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成大開發高粱生物炭 地方創生

地方創生團隊展示高粱桿與其生物炭。(成大材料系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成大材料系、台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結合地方創生台南新農業生物科技生產合作社,投入開發具有嘉南平原旱地特色作物高粱生物炭,生物炭有極佳的吸附力,可封存二氧化碳,存入土壤可讓土壤更健康,期許藉由新農業科技並結合地方產業創新的努力下,能夠推動與實現人類與自然和諧。

成大表示,此計畫隸屬「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贊助指導大專院校農村實踐共創計畫」,由成大材料系蘇彥勳教授領軍,再加上成大資源系陳偉聖副教授、台大生傳系王淑美副教授,並結合台南新農業生物科技生產合作社顏振標博士的團隊。

蘇彥勳表示,根據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近年所推動的「千分之四倡議」,若是每年增加千分之四的碳蓄積量於土壤表層四十公分中,就能平衡每年因人類活動增加至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量,不僅可使土壤更健康及提升農業產量,還能達到控制全球平均升溫低於攝氏一點五到兩度的遠程目標。

蘇彥勳教授團隊發現,目前所開發的生物炭產量較一般限氧條件提升二至三成,除有效減少農業廢棄物,同時減少了熱解過程中的碳損失,並增加了土壤中的碳持久性與作物生長生物質提升的成效。

王淑美表示,從種植農作物的第一級產業,進而從事農產品的加工第二產業與銷售農產品及加工產品第三產業,並由此進行地方創生。因應全球氣候變遷,開發嘉南平原旱地在地特色作物高粱生物炭不僅具在地特色,也符合國際趨勢。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