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51歲婦人失眠已多年,長期服用安眠藥,近3個月服用西藥後每夜只睡1~2小時且多夢,來到診間求助中醫治療。中醫四診紀錄如下,望診:身材瘦,面偏紅;聞診:聲音低弱;問診:失眠已多年、已停經、入眠困難且淺眠易醒、晨起口苦、噯氣頻且胸悶、易怒且胃悶而納差、大便日行偏乾硬;舌診:舌紅苔少;脈診:左寸細澀,右寸關弦滑。中醫證型:心腎不交,肺失宣降,肝胃不和。內服處方思維:交通心腎,宣肺疏肝,降氣和胃。針灸經絡:肝、心包、腎;內服中藥配合針灸治療3週後,夜眠可達6小時,但仍須服用安眠藥,持續治療4個月後已戒除安眠藥。
失眠是常見睡眠問題,在台灣成人中有失眠經驗的占25%,而女性更為嚴重。依據國際疾病分類碼對非器質性失眠的診斷標準:1.難以入眠,或難以維持睡眠,早起,或無法恢復健康的睡眠;2.此睡眠障礙發生每週至少3晚且持續1個月以上;3.沒有足夠的睡眠時間或睡眠品質,已引起明顯的白天功能障礙;4.這類睡眠障礙不是因器質性的原因如神經學的或身體的疾病或使用精神疾病藥物所造成。
中醫談到睡眠則關乎臟腑陰陽氣血之盛衰。心主神明,靠心血和心陰滋養,賴心陽和心氣振奮,心的氣血充足,陰陽平衡,是保證睡眠正常的主要因素;若心陰、心血不足,則心神失養,可導致失眠。腎藏精生髓而充腦,腦髓充則腦健神靈;腎屬水,心屬火,腎水上升制約心火,則心火不亢,心神守舍;肝藏血舍魂,主疏泄,調節情志,肝與腎同源,腎陰滋養肝木,則肝陽不亢,神魂安定。若腎中陰精虧虛或肝失疏泄,則腦失充養、或心火獨亢、或肝陽偏亢,皆可導致神魂不定而失眠。另外,食積胃脘,胃失和降,濁氣上犯,擾動心神;痰火內盛,或擾亂心神、或擾亂於膽,皆可出現失眠。
綜上所述,失眠原因不外乎虛實兩個方面:虛者,陰血不足,神魂失養而不安;實者,陽熱亢盛或痰火食積,上擾心神,而致神不守舍。失眠患者飲食宜清淡,忌食茶葉、咖啡、巧克力等含咖啡因飲料或食物,熱症患者忌食燥熱、辛辣(辣椒、胡椒、蔥、薑、蒜、滷味)食物;虛寒(氣虛、脾虛)手足冰冷患者則忌食生冷(青茶、綠茶)、冰品、瓜類、柑橘類等。另外,服用安眠藥患者忌飲酒,酒精會加重安眠藥的鎮靜效果,造成昏迷、休克、呼吸衰竭、死亡等嚴重後果。
失眠影響個人身心健康鉅大,研究顯示,失眠會增加憂鬱焦慮及物質濫用機率,更影響日常功能,降低工作效率及增加意外發生機會,造成社會成本增加,評估及治療失眠病人必須先找出造成失眠的原因並治療,若未找出原因,長期服用安眠藥,則要注意藥物副作用及依賴、戒斷等問題,否則無法解決病患失眠問題,甚至會更加嚴重。
中醫通過望、聞、問、切四診,經由「辨證論治」思維模式,以中藥、針刺、艾灸、穴位貼敷、功法鍛煉等手段,來修正人體的陰陽失衡,才能解決失眠的根本問題。
(作者∕台南市銘輝中醫診所醫師蕭銘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