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華日報》等單位共同舉辦的「南瀛生醫產業發展趨勢與投資論壇」將於本星期五舉行,此次論壇的舉辦目的之一,在於促進南部地區生技醫藥產業發展。生技醫藥的最主要功能,在於預防疾病、增進健康;而從經濟的角度來看,生醫產業也可能是台灣下一個「護國神山」級的產業。再進一步而言,國民健康是國家進步的基石,經濟產業亦關乎國民生活福祉;簡言之,生醫產業就是促進國家發展的基石產業。
健康是人類發展的基本要求,聯合國於二0一五年揭櫫「二0三0年永續發展目標」(SDGs)十七項核心目標,其中第三項就是「健康與福祉」,這項目標包括降低孕婦及兒童死亡率、終結愛滋病等傳染疾病,以及透過預防、治療促進心理健康與福祉。SDGs目標不但是全球的願景,也是台灣的願景;特別是台灣擁有位居全球尖端的生物科技(Biotech)、資通訊科技(ICT),除了可以照顧國民健康福祉之外,更可以對全世界做出積極貢獻。
就台灣而言,在全民健保制度加持之下,民國九十六年台灣民眾平均壽命為七十八點四歲,前年已達近八十一點三歲,去年雖因疫情等因素影響降為近八十點九歲,但仍為歷年次高,而且前年台灣民眾平均壽命在全球排名位居第十七名。但台灣民眾在越來越長壽的同時,「不健康餘命」也長達八年多。因此,如何讓台灣民眾越老越勇健,也是台灣正面臨的另一道嚴肅問題,而生醫產業就是這道問題的關鍵解方之一。
事實上,近年來台灣生技醫藥產業發展快速,經濟部工業局編輯的《二0二二生技產業白皮書》顯示,二0二一年生技醫藥產業營業額年成長率百分之十點九,達到六千六百六十五億元,成長率創下近十年來新高;近兩年投資額連續超過六百億元,近一百三十家生技公司進入上市櫃資本市場,市值突破一兆元。
同時,目前台灣已形成南港新藥研發、新竹生技醫藥、中南部特色生技等生醫產業聚落,在群聚效應的激盪之下,台灣的生醫產業可望培育出更高層次的技術水準,推高競爭優勢。再加上近年來資金、技術、法規、人才等層面在產官學研界攜手努力之下不斷周全、完善與提升,生醫產業更可望能打造成台灣的另一座護國神山。
展望未來,結合人工智慧(AI)、五G通訊、物聯網(IoT)、元宇宙(metaverse)以及大數據(Big Data)等科技的生技醫療產業,都將持續優化預防、治療等層面「精準醫療」的境界,同時也能讓遠距醫療加入守護國民健康的行列。再者,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在「精準醫療」的加持之下,銀髮族也能擁有更為健康、快樂的生活。
但是,有機會也就有挑戰。舉其犖犖大者,台灣的醫療資源分配仍有西部大於東部、北部大於南部的失衡現象。在生醫產業與時俱進的升級之下,如何改善區域失衡現象,使偏鄉、離島等醫療資源稀缺地區民眾也能享有優質的醫療服務,這是生醫產業也應投入資源的重點。
再者,目前台灣的生技醫療產業在法規面、研發面、市場面都仍有精進空間,面臨的全球競爭環境也勢必更為嚴峻,這些挑戰仍有賴產官學研界共商突破之道。期待在齊心齊力之下,台灣的生技醫藥產業能有更長足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