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0Comments
〈青春藝研堂〉低碳落葉之脈 成大新亮點
成大校園內又有新景觀,由成功大學建築系師生團隊共同打造的機械手臂木構橋作品「落葉之脈」嶄新亮相,以長達7米的弧線橫跨過建築系生態水池,成為校園一道獨特而優雅的風景,這也是成大數位智造工坊繼2021年「波簷」、2022年「織蔭」之後,新推出的第3個機械手臂木構作品。
「落葉之脈」是由成大建築系沈揚庭老師與顏嘉慶老師指導,以設計工作室的模式,將機械手臂輔助構築的技術融入到建築系設計課程之中,帶領大四學生戴淮安、廖振嘉、潘中昱、曹詠行、洪懷昀、何沛恩,及與碩士生黃廉凱、高有旻、黃楚樺、曾崇育、杜怡萱老師共同組成團隊,以「低碳的跨越」為主題,在建築系生態水池上打造一座木橋。
「落葉之脈」的靈感來自於一片從樹上飄落的落葉,設計團隊將落葉微曲的力學形狀和自然的葉脈紋理,透過參數化設計的演算轉化為雙曲拋物線的造型以及多邊形的組構傳力構造,呈現出一種道法自然的科技藝術。在使用數位工具進行參數化設計的過程中,為了保留水池內的水生植物的自然生長空間,團隊選擇了拱的設計,並巧妙的調整參數控制橋梁的長度、高度、寬度、曲率、單元密度等條件,實現兼具造型美感與力學優越的一座7米拱橋。
成大建築系表示,為創造低碳化的構築體系,他們在材料上選擇幾乎無碳排的實木南方松來進行低碳設計與建造。再者,設計團隊以離散設計的方法創造出橋梁整體結構的內部分割,將傳力系統分割成以複數個六角和五角幾何單元所組合起來的網面結構,使每個幾何單元最大都不超過90公分的邊長,大幅降低了材料的特規需求與運輸成本。並且透過數位雙生模型的輔助,精確的模擬出每根構件在三維上的接合關係,如同聚沙成塔般完成最終整體的雙曲拋物面造型。
指導老師顏嘉慶表示,該木橋主要的突破,在機械手臂的切削動作規劃是由設計模型直接輸出,減少人力介入需求,並且加入更有效率的切割方式來大幅縮短加工時間。
(記者施春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