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女比男易有心病 關鍵在背景壓力源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刻板印象多半認為女性的心理復原力比男性差?根據研究指出,從壓力相關心理後遺症的篩檢中,顯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現與壓力相關的心理後遺症,但當影響性別差異的背景相關因素列入考量,性別與壓力相關心理後遺症的關聯性不再顯著。
根據一篇發表於2021年12月《臨床精神病學雜誌》的研究指出,從壓力相關心理後遺症的篩檢中,顯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現與壓力相關的心理後遺症,例如重度憂鬱症、廣泛性焦慮症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但是,當影響性別差異的背景相關因素列入考量,性別與壓力相關心理後遺症的關聯性不再顯著。
研究者於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2020年4至5月,透過電子郵件向紐約市西奈山醫院第一線健康照顧者進行調查,回收有效問卷3,360份。其中有2,579位填答者為新冠肺炎患者的直接照顧者,因此其資料被納入分析。
結果顯示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出現壓力相關心理後遺症,當研究者將間接影響因素列入分析後,例如疫情前的倦怠等「背景壓力源」及疫情期間照顧孩童∕依賴者等「指標壓力源」,性別的影響則不再顯著。
整體來說,新冠肺炎相關顧慮因素所造成的間接影響,占了以性別預測可能的壓力相關心理後遺症總影響力的77.1%。
北醫公衛學院教授邱弘毅說明,這份研究提醒,在生活中可從旁覺察身邊婦女的壓力源並給予協助,特別是常被賦予較男性存有家庭小孩照顧責任的婦女同胞,建議男性應該要多支持與包容自己的另一伴,有助於維持女性的心理健康,共創幸福美滿的生活。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教育推廣副主任戴怡君表示,研究中所提到的間接影響因素,往往是最容易被女性本身所忽略的壓力,例如:孩子的教育規劃、家庭活動安排、家庭關係促進,如何讓親子間互動更密切、有良好的溝通等,這類隱形的家務壓力,無時無刻存在女性照顧者心中,形成一種持續累積的腦力精神負荷,容易讓女性心力交瘁。
戴怡君提醒,女性應避免壓力而陷入憂鬱與焦慮,建議時時覺察自己的壓力狀態,平時也能透過身體狀態瞭解自己的壓力程度,像是如果出現肩頸肌肉僵硬、常常有頭痛、睡不好、容易疲憊等狀況,表示已有一定程度的壓力,需要適時的紓壓放鬆。建議女性嘗試「1、2、3行動」原則,每當腦中浮現一再思考、猶豫不決的念頭,可告訴自己默數到3,就站起來或說出來,只要開始實行與行動,就能幫助自己減緩不安與負面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