就章通過。

吳威志認為,公民投票法與對人的民法都已修正下降至十八歲,奧地利、巴西甚至降至十六歲。蘇子喬也指出,選舉權降為十八歲不僅是趨勢,更是是國際常態,台灣繼續維持二十歲十分突兀,這個議題擋不住。

在「擴大政治參與更重要的是不在籍投票制度」方面。楊泰順認為,不在籍投票影響人數約二百萬人,這些人對社會貢獻可能更大,卻因工作無法投票,並不公平,所以不在籍投票的議題甚至更急於投票權下降,蘇子喬表示,若有疑慮,至少應對移轉投票進行修正,先從自由地區或台澎金馬去做,尤其是全國性選舉上。

在「建立權責相符政府,導正失衡的行政立法關係」部分。廖義銘說,現在的憲法是總統有權無責,行政院長有責無權,但總統民選,要限縮總統權應該不可能,建議朝向「可選擇性的混合制」修憲。

吳威志認為,五院地位對等,為何是立法院行使閣揆同意權?建議將立法院正名,改稱國會或憲政議會。也建議修憲,將得改為應,要求總統必須進行國情報告。

至於「如何捍衛憲政獨立機關獨立性」,葉慶元認為,以往修憲是仿效法國建立雙首長制,但我們只抄條文沒抄慣例。法國總理是隨國會多數更動,法國有憲政慣例,所以有左右共治。台灣未來如果有回歸雙首長制的意願,閣揆同意權才有修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