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老菸槍罹小細胞肺癌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約60歲的陳先生曾是每天抽3至4包菸的老菸槍,1年多前跨年夜因發燒就醫,意外發現胸部有顆7公分大的腫瘤,確診為晚期小細胞肺癌,為陪伴孫子長大,認真地接受化療合併免疫治療,只希望「再多活3年。」
肺癌連續7年居國人「第一奪命癌」,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賴俊良表示,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包括:咳嗽、喉嚨沙啞、胸悶和喘氣等,都易被當作感冒或其他呼吸道疾病,導致逾6成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
說起癌王,多數人會聯想到胰臟癌,卻不知「小細胞肺癌」更要命。北醫大學人體研究處人研長李岡遠醫師表示,肺癌主要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其中,小細胞肺癌在台灣的占比約1成,5年存活率僅6%,比胰臟癌的9%更低,其凶惡原因包括:逾7成患者確診已是擴散期,且逾9成不適合手術;癌細胞增生快,疾病惡化快;易轉移,且近5成患者有腦轉移的現象;復發機率高,多數患者在第1輪化療結束約3個月左右就會復發。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醫務秘書陳崇裕醫師表示,小細胞肺癌在過去20年僅有化療可用,研究顯示,小細胞肺癌患者接受傳統化療,近6成患者無法存活超過1年,但近年免疫治療藥物日益成熟,若合併免疫療法,約1/3患者存活可超過1年半。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醫師表示,近年肺癌治療已走向精準化和個人化醫療,非小細胞癌患者在醫藥快速進展之下,擁有多種化療、標靶藥物和免疫治療藥物的使用機會,並透過組合策略達到較佳的治療效果,期待癌友不要放棄希望,勇敢與醫師討論,找出適合自己的理想治療方案,以獲得較佳的治療效果和生活品質。另也呼籲政府可將小細胞肺癌的免疫治療納入健保給付,以嘉惠更多的病友。
長年推動癌症預防的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則表示,60-70%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呼籲全民一起「練5功」,養成天天彩虹蔬果579、規律運動、良好體重控制、戒除菸酒和檳榔,以及定期篩檢的習慣,守護健康,輕鬆遠離癌症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