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女陳梅卿退休後全心投入社造工作。 (記者楊淑芬攝)
做為學歷史的人,想要改變社會就是從社區改造開始,人稱「俠女」的成大歷史系退休教授陳梅卿10多年來參與台南市3個社造案,愈走愈深入,投入更多,時間長久的過去之後,思考得更清晰,這條路才是她從歷史學印證對社會的貢獻。
陳梅卿畢業於日本立教大學博士班,是台灣史學家戴國煇得意門生,回國後任教於成大歷史系,教授台灣史、台灣宗教史、日本文化史,日本文化史要先從日文入手,上過她的課的學生認為陳梅卿的教法實用而獨特,她沒有固定教材,也從不教文法,都直接就地取材,直接取用相關文章,甚或相關的DM廣告單,要學生直接口讀並且學習,這樣獲得的知識最實際,也最能直接派上用場。
她研究教書之餘,長年參與社會工作,堅持信念,百折不悔,有「俠女」稱號。
她從2001年開始投入社造工作,最早與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合作,規劃「媽祖行腳」活動,她規劃的媽祖行腳,和百百旗迎媽祖的喧騰熱鬧,完全兩回事,她以虔誠靜默的行走,走訪台南媽祖廟,開啟另一種形式的廟宇導讀形式。
2001年她參與中山里七娘境的社區總體營造工作,2002年同時參與「台南府城大街歷史再現計畫」和「五條港歷史區域心點子計畫」,後兩個社造案,在眾人逐漸退出後,幾乎是她個人獨立支撐,至今15年過去,仍頑強堅持下去。
為了全心投入,她甚至買下神農街的百年老房子,退休之後專注於此,15年來,因為歷史學的訓練,在收集資訊、訪談、寫作、編輯刊物都能駕輕就熟,她主編的五條港社區通訊,得過文化部「最佳社區報」,但是性格獨特的她,至今仍只維持書刊形式,完全不想因為推廣而數位化,她說拿著刊物有溫度,而且要看報就來協會,鄰居要常常多走動,才能維繫感情熱絡。
10多年來,她不變初衷,不倦不悔,認定唯有從社會根本提升,才能整體改變台灣,至今仍出錢出力,默默耕耘,期許台灣,有更美好的明日。 (記者楊淑芬)
Read More