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貞
約七個多月前有天清晨,我到屋後山區去爬山。遠遠就看到,有個先生整個人跪在階梯上,一手抓緊階梯旁的鐵桿,一手用手掌慢慢移動來爬階梯。
本以為他是不小心摔跤了,一時之間爬不起來,我連忙跑上前去問他:先生!我能幫您忙嗎?沒想到滿臉汗水的他告訴我:自己是在做復健不是摔跤,他慢慢爬就行了。
用這樣的方式在做復健,我是第一次看到,感覺這樣太痛苦了,而且容易造成手腳摩傷。或許他看出我一臉狐疑,於是說出幾個月前,才六十出頭的他因貪杯,有個夜晚忽然中風,造成左邊手腳麻痺不良於行。
他有兩個孩子念國中,太太要工作養家。家裡又沒有能力請看護陪他到醫院做復健。他知道自己過去荒唐,沒盡養家責任,如今他不能再拖累家人,所以告訴自己必須克服萬難,努力振作重新站起來。
從那以後我常看到他在「爬」山,每一階都咬牙撐過,在吃力緩慢的動作中匍匐。偶而擦身而過時,我除了給他加油打氣,也會順便送他一瓶水。
之後因為疫情,我已很久沒看到他了。那天我一大早上山,才到半山腰,就看到一個戴斗笠、墨鏡還有口罩,右手拄拐杖的先生正在下山。靠近時他揮手向我打招呼,我還沒認出,他就告訴我,經過七個月的爬行,他復健成功可以走路了。雖然,還沒有完全恢復正常,但是,能夠站起來就是進步,他會繼續努力的。
看著他有點跛的腳步,衣衫濕透的背影,我為他一路「爬」來所付出的血汗,感到敬佩和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