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Views 0Comments
銀髮族專題(四)為獨老送餐 啟動愛的循環
台南鹿耳社區發展協會行善16年 蔡登進感謝各界力挺 讓長者和弱勢溫飽
文/記者陳銀全
原本是簡單的調查統計工作,沒想到竟成為長者和弱勢每天送餐的開端。在十六年前,台南市安南區鹿耳社區發展協會因為申請社區人口調查統計,演變發展成為送餐工作,其中雖曾經面臨無米可炊之窘境,但推動的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蔡登進,仍苦撐下來,加上善心人士的捐助,從未中斷十六年的光陰,蔡登進由黑髮變成白髮,六十八歲的他,是銀髮族關心銀髮族了。
蔡登進指出,民國九十四年間,當時環保署(現為環境部)至安南區開會,有意發放受中石化戴奧辛汙染、時為安南區鹿耳及顯宮里民慰問金,但因苦無人數統計資料,使得慰問金不知如何發放,因此他於民國九十六年底,向當時的勞委會(現今勞動部),提出多元就業方案,進行社區人員訪查,完成人數紀錄後,發現社區內,有不少獨居長者和弱勢民眾三餐不繼,為幫助這些居民,決定從民國九十七年二月十一日起,開始送餐服務,減輕他們的經濟壓力。
颱風照樣送餐 不讓弱勢斷炊
送餐形式是每天中午送餐,但是份量很足,每一份餐點包括麵包、米飯、主菜豬排、魚排、雞排等和三色配菜,餐點還搭配應時水果,基本上是一天三餐的份量,一次送足。
至於送餐對象,蔡登進表示,截至一一三年二月底為止,每天送餐對象,包括獨居長者廿五人、低收入戶五人、以及殘障者二人,共計卅二人,他說,早期人數更多,十六年來長者陸續往生,人數逐漸減少,他非常親近、住在附近一位獨居的蔡姓阿伯,也不幸於去年往生。
早期送餐經費來源,曾經申請中央政府及市府社會局關懷據點等經費,但是仍是杯水車薪,因為扣掉行政費用及水電等相關費用,就已捉襟見肘,例如廚房,就是靠著平時省吃儉用,才慢慢累積出經費設置,至於廚工及送餐人員,也是社區人員半相挺方式,才能完成送餐服務。
送餐服務,每年除了除夕過年連休四天外,其餘時間完全不中斷,就算颳風下雨,甚至連颱風來襲,社區都照樣送餐,蔡登進說,送餐人員有時碰到颱風天道路淹水,但仍冒險涉水送餐,為的就是怕獨居或殘障者斷炊,因為他們若不送餐,恐怕就要挨家挨餓了。
喪妻逝女 持續服務強忍傷痛
自助人助,雖然社區獲不少善心人士捐助,但社區仍設法增加收入,以免斷炊,蔡登進說,以往社區靠舉辦地方風味餐,或是行銷社區文創產業,扣除開銷後,盈餘做為送餐經費,雖然不多,但對社區來說不無小補,不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社區收入明顯減少許多,但大家仍樂觀以對,也希望繼續送餐服務。
送餐期間,也曾面臨不少困難,最讓蔡登進難以忘懷是,自己的太太及大女兒,也分別在民國一一0年間,二人於不到一百天相繼往生,接連的喪妻、逝女之痛,外人難以體會,蔡登進強忍傷痛,照常準備送餐工作,當時轉移傷痛,讓為弱勢工作減低自己的痛苦;至於送餐至何時,蔡登進說,只要自己還有一口氣,還有能力,送餐送到做不動為止。
南台科大學生餐廳、三媽臭臭鍋安中店 用愛守護長者
熱心老闆娘 長期供餐不求回報
雖然送餐服務經費不足,不過蔡登進說,幸有善心人士多方協助,才讓送餐日復一日得以維持,近幾年來寒暑假期間,會有學生前來支援,都令他相當感動。
早年經由介紹,認識經營學校學生餐廳的石蔡金雪,同意除了寒暑假,以及六、日外,每週五天,提供便當給社區,從民國九十七年至一0四年七月,長達七年時間,無怨無悔供餐,讓社區獨居長者用餐;至於寒暑假期間,也提供食材供社區烹煮,對於石蔡金雪長期幫助,他和社區的老者們都銘記在心。
貧困出身 石蔡金雪熱心助人
目前在南台科大經營學生餐廳的石蔡金雪表示,由於自己生長在貧窮家庭,因此對於弱勢家庭特別有感覺,加上自己個性使然,喜歡幫助弱勢,除了與南台科大一起關懷校內的弱勢學生,提供餐點給弱勢學生食用外,當時經由介紹,聽到蔡登進為弱勢居民送餐,就二話不說,每週五天,提供便當給社區弱勢居民食用,從最初個位數,到二、三十人,但因目前需要照顧的人太多,加上當時社區供餐也步入常態後,目前改成不定期送肉或其他葷食給社區。
石蔡金雪說,或許自己人格特質,喜歡熱心助人,因此只要有機會能幫助別人,就會盡己之力助人,對弱勢學生如此,對社會弱勢族群也秉持同樣的態度,能做多久就多久,一切順其自然,且不求回報,也只希望未來受幫助的人,未來有能力時,能將這份愛繼續傳下去,讓社會更充滿愛心。
家人支持 黃美月親手做鍋物
另一位長期提供社區餐點的三媽臭臭鍋安中店老闆娘黃美月更說,在一次因緣際會下認識蔡登進,獲悉社區為弱勢長者送餐時,提出願提供臭臭鍋的想法並獲得回應後,開始每週一次提供餐點給社區,黃美月笑說,原本擔心社區居民是否會排斥吃臭臭鍋,沒想到一送至今,已經三年多。
雖然當老闆娘,但煮給社區弱勢居民的臭臭鍋,完全是黃美月親手製作,她說,員工本身工作就很辛苦,不能因為自己的承諾,造成他們額外的負擔,因此只要到了送餐當天,黃美月一定早上七點多到店裡,開始忙碌餐點。對於金錢,她更看的很開,直說錢夠用就好,且每週提供一次餐點,對自己並不會造成負擔,家人也很支持,大家多幫一點忙,社區就減少一些負擔,自己也做得很開心,「除非社區不需要店裡再供餐,不然她不會停止供餐服務」。
如今,更有許多善心人士的加入,如高雄路竹双生????魠魚羹的梁姓老闆,從一一0年間,供應雞胸肉、魯蛋等;另一名張先生,也提供蔬菜,甚至還有其他捐贈物資或小額捐款,讓社區送餐服務得以持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