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搬家「記事」∣∣流年歲月

■蔡哲明

一張褪色的照片,在我歲末掃除意外翻出,那是民國90年代,客廳即工廠的歲月,再次冥想回到當年一起的「透天厝」。

這「透天厝」是父母一生的心血,也蘊藏了我的孩提歲月,十幾年來四季變化鋪寫歲月流轉,大街小巷櫛次鱗比造就時代變遷,也讓這堅若磐石的「透天厝」開始動搖;當台灣產業外移連帶影響工業發展,出走對岸降低人事成本,客廳工廠的經濟奇蹟不在,我在國一那年,搬離自有記憶以來的第一個家。

我們真的要跟老家道別了,一個承載一家人的酸甜苦辣,那個離前之夜,沒人捨得閉上眼睛,只為多看一眼這個雕刻著圖案的門簾;當大夥將各自行囊堆疊在一樓客廳,大型機具早已靜默不再運轉,那副光景流逝的無聲無息,我順著熟悉的樓梯扶手緩緩踏到二樓,彷彿看見從欄杆縫隙窺探著爸爸工作背影的自己。到了二樓小廳,兒時留下的記號依然清晰,大姊得獎的「各項作品」、二姊演出的「直立鋼琴」、還有父親當年買給我的「超級任天堂」,帶走了的還能紀念,有的只能在夢裡看見。到了三樓回到房間,那股離別情緒湧上心頭,沒能等到十多年後的自己,只能想像新的主人對你呵護備至。上到了四樓與天台,客房顯得冷冷清清,站在天台看著天空細數,卻只留下和自己對話的回音。

我又再次回到當年與家人一起的「透天厝」,這一輩子的第一個家,那個清晨霧氣迷濛,我在卡車上回頭再望一眼,卻發現後照鏡中的老家早已漸行漸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